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笔者一直思索:师范学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学习,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社会需求?师范院校的学生,专业不及专业院校的学生,但最大的优势是文化理论方面较好。因此,大家应该结合自身特点,深入研究一下音乐理论知识。下面,笔者就专业课学习浅谈一下个人之见。
一、关于即兴伴奏学科的学习
要想学好即兴伴奏课程,要求学生的和声、乐理、键盘感觉和乐感都要好。下面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本人的学习经验。
1.要结合和声与乐理的学习
学科之间是相关联的,要学好即兴伴奏,首先要对乐理及和声知识进行一定梳理。首先要明确调式调性。在熟悉二十四个,大小调的基础上熟悉和声大小调及旋律大小调,并掌握和声功能圈(T、S、D的循环功能)。这个基本功能圈看似简单,却是即兴伴奏中不可或缺的法宝。T、S、D是三个功能性和弦,而T的副三和弦有TSVI和DTIII和弦,S的副三和弦有SII和TSVI,D的副三和弦有DTIII和DVII,扩展的这几个和弦如果应用到和声功能圈里,那么这个功能体系就强大多了。而且我们不用记太多复杂的和弦之间的连接,只要记住这个功能圈,和声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一半了。但是即兴伴奏中也有特例,比如,在和声角度,是不允许D到S的进行的,而且是禁止的,但在即兴伴奏中却有这种进行的特例。像《约定》中,64434 6(低音)7(低音)12 这个最后的“2”配的伴奏和弦就是D到S的进行。但这种非常规进行毕竟是少数,要针对实际灵活运用。
2.模 仿
模仿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多听流行音乐的伴奏织体,另一种方式可以多弹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这两种方式都涉及到流行歌曲呢?我的回答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大多数学生都喜欢流行歌曲,因此,从流行歌曲切入会引起大多数同学的兴趣,尤其是听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效果会更好。无论是听还是弹,我们都要有意识地培养、建立自己的和声感觉。可以从最简单的D7到T听起。然后再一点点听或试着弹奏这些和声。
3.实 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拿出一首比较熟悉的歌曲自己配伴奏,然后再用不同风格的曲式、曲风给这首歌曲配伴奏。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因数量的积累而忽略质量,要把一首曲子练熟、练透。其次,要走出校园,到社会上多参加一些实践。我们可以通过义演的形式来锻炼自己,例如去敬老院、孤儿院等。学习应该把自己放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学习音乐也一样。多在这种公共场合练习弹即兴伴奏,不但会提高我们的心理素质,而且还会使我们的伴奏能力提高的很快。
二、从欣赏课中积累音乐储备量
很多同学都不重视欣赏课,认为这类课没有意思,其实欣赏课是最容易提高我们音乐鉴赏能力的课程。
1.上课要学会听课,适当记笔记。
每个人的听课习惯和学习方法是不同的,这样就会有听课效率高低之分。上课记笔记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且我们应该会听课,听课要听重点、记重点。例如,这节课老师讲柴可夫斯基,我们就应该了解柴可夫斯基的生平、作曲特点、作曲风格及代表作。这些内容老师上课会讲一部分,也会让同学看影像资料了解一部分。为了更好的掌握知识,我们应该把主要内容记在笔记上。
2.课后要温故而知新
当堂内容,过后一定要消化。还以柴可夫斯基为例,老师在讲课中提到了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十一月——在马车上》、《天鹅湖》、《第一钢琴协奏曲》、《胡桃夹子》等。在课上老师可能没有充足的时间给同学们一一放录音资料,这样,我们在课后就应该上网或去图书馆查一下有关柴可夫斯基及他的作品和作品创作背景的书籍。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把平时了解柴可夫斯基的知识点穿成了线,使知识更系统化。如果这类课程坚持听10节以上,并按照以上方法做了,相信我们对作曲家及其作品的理解也会上升一个层次。而这些东西在我们以后处理曲子上也会收到良好效益。
三、关于英语的学习
学习英语就是听说读写四大块,听说不分家、读写也不分家。08年6月我考过了英语六级考试,下面我根据个人经验浅谈一下英语的学习:
1.读写部分
写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上的,要有足够的阅读量。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泛读就是要广泛的读,在平时可以多读英文报纸,我个人比较钟爱《21世纪》。读报纸时,我们不必掌握每个单词的意思,只要大概读懂句子即可。而精读则要求精益求精。如果对4、6级而言,我们可以拿出真题的一篇文章,然后先掐时间做题,做完后再仔细阅读文章,直到读懂,最后再通过字典把所有不熟悉的单词都查出来,最后记录到笔记上。
2.听说部分
听力的学习可以从泛听、精听两个角度来学习。对于泛听,我习惯在走路时听英文歌曲或美国之声。泛听我不建议大家用额外的时间去听。大学里的课程不止英语这一科,因此,我们要节省这来之不易的时间。精听部分一定要有绝对安静的环境,我建议在图书馆学习。拿听力题为例,我们可以先做题,后精听。每做完一道对话题,可以反复听这道题,直到把意思完全理解甚至可以复述出来,短文的精听可以边听边写,但这也是一个耗时的工程,没有一定毅力是很难完成的。
说的部分,我建议晨读,而且要大声朗读出来,每次读一篇文章甚至要读到能背诵下来的程度,这种方法不但能提高口语能力还能提高英语语感。说的另一种方式就是交流。去英语角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口语的场所,大家不妨去体验体验。
此外,理论课如和声、乐理、复调课等,我主张反复看书,然后根据所看内容自己整理笔记。如果有机会,一定要给别人讲题。当我们给别人讲题时,也是知识在头脑中又重复一遍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不但要在头脑中过一遍还要说出来,这样印象就更深刻了。专业课像钢琴、声乐等,我建议多跟专业老师或在此学科上学的比较好的同学沟通。同学和我们的年龄相仿,所以往往他们说的经验,我们更容易理解。
参考文献
1 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1.1
2 吴跃华.高师钢琴即兴伴奏发展缓慢的成因探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3)
一、关于即兴伴奏学科的学习
要想学好即兴伴奏课程,要求学生的和声、乐理、键盘感觉和乐感都要好。下面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本人的学习经验。
1.要结合和声与乐理的学习
学科之间是相关联的,要学好即兴伴奏,首先要对乐理及和声知识进行一定梳理。首先要明确调式调性。在熟悉二十四个,大小调的基础上熟悉和声大小调及旋律大小调,并掌握和声功能圈(T、S、D的循环功能)。这个基本功能圈看似简单,却是即兴伴奏中不可或缺的法宝。T、S、D是三个功能性和弦,而T的副三和弦有TSVI和DTIII和弦,S的副三和弦有SII和TSVI,D的副三和弦有DTIII和DVII,扩展的这几个和弦如果应用到和声功能圈里,那么这个功能体系就强大多了。而且我们不用记太多复杂的和弦之间的连接,只要记住这个功能圈,和声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一半了。但是即兴伴奏中也有特例,比如,在和声角度,是不允许D到S的进行的,而且是禁止的,但在即兴伴奏中却有这种进行的特例。像《约定》中,64434 6(低音)7(低音)12 这个最后的“2”配的伴奏和弦就是D到S的进行。但这种非常规进行毕竟是少数,要针对实际灵活运用。
2.模 仿
模仿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多听流行音乐的伴奏织体,另一种方式可以多弹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这两种方式都涉及到流行歌曲呢?我的回答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大多数学生都喜欢流行歌曲,因此,从流行歌曲切入会引起大多数同学的兴趣,尤其是听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效果会更好。无论是听还是弹,我们都要有意识地培养、建立自己的和声感觉。可以从最简单的D7到T听起。然后再一点点听或试着弹奏这些和声。
3.实 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拿出一首比较熟悉的歌曲自己配伴奏,然后再用不同风格的曲式、曲风给这首歌曲配伴奏。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因数量的积累而忽略质量,要把一首曲子练熟、练透。其次,要走出校园,到社会上多参加一些实践。我们可以通过义演的形式来锻炼自己,例如去敬老院、孤儿院等。学习应该把自己放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学习音乐也一样。多在这种公共场合练习弹即兴伴奏,不但会提高我们的心理素质,而且还会使我们的伴奏能力提高的很快。
二、从欣赏课中积累音乐储备量
很多同学都不重视欣赏课,认为这类课没有意思,其实欣赏课是最容易提高我们音乐鉴赏能力的课程。
1.上课要学会听课,适当记笔记。
每个人的听课习惯和学习方法是不同的,这样就会有听课效率高低之分。上课记笔记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且我们应该会听课,听课要听重点、记重点。例如,这节课老师讲柴可夫斯基,我们就应该了解柴可夫斯基的生平、作曲特点、作曲风格及代表作。这些内容老师上课会讲一部分,也会让同学看影像资料了解一部分。为了更好的掌握知识,我们应该把主要内容记在笔记上。
2.课后要温故而知新
当堂内容,过后一定要消化。还以柴可夫斯基为例,老师在讲课中提到了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十一月——在马车上》、《天鹅湖》、《第一钢琴协奏曲》、《胡桃夹子》等。在课上老师可能没有充足的时间给同学们一一放录音资料,这样,我们在课后就应该上网或去图书馆查一下有关柴可夫斯基及他的作品和作品创作背景的书籍。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把平时了解柴可夫斯基的知识点穿成了线,使知识更系统化。如果这类课程坚持听10节以上,并按照以上方法做了,相信我们对作曲家及其作品的理解也会上升一个层次。而这些东西在我们以后处理曲子上也会收到良好效益。
三、关于英语的学习
学习英语就是听说读写四大块,听说不分家、读写也不分家。08年6月我考过了英语六级考试,下面我根据个人经验浅谈一下英语的学习:
1.读写部分
写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上的,要有足够的阅读量。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泛读就是要广泛的读,在平时可以多读英文报纸,我个人比较钟爱《21世纪》。读报纸时,我们不必掌握每个单词的意思,只要大概读懂句子即可。而精读则要求精益求精。如果对4、6级而言,我们可以拿出真题的一篇文章,然后先掐时间做题,做完后再仔细阅读文章,直到读懂,最后再通过字典把所有不熟悉的单词都查出来,最后记录到笔记上。
2.听说部分
听力的学习可以从泛听、精听两个角度来学习。对于泛听,我习惯在走路时听英文歌曲或美国之声。泛听我不建议大家用额外的时间去听。大学里的课程不止英语这一科,因此,我们要节省这来之不易的时间。精听部分一定要有绝对安静的环境,我建议在图书馆学习。拿听力题为例,我们可以先做题,后精听。每做完一道对话题,可以反复听这道题,直到把意思完全理解甚至可以复述出来,短文的精听可以边听边写,但这也是一个耗时的工程,没有一定毅力是很难完成的。
说的部分,我建议晨读,而且要大声朗读出来,每次读一篇文章甚至要读到能背诵下来的程度,这种方法不但能提高口语能力还能提高英语语感。说的另一种方式就是交流。去英语角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口语的场所,大家不妨去体验体验。
此外,理论课如和声、乐理、复调课等,我主张反复看书,然后根据所看内容自己整理笔记。如果有机会,一定要给别人讲题。当我们给别人讲题时,也是知识在头脑中又重复一遍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不但要在头脑中过一遍还要说出来,这样印象就更深刻了。专业课像钢琴、声乐等,我建议多跟专业老师或在此学科上学的比较好的同学沟通。同学和我们的年龄相仿,所以往往他们说的经验,我们更容易理解。
参考文献
1 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1.1
2 吴跃华.高师钢琴即兴伴奏发展缓慢的成因探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