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的护理现状及进展探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gan1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老年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引起内分泌失调,从而导致物质代谢紊乱,出现高血糖、高脂及蛋白质、水与电解质紊乱的代谢病,是最常见的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之一,包括60岁以后发生糖尿病的患者以及60岁以前发生糖尿病延续至60岁以后的患者。下一世纪初,发达国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20%左右,我国也将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糖尿病将是21世纪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本文就老年糖尿病的护理现状及进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护理 进展
  1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1.1 超重与肥胖:肥胖是老年糖尿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由于脂肪细胞变得肥大,脂肪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密度变小,同时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易发生糖尿病。据调查,有60%~80%的糖尿病患者都属于肥胖体型。
  1.2 缺乏活动:通过体育运动可以使患糖尿病的危险降低,经常作适量的运动有助体内糖分的消耗。由于现代工作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以车代步,运动越来越少,甚至连平常的家务也要靠电器帮忙,这就导致了吃得多动得少的情况,这种现代生活方式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1.3 不合理膳食:饮食中高脂肪、高热量的成分大增,直接造成身体脂肪的过度堆积,成为糖尿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诱因。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餐餐精米白面,顿顿大鱼大肉,肉蛋奶吃得过多,粗粮、蔬菜吃得太少,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使糖尿病队伍空前壮大,这就给糖尿病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1.4 遗传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患糖尿病的概率比正常人大。糖尿病属于多基因显性遗传性疾病,常呈现出家族聚集性,一般说来,2型糖尿病的遗传性比1型糖尿病更明显,目前已经成为公认的危险因素。
  1.5 吸烟:吸烟引发糖尿病的机制可能与通过改变体内脂肪分布,对胰岛β细胞的毒害作用有关。由于对糖尿病知识及其严重并发症的不了解,乱吃滥喝,嗜烟酒无度,这些势必导致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
  2 并发症
  2.1 心脑血管疾病:据调查糖尿病患者患心肌梗死是正常人的5~7倍,脑血栓的发病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12倍。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增高,可使血液变得黏稠,血小板聚集性增加,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常引起血液循环障碍,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2.2 白内障:据统计白内障患者中患有糖尿病的人数约占30%。由于糖尿病患者眼内房水中葡萄糖浓度偏高,葡萄糖在代谢中转变为山梨醇物质积聚在晶体内,造成晶体纤维肿胀,进而断裂、崩解,最终完全混浊,引起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2.3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引起肾脏内的微血管病变,一般发生于患糖尿病5~15年之后。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早期无任何症状,一旦出现尿蛋白阳性,说明患者已有持续性蛋白尿,其肾内的肾小球硬化,基底膜增厚,此时患者已进入肾病中、晚期,如不及时有效地治疗,三五年后将发展成肾功能衰竭。
  3 糖尿病的预防
  近几十年来,继糖尿病治疗之后,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已成为糖尿病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目前为止,糖尿病还不能够治愈,一旦患了糖尿病必须坚持终身每日的控制和治疗,因此,防患于未燃,积极预防糖尿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一级预防:中国的“大庆研究”是世界上第一个对糖耐量减低(IGT)人群进行干预预防2 型糖尿病的研究。结果表明: 单纯生活方式的干预即可降低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糖尿病发病率达31%~46%。因此树立正确的进食观并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糖尿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其发生虽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后天的生活和环境因素。现已知道,热量过度摄入、肥胖、缺少运动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是预防糖尿病的最佳饮食配伍。对体质量进行定期监测,将体质量长期维持在正常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体质量增加时,应及时限制饮食,增加运动量,使其尽早回落至正常。要使运动成为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终生的习惯。运动不但可消耗多余的热量和维持肌肉量,而且能提高充实感和欣快感。当然运动要讲究科学和艺术,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照顾兴趣、结伴进行,以易于获得效果和便于坚持。要戒烟和少饮酒,并杜绝一切不良生活习惯。双亲中患有糖尿病而本人又肥胖多食、血糖偏高、缺乏运动的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预防。
  3.2 二级预防:定期检测血糖,以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应该将血糖测定列为老年人常规的体检项目,即使是健康者,仍要定期测定。凡有糖尿病的蛛丝马迹,如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更要及时去测定血糖,以尽早诊断,争取早期治疗的宝贵时间。要综合调动饮食、运动、药物等手段,将血糖长期平稳地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
  3.3 三级预防:目的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合并癥的发生和发展,减少伤残和病死率。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并发其他慢性病,且易因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要对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加强监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糖尿病,常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能长期过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综上所述,糖尿病作为世界性难题正在逐步被人们所认识,护士必须认识到老年糖尿病护理的重要性,让老年糖尿病患者加强自身护理,降低老年糖尿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金帅,戴飞.浅谈老年糖尿病[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7): 157-158.
  [2] 中国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S1-S4.
  [3] 董凯霞,万玉生.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现状及发展状态[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0):50-51.
  [4] 游硕,张清,周智广,等.糖尿病基因治疗的研究新进展.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1,31(1):69-72.
  [5] 杨海晨,孙永林.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4):282.
  [6] 王鑫,袁新华,李玲.关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J ].职业与健康,2003,19(7):135-136.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耳鼻咽喉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4 年 8 月至 2015 年 8 月我院收治的 100 例需进行手术的耳鼻咽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 例。对照组耳鼻咽喉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耳鼻咽喉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耳鼻咽喉患者术后的睡眠质量、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耳鼻咽喉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 目的:剖析脑梗死静脉溶栓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4例脑梗死者随机等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都行静脉溶栓治疗,其中试验组同时辅以优质护理,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痊愈率为65.63%,对照组为53.12%。组间差异显著,P0.05。  1.2 排除标准[1]  (1)妊娠期妇女。(2)神经功能缺损者。(3)近期使用过抗凝剂者。(4)合并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 影响外科疼痛病人的心理因素有许多,通过药物等控制外科疼痛患者的痛苦是控制痛苦的有效办法之一,但考虑到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潜在的毒副作用,良好的心理护理称为协助病人缓解痛苦的主要办法。为了更有效地展开疼痛护理,本文对外科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浅谈,期望协助更多的外科病痛患者。  【关键词】 心理护理 疼痛 外科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factors infl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在住院放疗期间睡眠质量变化和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我院自行设计了影响睡眠质量的调查表,对60例肿瘤患者住院放疗期间的睡眠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60例肿瘤患者住院放疗期间的睡眠质量进行分析,对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肿瘤患者在住院放疗期间的睡眠质量不佳,其主要因素有身体不适、焦虑、治疗预后情况、放疗副作用和夜间护理活动的影响等。结论
【摘 要】 目的:探讨肠道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恢复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78例肠道手术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胃肠指标方面,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
【摘 要】 目的 总结喉罩全麻下大隐静脉微创剥脱高频消融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方法 选取我科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203例,回顾性分析其进行手术治疗及护理情况。结果 203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喉罩全麻下大隐静脉微创剥脱高频消融术治疗后,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随访也无局部静脉曲张复发。结论 采用喉罩全麻下大隐静脉微创剥脱高频消融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