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而立,让德育从身边小事显现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20071002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发展性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主题,让学生学会做人是发展性教育观念下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让学生学会做人的关键。也就是说,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学校当务之急是要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而小学德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这一观点旨在闻明生活与道德的内在联系,核心是强调道德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人无德不立”,对于小学生来说,许多道德品质的培养可以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开始,从行为习惯入手,贴近儿童的生活,在生活中获得道德教育。我认为: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充分发挥教育的优势,化抽象的说教为生动有趣的游戏,使小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参与,使小学生在玩中明理,乐中学做,从而逐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因此,学校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会让所有的学生齐唱国歌并敬礼,行注目礼,在学生幼小的心田撒下爱国的种子。但德育是枯燥的,口头说教一百遍,不如学生动手做做,也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把我们的德育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内在意识。为此,学校还开展了“感恩党、跟党走”演讲比赛,“光辉的旗帜”征文比赛等活动。只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认为别人对他(她)关心是理所当然的,以自己为中心。因此,当别人需要他们献出爱心的时候,以各种理由推脱。鉴于这种情况,学校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要求每位学生为父母做一件事,事无大小,只要做了就行,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节日贺卡,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一件衣服,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表达出了他们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浄化自己的心灵。
  德育不能是挂在墙上的,也不是个别人的事。学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与教师。那么学生的德育教育当然离不开教师,教师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作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因此,在德育工作上,需要全员参与,只有全员参与,德育的效果才能凸现出来。于是就要求教师必须十分注重培养自己良好的品德。作为学生心目中偶像的老师,从接受学生的第一天起,就应在他们面前树立起个良好的形象,地上有废纸时,老师弯腰捡起来,让他们看看老师是怎样爱护环境卫生的;有时下课,故意把教本丢在教室里,让学生帮着去拿,然后说声“谢谢”,使他们学会礼貌用语;每天老师要穿着整洁,剪好指甲,让他们知道从小就要讲究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換衣。产生很好的模仿效应,为培养唯美是学、唯先是学的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都是需要激励的,尤其是小学生,一句由衷的赞誉,或是夸奖,可能使他们终生受益。拔高评价语具有优点放大的作用,在儿童身心发展进程中,随时体现着许多闪着童稚光芒的优点,老师的“拔高”评价语则能把他们的优点放大到可见程度,使儿童一眼就能看到有哪些进步的优势,从而增强争取更大进步的内驱力。
  教师还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随时随地进行教育,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同学接触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进行教育,我们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小学生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使他们从小就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他们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他们良好的品德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有的同學有困难,有人主动帮助他,芳动时,有的同学不怕脏,不怕累,对待老师有礼貌等。
  孩子每天接触得最多的人除了教师就是家长,那么家庭对于孩子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学校要积极转变家长的道德教育理念,宣传道德教育的作用使家长切实认识到只有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密切家校关系,形成德育合力。
  俗话说:做人难,育人更难。孩子的心灵是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你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你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品德。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一个大写的人。树木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以至开花结果,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二十ー世纪的人オ。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要相互协调一致,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修养,使祖国的新一代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河南省义马市外国语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有效的教材和实践操作场所。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相结合到一起,学习生动形象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要将小学数学知识生活化,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的生活意义,把课本知识和生活相融合到一起,让数学教学联合实际,接近生活。在本文中分析了在小学数
期刊
摘要:自信心能够促进幼儿未来健康成长和提升学习水平。在幼儿时期教师就要注重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身为幼儿教师现在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师要不断的研究如何在幼儿教育中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关键词:幼儿教育;培养;激发;自信心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家所面对逐渐激烈的困难和竞争,一旦具备自信心,才能无畏的面临挫折,要把握住创造的机遇。为此,教师想要让幼儿健康成长,在教学要考虑采用合
期刊
摘要:视唱练耳教学是各年级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了解和学习音乐知识,培养学生乐感的一门基础性音乐教学课。学生通过视唱练耳教学课不仅可以获取丰富的音乐知识,还可以掌握许多器乐乐理与演奏方法和技巧,所以在民族器乐教学中视唱练耳教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民族器乐中的二胡为例,探讨视唱练耳教学对民族器乐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视唱练耳;民族器乐;音乐教学  1 视唱练耳在民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比较重视小学生的数学教学。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也能够为学生学习其他科目提供条件。为次,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方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本文中阐述了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情况,提出几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采用参与式方法进行教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讲解课本知识,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本文中探讨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自主学习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中是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开展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研究知识,使数学课堂转变为师生之间互动、
期刊
摘要:在新时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实现英语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是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任务。英语思维作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给予充分关注的,而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又是学生思维输出的最有效形式,因此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入手探索学生英语思维的引导与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写作;英语思维;学生素养;学生培养  从核心素养培养入手展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改革与创新为教育事业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有利于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这种改革的要求下,不论是对于教育工作者还是对于学生,都需要转变传统的观念,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学会小组之间探究讨论,从教师的引导下,对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与剖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当学生从小组合作中,可以培养责任感和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已经初具成效,但仍旧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现状是目前我们应当立刻解决的问题之一。德育教育是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加强下一代总体道德观念。加强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的重要手段。而在当前教育中,德育教育实效性低下,导致学生思想教育不到位。而如何弥补教育在德育方面的缺陷也就是成了我们应当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德育教育;实效性;有效策略  1 小学德育教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
期刊
摘要:识字,是一切文化传承之本,是教育的基石,是学习的源头。语文是小学的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则是整个语文课程的重中之重。只有小学生认识了一定的汉字,才能保证小学教育课程的推进与学习,使学生顺畅的理解课本知识,加深记忆与背诵能力。本文将阐述小学识字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识字教学课程。  关键词:识字重要性;小学语文;实施策略  当下小学生识字数量与理解能力大多不尽如人意,恰逢国家新课改
期刊
1 个案现象  孙浩燃,一个比较机灵聪明的男孩子,活泼好动,反应比较快,但都不是表现在学习上。该生的“厌学”行为主要是上课不认真听讲、对于课堂完全提不起兴趣,整节课都是趴台睡觉,不愿意花时间写作业、不愿意参加考试,甚至为躲避学习有几次逃学经历,搞得家长和学校都比较着急。所以学习成绩一直不及格。多次劝告、批评均不起作用,反而让他对学更没有兴趣了,好几次与教师对着干。  2 心理问题的分析与诊断  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