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学思路, 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jie18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需要探索和研究,作者认为针对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些表现,应调整教学重点,以学术性的方法研究教学、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教学思路 “怎么教” 多元型 开发型
  教学是一項专业性很强的、严肃的智力工作。仅凭经验教学,简单机械地通过对外部质量评价作出回应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是一句空话,教师内在的精神力量和心理需求将得不到满足。教师应主动地以教育专业的眼光看待教学,以系统性的和学术性的方法研究教学,以学术性的方法对教学问题进行审视和研究改进。
  一、关注重点由“教什么”转为“怎么教”
  教学工作包括教与学两部分,目前教师的招聘、考核与评价多注重看学历,看学生考试分数。平时在同行间教学研究时,重点讨论的是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即“教什么”的问题。然而,如何教、为什么这样教往往成为个人把握的事项,致使部分教师“茶壶里倒饺子倒不出来”,最终影响教学效果。事实上,改变教学方法比改变教学内容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改变教学方法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长期以来的教学习惯,掌握一些并不熟悉的新教学技巧,学生也有一个重新适应的问题。
  一是注重教学设计。好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思路,准确把握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教学情境等要素。在准备教学时,不仅要注重教的内容、知识的逻辑关系、知识讲解的先后次序,还要注重意外教学现象的策略设计。“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展开充分准备,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拓宽拓展内容外延,确保对知识“问答如流”、“成竹在胸”,完整体现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二是突出重难点。教学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课堂上学生的精力不可能时时饱满,应通过对授课对象的基本情况、知识结构、学风和心理动因等特征的细致分析,对照课程标准,确定教学重难点,根据内容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计划分配,进而编写教案。
  三是精心设计问题。教学对象是学习和认知的主体,教育是通过教学对象的学习实践,提高其积极性,进而内化为教学对象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把握层次性、启发性,使设计的问题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地启发诱导思索,逐步掌握知识要点,形成合理的结论,让教学对象在思索而不是“硬塞”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转换角度由传统型向多元型靠拢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跨上“快车道”。然而,部分教师仍然停留在“一支粉笔写到头”的传统模式中,或者认为信息化就是把文字通过PPT显示出来的认识之中,最终仍然采用以教师讲授、灌输为特征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一是要关注最新理论成果。近年来,教育理论的研究取得长足发展,然而,部分教师仅凭自己做学生和教师的经历和经验进行教学,片面以教学的实践性期待理论性。教师要时刻跟踪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和国内外发展趋势,了解新知识、新方法,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将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的发展中,并将这种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传给学生,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是要注重信息技术。技术是手段,无论采用何种技术,都是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服务的。应针对老问题,根据个人多年的研究领域,结合新技术如教学辅助技术、互动平台等开辟新领域,提出新观点,研究新问题,为学生的发展拓宽思维。
  三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目前部分教师很少受过“教会学生如何学的方法”的训练,对所承担课程只顾自己教,按照自己的想法讲完完事,很少考虑学生的背景和接受能力,在课堂及课后只看“作业有没有完成”,对学生到底学会了什么、有什么用了解不多。近年来,教育心理学、学习科学等领域都取得革命性的发展,对如何学、如何教作出许多新的解释。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立足提高学生智力发展,养成从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发现问题及通过系统设计对问题进行研究的习惯,并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学习方法。
  三、善于反省由“单干型”向开放型转变
  课堂授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这节课教学的停止。课后反思是以旁观者的眼光审视教学,对教学中好的做法和不足之处会有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续,也是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一是听取意见。教师在备课时要虚心向有经验的专家教授请教,上课时应真诚邀请其他同行随堂听课。在授课结束之后,要征求学生和同行们的看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关注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听取和吸纳有关反馈意见,适时地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进行动态微调,以满足学生需求。课后要定期不定期地深入学生之中,通过教学交流,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问题,对学生反馈的意见和问题要实事求是地虚心听取和采纳,并及时地给予解答。
  二是注重教学学术。教和研是教师的一对翅膀,缺一不可,不能偏废。往往部分教师认为只要教得好就行,忽略研究,更多教师认为研就是论文、专题,对教学本身的研究不太重视。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教师对教育本质的理解认识,教学研究不仅应该研究学习理论本身,还应该将“如何教学”纳入研究范围,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徐晓枝,李雪冬,李虎,等.军事任职教育浅谈[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
  [2]王春美.对任职教育强化案例教学的思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2).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学质量标准是教学运行和评价教学质量的根本依据,是实施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的重要手段。正确理解和认识标准的内涵和作用,是构建教学质量标准的先导和基础。近年来,我校建立并完善了本科教学质量标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质量标准的执行,出现了“管理有标准、工作有规范、监控有依据”的局面,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 教学质量 质量标准 系统建设  质量标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高校
在我们刚刚出生时,其实就已经蕴藏着极度复杂,骨骼、血肉、消化系统、大脑……人体的每个部分都可以成为一门专业学科,甚至都需要花费几千年时间研究、认识.可即便是如此复杂
期刊
摘 要: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自编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曾经是否听说过MOOC课程、你是否了解MOOC课程、曾经参加过哪个方面MOOC课程的学习等方面,以了解我校学生对MOOC认识的现状,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及实施MOOC奠定基础,为提高教学质量合理选择路径奠定基础。  关键词: MOOC 现状调查 对策思考  幕课(MOOC,英文全称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
摘 要: 形态学课程是高等医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以微观形态结构的教学为主要特征。通过填图任务与构图任务的概念图/思维导图试卷测试与传统的试卷测试对比研究表明,概念图/思维导图可用于形态学课程教学评价,增强形态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形态学课程 概念图/思维导图 教学评价  概念图[1]/思维导图[21]作為一种可视化的工具,已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但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将概念图/思维导图作为一种
摘 要: 统计学是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在掌握数理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数据分析与挖掘的课程。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是尤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在分析统计学实践教学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统计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原则,指出构建统计学实践教学体系应达到的要求,对《统计学原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总体设想与模块架构的构建,并提出具体保障措施,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高效实施。  关键词:
摘 要:内部控制是我国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采用的先进管理理念,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倡导下,积极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实施内部控制活动,加强内控管理,不断提升单位的运行管理水平。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建立与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方面还存在諸多实际问题,这与各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密切相关,需要行政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对策,确保内部控制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建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以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主,在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公益性。重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有助于提升单位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推行行政事业单位改革。自“党的十八”召开以来,为了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管,加快推進廉政建设,打造廉洁政府,逐渐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住建管理单位主要履行房屋交易和保障房建设管理职能,是行政单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
医学检验专业是一个临床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随着医学检验教育的快速发展,相关教学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作者查阅相关信息后发现,此类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校院合作”
[温馨提醒]rn1.白团扇上底色,各种颜色可自定,一般推荐红与蓝,只要跟麦秸秆本色反差较大的均可.不宜暴晒,可在阴凉通风处晾干.rn2.除了麦秸秆,还可以采用高粱秆同法制作,色泽
期刊
中共中央1989年7号文件指出,所有基层党组织包括企业党组织是基层单位的政治核心。党中央对党的基层组织地位的这一确认和表述,是十分及时、必要和科学的。本文试图在回顾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