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专业教师“企业顶岗培训”的实践探索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ve123n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共同呼声。文章以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发展为大环境,结合企业、职业教育的现状,对高职建筑专业教师“企业顶岗培训”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企业顶岗 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 A
  引 言
  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以‘双师型 ’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探讨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的实施途径,对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职建筑专业教师现状
  新进入学校的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研究生,他们接受的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欠缺高职教育的实践经验与知识能力的职业性。
  2.高职建筑专业教师的内涵要求
  急需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即一是认为具有工程师等技术职务的人员,具有所教专业相关的企业职业岗位经历、资格或能力,能按企业岗位要求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二是取得教师资格并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 能胜任理论教学。“双师型”教师重在专业技术实践能力。
  3.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新引进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新观念,通过多种渠道如培训、进修、访问学习、顶岗培训等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引进从事多年企业一线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是指专业任课教师按照学校要求,在某个时间段内到具体的企业和明确的岗位,作为企业的员工担负岗位职责,认真完成岗位工作,并接受企业和学校的双重考核,实现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达到了解行业企业情况、掌握专业最新技术、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
  “企业顶岗培训”是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结合2012年10月10日- 12月4日由陕西省教育厅主办的建筑工程技术企业顶岗培训(国培:27112301)现状,给职业院校建筑专业教师提供了实践学习的机会与平台。同时参与以下基于工作过程的培训:1)工程项目招投标;2)钢筋工程施工;3) 模板工程施工;4) 混凝土工程施工;5) 砌筑工程施工;6) 装饰工程施工;7) 建筑设备施工;8)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与竣工验收。
  通过以上项目的顶岗培训,实现了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新模式,综合提高了教师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全面认知以及对建筑施工图纸、施工工艺、施工方案、质量控制、竣工验收等各环节的了解。掌握最新的建筑结构体系和建筑形式,了解土木工程施工领域最新的技术与项目管理方法,了解企业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用人要求等。
  “企业顶岗培训”推动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是在建筑企业施工一线有效地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创新与探索。是建筑专业教师较快提高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并应建立专业教师顶岗实践的长效机制。
  建筑专业教师参加“企业顶岗培训”的问题
  1.企业面临的现实考虑
  建筑企业的主体是在建项目,所有技术、管理人员都应为在建项目的有效实施服务,即使学院有相当的费用支持,企业对教师参加“企业顶岗培训”的积极性还是不高。原因很多,其一是教师不能真正的“顶岗”,培训的时间较短(不足2月),不能全面了解各施工工艺,也不能很快适应建筑工地的生产、管理的岗位;其二是企业不能真正的受益,教师对在建工程的技术、管理、生产工艺等很难提出改进意见;大多是以学习、参观为主;其三是企业还要派专人负责参培老师的安全和技术指导,教师身份不便于项目部统一管理,会影响企业正常生产。
  2.教师对“企业顶岗培训”的理解与学校的支持
  学校教师对“企业顶岗培训”的理解有偏差,以为自己就是教师,而不是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在参培期间,往往主观性、随意性大、没有企业主人翁的意识;大多学校教师资源紧张,安排培训的教师同时还要承担学校授课的任务,参培的时间很难得到保障;高职院校对“企业顶岗培训”的专项资金也没有普及到大多数青年教师等。
  3.培训效果的考核
  在短时间内参加建筑专业“企业顶岗培训”不能真正达到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目的,因为教师没有真正参与到项目的实践环节,同时,企业也很难建立对教师考核量化的制度。因此,从根本上讲就实现不了有效考核。
  几点思考
  毫无疑问“企业顶岗培训”是建筑专业教师较快提高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并应建立专业教师顶岗实践的长效机制。但实现一个建筑产品的全部工艺需要的时间周期很长(高层建筑基础、主体、砌体、装饰装修等工程一般需要两年左右)。一方面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怎样才能让企业受益,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现提出以下建议:
  1.学校将新引进青年教师分批委托给企业1年-2年,在学校先“脱岗”,所有日常管理、工作安排、年度考核由企业完全负责,实现在企业真正 “顶岗”,保证其参与到建筑工程各施工工艺生产实践中,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将考核结果计入个人档案。
  2.企业对参培教师应以工程技术人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达不到要求的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企业施工工艺进行创新、改进,对生产企业带来效益的教师,企业应该奖励,让教师积极融入到建筑企业当中,积极参与企业生产、技术创新,真正达到双赢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君维.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实施途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
  [2]张俊茹等.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在企业培训的新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抗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对照分析112例心肌梗死前有心肌缺血预适应史与116例无心肌缺血预适应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
【摘 要】文章从不同语境下合理表达、话语的可理解性及交流过程的掌控力几个方面探讨了衡量合格英语口语水平的标准问题,以此为背景,着重研究如何最佳地提高英语口语能力这一问题。通过检验其他学者对该主题的观点以及文献综述研究当前教师及学习者所普遍提倡的典型观点和方法,最终得出结论:每种方法均有优缺点,仅凭单一的方法不足以取得丰富良好的口语互动,只有根据情况将所提出的各种观点和方法进行结合,才能获得最高效的
近年来,我国法学界对于刑事和解制度已有较多讨论和研究,刑事和解的意义和作用也得到了普遍的肯定和认同。但刑事和解是否存在一定风险和弊端,理论界对此关注不多。本期笔谈
颈椎损伤可并发脊髓损伤引起死亡、肢体瘫痪、预后较差、致残率较高。我科自1990年8月-1990年5月共收治颈椎损伤并发颈髓中央损伤16例诊治。报告如下。
【摘 要】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具有增强学习趣味性、培养法律思维能力、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应用价值,但其在具体应用中应分为本科一二年级阶段,本科三四年级阶段,研究生阶段分别适用具体的创新型应用方法,方能真正培养出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创新思维的高素质法学人才。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法学 创新 应用  本文为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情景——探究式’教学法在法学教学模式中的实践
目的 对佝偻病大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了解其骨量的变化,探讨治疗佝偻病的有效方法 。方法 用SD大鼠建立幼鼠佝偻病模型,并设对照组。分别用基础饲料、高钙饲料、一次性肌注
目的建立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连、黄芩、甘草)中微量元素的方法及探讨煎煮时间对微量元素析出的影响。方法采用HNO3-HClO4(4∶1)作消化液处理样品,用电感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