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中舒必利测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yu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生物样品中舒必利定性、定量测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为临床舒必利中毒提供诊疗依据.方法 取0.5 ml血清(或胃液)加三氯甲烷:异丙醇=95:5的有机溶剂萃取液4.0 ml,充分振荡萃取,高速离心,取有机层于另一试管中,在50℃水浴中氮气吹干,加0.2 ml甲醇溶解,取50 μl上机测定.结果 血清和胃液中舒必利最大吸收峰为(292±1) nm,血清浓度在20.0~100.0 μg/ml范围内呈线性,回归方程y=0.009 85x+0.018 3,相关系数为0.999 8,方法回收率为85.8%~103.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3%~4.9%.日内、日间RSD分别为3.87%~4.97%和3.86%~4.84%,最低检出浓度10.0 μg/ml.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快速,结果准确.为临床诊断舒必利中毒提供了简便准确的检测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体外培养细胞在H2O2染毒后8-oxo-dG的形成、细胞DNA 5-mC含量的变化规律,探讨其时间-剂量-效应关系和DNA氧化与DNA甲基化的关联性.方法 利用0、20、40、60、80和100 μmo]/L H2O2作用于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549),每天染毒1次,每次2h,共持续4d,继续培养8d.应用高压液相色谱串联电化学检测技术分析细胞DNA 8-oxo-dG水平、高效毛细管电
目的 了解消化内科医生放射暴露情况以及健康状况,为采取相应的防护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至2012年4所医院178名从事放射介入治疗的消化内科医生的个人剂量检测评价报告和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同时选择192名从事非放射工作的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2010至2012年3年内,从事放射介入操作的消化内科医生人均年有效剂量为(1.85±0.62) mSv,和从事非
急性中毒患者病情往往较重,就诊时多数患者带有静脉通路、吸氧管等.口服毒物中毒患者衣物往往被毒物污染,有的患者伴有呕吐,呕吐物也经常会污染诊床、床单,还会对救治的医护人员造成潜在的危害.目前临床使用的诊床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床体(头)不能升降、诊床无可活动的轮子,运送患者不方便,不能满足中毒患者的临床需要,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符合上述条件的多功能诊床。
期刊
亚硝酸盐为白色结晶或粉末,外观酷似食盐,易误将亚硝酸钠当做调味品而致中毒,常为集体性中毒多见,且症状较重.若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严重后果,因而急性重症亚硝酸盐中毒准确及时救治至关重要.我们对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我院救治的7例急性重症亚硝酸盐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7例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均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19~51岁。
期刊
目的 研究N95过滤式防尘口罩的防护效果与使用者对口罩主观评价的关系.方法 选取市场上销售的2个品牌共4种防尘口罩(A1、A2、B1、B2),测试其过滤效率和吸气阻力.根据国人头面二元分栏选取50名测试者,采用核凝计数器法进行4种口罩的密合性测试,并问卷调查测试者佩戴口罩时的主观感受.结果 4种防尘口罩材质的过滤效率和吸气阻力均符合国家标准GB 2626-2006中关于N95防尘口罩的相关规定.4
目的 开展宝安区正己烷和三氯乙烯重点职业病的监测,为做好正己烷和三氯乙烯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筛查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7月31日辖区内的正己烷与三氯乙烯检测浓度高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的企业,从中随机抽取60%的企业作为监测对象,对工作场所进行监测,对接触正己烷和三氯乙烯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全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正己烷与三氯乙烯分别监测295家526个点、48家9
期刊
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是工业上常用的有机溶剂,近年来DMF引起的中毒时有发生[1].我市某皮革厂1名职工接触DMF 2个半月后中毒死亡,报告如下.一、发病及诊治经过患者男,23岁.2009年5月进入该厂从事配料工作,接触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DMF,岗前体检未发现异常及职业禁忌证.6月,该厂委托有资质的体检机构进行上岗1个月后肝功能检查,发现其丙氨酸转移酶(ALT
期刊
目的 应用细胞因子抗体芯片(cytokine antibody chip,CAC)分析尘肺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CAC技术平台,测定12例尘肺患者和3例正常对照血清中60种细胞因子.结果 在尘肺患者血清中筛选到白细胞介素(IL-1α、-1β、-2、-4~16)、集落刺激因子(M-CSF)、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TNF-β)、人骨形成蛋白6(BMP-6)、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急性镇静安眠药中毒的效果.方法 采用股静脉捕管急诊建立血液通路,利用血泵为动力、炭肾为吸附剂对6例以昏迷为主要表现的急性镇静安眠药中毒患者进行HP治疗并动态观察血药浓度变化,同步测定每次HP以后血液灌流器(炭肾)中所吸附镇静安眠药的数量.结果 HP治疗过程及HP以后血浆中镇静安眠药浓度逐渐下降,HP治疗后60min患者血浆中毒物浓度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