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提高初中学生篮球训练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夯实基本功训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篮球运动;开展合作式训练,提高篮球课堂有效性;进行趣味式训练,提高学生课堂训练积极性;科学进行技巧训练,塑造学生篮球运动意识等途径具体提高初中生篮球训练有效性。本文为新时期初中学生完善篮球训练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初中;篮球训练;有效性
一、引言
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的运动,它涉及速度、弹跳、力量、灵活性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且运动强度较大,是一项能够全面发展人身体机能,提高综合身体素质的运动。同时,篮球运动还可以锻炼人们的团队意识,发展人们的心理素质,这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样也有重要意义。篮球训练有效性是指在单位训练时间内,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综合素质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总体看来,篮球运动有诸多优势,但就初中体育课堂的篮球训练而言,有效性并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训练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教师教学方法、理念也过于传统和僵化,篮球课堂有效性差。因此,应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性别、个人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不断与时俱进地创新篮球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初中篮球课堂有效性,并以此作为突破口,带动整个初中阶段高效体育课堂的构建,并最终提高对学生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提高初中学生篮球训练有效性策略分析
1.夯实基本功训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篮球运动
很多学生对篮球的认可度不高,主要原因就是感觉篮球太难学、不好学。调查显示,篮球训练主要是“入门难”,前期的基本功是学生对篮球产生兴趣的最大障碍。在被调查的学生中(见下表),男生女生均有一半以上认为是基本功的问题影响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此外才是身体素质、运动技巧和身体协调性等。可见,夯实学生们篮球的基本功,对于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篮球运动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讲,篮球技术教学要以刺激、反应和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把整个训练分成几个阶段,实施“步子教学”和“步步检查”,在每一步学完后,按照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定学生篮球技术动作掌握的程度。而在这每一步中都需要扎实的基本功作为后盾,所以步步要扎实,突出对基本功的重视。
初中生参与篮球运动影响因素的调查(%)
2.开展合作式训练,提高篮球课堂有效性
篮球运动是一项非常能体现个人差别的运动,包括速度、身体灵活性、身高、力量、协调性等很多方面都是人无法后天形成的,或者说后天很难形成。而恰恰是这种特有的差别,使人们在篮球运动中可以取长补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为篮球是一项非常讲究配合的团队运动,一个人即使水平再高,也无法凭借一己之力赢得比赛,因此,通过合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团体协作能力,这对于提高初中篮球课堂的有效性很有意义。
3.进行趣味式训练,提高学生课堂训练积极性
目前,很多学生不愿意参加篮球训练的一个原因,就是感觉篮球训练很枯燥,总是训练传球、带球、投篮,找不到激情。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初中学生普遍年龄集中在12~15岁,感知具有明显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注意力不稳定且缺乏持久性。因此,必须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把篮球训练当成一种快乐的活动融入他们的头脑之中。篮球游戏化教学模式就是指在对学生进行篮球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合理运用各种游戏,从生理上、心理上刺激学生学习的热情,消除厌倦心理,使教学过程充满专业性、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篮球技术水平,提高教学有效性。由此可见,结合篮球游戏化模式来开展篮球训练,把知识技能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可以非常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训练双手胸前传接球时,可以结合“传球抢球”游戏开展;训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时,可以结合“三传两抢”投篮游戏开展;训练二攻一时,可以结合“全场二打一”游戏开展,等等。另外,为了提高知识传达的有效性,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比如训练投球时,手指的角度、手腕的发力等如果单纯地由教师用语言描述,那效果肯定不好。因此,可以利用多媒体采用画中画的方式,同时把投篮时身体、胳膊、手腕、手指如何用力展示出来,再制作一些慢镜头分解给学生看,这样教学有效性就会提高很多。
4.科学进行技巧训练,塑造学生篮球运动意识
篮球是一项讲究技巧和力量协调发展的运动,提高篮球技巧的训练不仅是对学生篮球基本功的最大限度延伸,而且是提高学生篮球水平的基本保障,也是塑造学生篮球意识的重要平台。所以,教师在学生具备了一定基本功以后,需要通过合适的方式,通过篮球技巧的传授把基本功更加顺畅地连接起来。比如训练交叉步突破时,教师要强调该技巧的动作要领,那就是“蹬跨积极,转探肩保护球”,尤其是“身体 脚步 身体 球”的顺序不能错,身体前倾,脚蹬地,身体靠(往防守队员身上靠,挡他回防路线),球只需带过来,不被对手碰到,尤其是假突破的方向一定要用虚晃的脚尖着地,才能保证迅速把身体弹回来。又比如训练“原地低手控球”,该技术的动作要领:双脚与肩同宽前后站立,曲膝,右手往下压球。教师要注意的是要告诉学生,球不能高于腰部,眼睛不看球,右手压球而不是拍球。另外,为了提高篮球技巧训练有效性,教师还可以组织篮球社团,并以此为基础举行一些街球比赛、篮球技巧比赛、花式篮球比赛等,并对优胜者给予适当奖励。也可以由社团组织学生经常观摩一些经典的篮球赛事、篮球评论等,以此带动学生们学习篮球技巧,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
三、结语
篮球运动是作为一种游戏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篮球运动的内在价值正在被越来越深入地挖掘出来。尤其在初中生身体、心理以及个人综合素质形成中的作用,也日益地受到重视。因此,提高篮球训练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已经势在必行。当然,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积极参与离不开校园篮球运动氛围的形成、教师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场地的改进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所以,要想真正提高篮球训练的有效性还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步地积累,这样才能真正把初中学校的篮球训练做好。
参考文献:
[1] 张旭渝,李海燕. 浅析篮球教学中教学模式多元化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J]. 运动,2011(10).
[2]熊卫国. 篮球技术教学控制探讨[J].科技风,2011(4).
[3]周玉英.合作学习体育教学模式初探[J].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3).
[4] 林世明. 对初中篮球游戏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2).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大鹏华侨中学)
关键词:初中;篮球训练;有效性
一、引言
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的运动,它涉及速度、弹跳、力量、灵活性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且运动强度较大,是一项能够全面发展人身体机能,提高综合身体素质的运动。同时,篮球运动还可以锻炼人们的团队意识,发展人们的心理素质,这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样也有重要意义。篮球训练有效性是指在单位训练时间内,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综合素质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总体看来,篮球运动有诸多优势,但就初中体育课堂的篮球训练而言,有效性并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训练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教师教学方法、理念也过于传统和僵化,篮球课堂有效性差。因此,应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性别、个人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不断与时俱进地创新篮球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初中篮球课堂有效性,并以此作为突破口,带动整个初中阶段高效体育课堂的构建,并最终提高对学生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提高初中学生篮球训练有效性策略分析
1.夯实基本功训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篮球运动
很多学生对篮球的认可度不高,主要原因就是感觉篮球太难学、不好学。调查显示,篮球训练主要是“入门难”,前期的基本功是学生对篮球产生兴趣的最大障碍。在被调查的学生中(见下表),男生女生均有一半以上认为是基本功的问题影响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此外才是身体素质、运动技巧和身体协调性等。可见,夯实学生们篮球的基本功,对于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篮球运动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讲,篮球技术教学要以刺激、反应和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把整个训练分成几个阶段,实施“步子教学”和“步步检查”,在每一步学完后,按照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定学生篮球技术动作掌握的程度。而在这每一步中都需要扎实的基本功作为后盾,所以步步要扎实,突出对基本功的重视。
初中生参与篮球运动影响因素的调查(%)
2.开展合作式训练,提高篮球课堂有效性
篮球运动是一项非常能体现个人差别的运动,包括速度、身体灵活性、身高、力量、协调性等很多方面都是人无法后天形成的,或者说后天很难形成。而恰恰是这种特有的差别,使人们在篮球运动中可以取长补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为篮球是一项非常讲究配合的团队运动,一个人即使水平再高,也无法凭借一己之力赢得比赛,因此,通过合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团体协作能力,这对于提高初中篮球课堂的有效性很有意义。
3.进行趣味式训练,提高学生课堂训练积极性
目前,很多学生不愿意参加篮球训练的一个原因,就是感觉篮球训练很枯燥,总是训练传球、带球、投篮,找不到激情。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初中学生普遍年龄集中在12~15岁,感知具有明显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注意力不稳定且缺乏持久性。因此,必须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把篮球训练当成一种快乐的活动融入他们的头脑之中。篮球游戏化教学模式就是指在对学生进行篮球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合理运用各种游戏,从生理上、心理上刺激学生学习的热情,消除厌倦心理,使教学过程充满专业性、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篮球技术水平,提高教学有效性。由此可见,结合篮球游戏化模式来开展篮球训练,把知识技能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可以非常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训练双手胸前传接球时,可以结合“传球抢球”游戏开展;训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时,可以结合“三传两抢”投篮游戏开展;训练二攻一时,可以结合“全场二打一”游戏开展,等等。另外,为了提高知识传达的有效性,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比如训练投球时,手指的角度、手腕的发力等如果单纯地由教师用语言描述,那效果肯定不好。因此,可以利用多媒体采用画中画的方式,同时把投篮时身体、胳膊、手腕、手指如何用力展示出来,再制作一些慢镜头分解给学生看,这样教学有效性就会提高很多。
4.科学进行技巧训练,塑造学生篮球运动意识
篮球是一项讲究技巧和力量协调发展的运动,提高篮球技巧的训练不仅是对学生篮球基本功的最大限度延伸,而且是提高学生篮球水平的基本保障,也是塑造学生篮球意识的重要平台。所以,教师在学生具备了一定基本功以后,需要通过合适的方式,通过篮球技巧的传授把基本功更加顺畅地连接起来。比如训练交叉步突破时,教师要强调该技巧的动作要领,那就是“蹬跨积极,转探肩保护球”,尤其是“身体 脚步 身体 球”的顺序不能错,身体前倾,脚蹬地,身体靠(往防守队员身上靠,挡他回防路线),球只需带过来,不被对手碰到,尤其是假突破的方向一定要用虚晃的脚尖着地,才能保证迅速把身体弹回来。又比如训练“原地低手控球”,该技术的动作要领:双脚与肩同宽前后站立,曲膝,右手往下压球。教师要注意的是要告诉学生,球不能高于腰部,眼睛不看球,右手压球而不是拍球。另外,为了提高篮球技巧训练有效性,教师还可以组织篮球社团,并以此为基础举行一些街球比赛、篮球技巧比赛、花式篮球比赛等,并对优胜者给予适当奖励。也可以由社团组织学生经常观摩一些经典的篮球赛事、篮球评论等,以此带动学生们学习篮球技巧,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
三、结语
篮球运动是作为一种游戏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篮球运动的内在价值正在被越来越深入地挖掘出来。尤其在初中生身体、心理以及个人综合素质形成中的作用,也日益地受到重视。因此,提高篮球训练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已经势在必行。当然,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积极参与离不开校园篮球运动氛围的形成、教师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场地的改进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所以,要想真正提高篮球训练的有效性还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步地积累,这样才能真正把初中学校的篮球训练做好。
参考文献:
[1] 张旭渝,李海燕. 浅析篮球教学中教学模式多元化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J]. 运动,2011(10).
[2]熊卫国. 篮球技术教学控制探讨[J].科技风,2011(4).
[3]周玉英.合作学习体育教学模式初探[J].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3).
[4] 林世明. 对初中篮球游戏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2).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大鹏华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