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影响我国物业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水准的因素很多,有历史、文化、传统方面的因素,有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有从业人员执业环境方面的原因,而最为重要的是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的力度以及监管方面的原因。1.建立物业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纵观我国物业管理2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由于许多历史的、客观的原因,对物业管理市场化运作方面的建设要多于职业道德方面的建设。近几年来,虽有一些地区和企业也在进行职业道德方面的建设,但我国的物业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执行,其主要原因是该职业道德准则尚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通过法制建设和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建立,来约束和引导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道德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当前,物业管理行业的相关法律主要是指国务院颁发并即将实施的《物业管理条例》。把物业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和《物业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紧密结合起来,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实需要。但我国现行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一般只有职业道德准则,只是关于行业职业品德、职业纪律、执业能力和职业责任的一般要求和基本规范,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因此,在建立物业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时,要结合当前物业管理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国务院即将实施的《物业管理条例》,提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可操作性。要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如美国行业协会专门设立了职业道德部,负责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和颁布。其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由职业道德概念、行为守则、行为守则解释和道德裁决四部分构成,分别解决了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规范和实务操作等有关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对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强制约束,对从业人员的思想、行为进行引导和启迪,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