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通县:积极探索精 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之路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k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通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北部,全县总人口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2万人, 涉农从业人员8万多人,耕地面积68.7万亩,是农业部首批认定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也是西宁市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2012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近几年大通县围绕小麦、油菜、蔬菜、生猪、奶牛五大主导产业,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创新方式,积极探索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之路,全面推行“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目前基本实现了阳光工程向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程的转型,初步建立了一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
  一、开展调查摸底,精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
  为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到位,县农牧局组织人员调研乡镇农科站,走访村两委领导班子、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对全县农牧业产业和农牧业从业人员进行摸底调查。依据农业部确定的培育对象范围,将长期从事农牧业产业,年龄在18至50岁之间,家庭收入主要来自农牧业的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主、农牧民合作社带头人、骨干农牧民、返乡农民工,作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将农业示范园区、专业合作社等关键技术岗位人员作为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将村级动物防疫员、统防统治植保员、农村经纪人、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等作为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分类分产业建档入库,并在农民自愿参加的基础上与其签订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协议,为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奠定基础。
  二、完善培训模式,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充分遵循大通县地处高寒边远、多民族、欠发达的实际县情:一是分区域开展培训。根据大通县不同生态区域和气候条件,在春油菜、春小麦、马铃薯、蔬菜生产基地或产业带乡镇,开展相关专业的培训;在急需牛羊养殖技术的塔尔、极乐、石山等少数民族乡镇开展奶牛繁育、肉牛生产等专业技能培训,避免了培训内容与实际生产相脱钩。所培育的职业农民已成为基地技术骨干、种养能手或农业产业园区工人。二是遵循农事规律,用活培训方式。在培训中根据农业生产季节和农民生产生活节奏,灵活安排培训时间。将农民田间学校和职业农民教学点办到乡村、农牧民合作社,将课堂搬到田间、大棚,并采用互动式、启发式、参与式的田间学校培训模式,把技术渗透到农民生产实践中去。三是创新方式,探索“三证制”培养模式。将中职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使经过培育和考核合格的学员获得中职教育学历证书、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和农业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三年来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760名,为当地现代农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三、突出培育主体,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大通县建立以农广校为主体,其他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为补充,以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地,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的县、乡、村三级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在原有790平方米的基础上新建800多平方米教学楼一幢,配套有学员宿舍、食堂,并建立3个实训基地,争取科技直通车一辆;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采取外聘、横联、内培养的思路,严格选拔科技型、专业型、实践型的省市县专家任专兼职教师,建立有80多人的大通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专家库,实现了农牧系统人才资源共享。
  四、“三级贯通”,推进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
  大通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之后,县政府及时出台《大通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及管理暂行办法》。认定标准按照不同产业分初、中、高三级,从年龄、学历、技能、规模、效益等方面综合确定认定条件。按照省农牧厅的相关要求认定初级资格1563人,中级资格34人。对认定的人员建档立卡,报上级农牧部门备案,按培育专业和所从事的产业分别跟踪管理。同时实行准入和退出的动态管理机制,每年开展随机调查回访,对其经营能力和水平进行评定,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指导和服务,巩固培育效果。人均每年接受跟踪服务20多次。通过认定扶持后,农业从业人员实现持证上岗。
  五、优化政策扶持机制,增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
  2014年县政府出台《大通县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暂行办法》后,全县相关部门结合自身优势,对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的职业农民进行了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职业农民切实享受到了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一是产业扶持。结合涉农项目,将农业补贴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三年来职业农民在设施农业建设、合作社培育、种养技术、饲草种植、农机补贴等方面共享受各类扶持资金达1.2亿元。二是土地流转。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在自愿的基础上,鼓励向职业农民流转9.4万亩,创办新型经营主体,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三是金融信贷。不断增加农村信贷投入,通过县农商行“双基联动”、农行“金穗服务惠万家”工程、邮储银行“授信池”业务进行金融扶持,发放各类贴息、无息贷款约1亿元,解决职业农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中的融资困难。四是农业保险。通过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开展温室保险、奶牛和能繁母猪保险、大田作物保险,实现了设施农业、经济作物、畜牧养殖农业保险的全覆盖。各项扶持资金达到3.5亿元。例如,中职学员保吉栋(大通县丰谷良种繁育营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先后获得省、市、县示范合作社补助60万元、中低产田改造项目46万元、种植基地建设20万元、农机补贴40万元、露地蔬菜补助22万元、马铃薯种植产业补助40万元等共250多万元,流转土地6000多亩;大通县燕英马铃薯营销专业合作社陈有贵先后获得省农牧厅省级示范社补助40万元、省财政厅先建后补22万元、市级示范社补助10万元、市财政种粮示范社20万元等共100多万元。
  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循序渐进,有序推进。目前大通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还存在政策扶持含金量不高、队伍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等问题。今后将从精选对象、完善模式、优化机制等方面着手,不断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使职业农民真正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繁荣的重要力量。
其他文献
“我准备在农广校退休”,浙江省农广校萧山分校的许多老教师至今还记得,校长杨重卫1996年刚到学校参加第一次周末教师会上所讲的这句话。这一年,杨校长40岁不到,来农广校前是农业局办公室主任,局领导后备干部,1993年评上高级农艺师时是全省年龄最轻的,是重点培养的业务骨干。  如今他再过1年真的要退休了,当年这句话看来是要兑现了。有人时常问他:“你为什么来农广校”“为什么没有走”“为什么放弃公务员,不
从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了解到,目前河南省已建成1100多所农民田间学校,把传统农业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近年来,河南省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依托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规划建设了“一园一校”“一企一校”“一社一校”“一村一校”等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农民田间学校,有效提升了学员的种植水平。
随着“互聯网 ”行动计划的实施,信息经济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不断攀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九大、“十三五”规划纲要对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 ”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等作出部署,着力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农业农村部自201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工作,部党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手机培训工作列入《“互联网 ”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
赵辉,男,1976年5月出生,中专文化,预备党员,家住夏邑县车站镇赵庄村。赵辉是位土生土长的农民,1997年中专毕业后在建筑工地上当技术员,2002年开始承包工程从事工程建筑业,出于对农业的热爱,2012年回到老家赵庄村承包土地500余亩创建了生态种养农业园,先后参加了国家组织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走上了依靠科技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子,被县政府认定为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
编者按:近期,2020年第三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农作物植保员赛项决赛在山东省潍坊市举行。全国32支代表队共96名选手同台竞技,参会人员近300人。这是农作物植保员职业(工种)首次列入国家级一类职业技能大赛,首次让全国的广大农作物植保员特别是从事农作物植保工作的高素质农民拥有了能够同台竞技、互相切磋、展示风采的机会。本刊编辑前往现场对部分领队和选手进行了采访,与广大读者分享领队和选手的心里话。
陕西省旬阳县农广校近日经过几次入村调研,征求农民的培训意愿后,在甘溪镇大岭台村举办了烟草专业职业农民培训。  突出“三选”。按照大岭台村产业发展和农民要求,培训内容、培训教师、培训教材由农民自选,进行烟草大田移栽和蔬菜栽培两方面的培训。授课老师就目前烟苗大田移栽与烟苗的田间管理进行讲解,并重点强调花叶病、青枯病等易爆发病害的预防。会上发放职业农民明白纸和烤烟标准化移栽与施肥技术资料160余份。参加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健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定向培养职业农民”,一方面说明党中央高度重视培养职业农民,另一方面对培养职业农民的方式提出了新课题。新时期党中央赋予农广校系统以重任,为农广校今后较长时间的办学指明了方向。作为农广校系统的基石,县级农广校在定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一、如东县定向培养职业农民的基本情况  (一)培训对象  主要是农业专业化生产、经营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笔者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例,通过实践探索,剖析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促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振兴。  一、西海岸新区乡村人才现状  (一)西海岸新区基本情况  青岛西海岸新区为2014年经国务院批复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新区辖26个镇(街道)、1156个行政村、28.95万户,户籍人口133.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6.63万人,占全
兽医工作对于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兽医工作成效显著,全国重大动物疫情持续保持平稳,疫情起数明显下降,高致病性禽流感多年連续保持低发态势,兽医科研成果丰硕,兽医科技进步率稳步提升。当前,覆盖中央、省、市、县四级,上下贯通、保障有力、运转顺畅的畜牧兽医管理体系已初步形成。  同时,新时期下的兽医工作也面临严峻考验。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
在位于房山区石楼镇的草根堂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除了可以亲近自然,体验乡村风情,还可以沉浸在药草香中。在静谧的林间小道,鼻间传来阵阵草药清香,散步在石砖小路上,看着两边溢出灯光的蒙古包,别有一番风味,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放松身心的绝佳场所。  杨平出生在中医世家,从小闻着草药的香味长大,最爱摆弄的就是中药材的根根块块儿,总想着能为中医做点啥。怀着儿时的梦想,2011年,杨平带着6名员工回乡创业,在石楼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