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选修课程教材开发的思考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odaotianxia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进行,选修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许多学校教科研的重点和热点,如何有效、合理地选择地方文化内容直接开发为选修课程,或者把地方文化作为精神、理念、价值观等隐性内容融入校本课程,对突出校园文化特色、拓展选修课程资源、传承地方文化等有着重大意义。
   一、从地方文化中寻找选修课程资源
   绍兴市近几年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获奖成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课题属于地方文化范畴。针对大量出现的地方文化类学生成果,笔者对学生进行访问、调查,结果发现,学生之所以会去选择与地方文化相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一)对传统文化有神秘感,比较感兴趣
   有些传统文化较有神秘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绍兴是一个戏曲之乡,不乏戏曲题材,学生往往会去关注一些平时比较少见的表演形式,如现在舞台上已经很少见的绍剧的鬼戏,自从2012年《绍兴晚报》进行了报道以后,一下子涌现了七八个鬼戏题材的课题。又如绍兴地方小吃“奶油小攀”,地道的绍兴人都知道,现代人更称其为绍兴土生土长的“蛋挞”,它曾经是好多学生放学路上难以割舍的味道,可是其制作过程学生却不了解。这一类题材,学生也会比较感兴趣。
  (二)对传统文化相关资料的获取较为容易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资料的获取至关重要。资料的获取有很多途径,如图书馆查阅、网络下载、问卷调查、访谈等。关于传统文化,除了有大量的图书文献可以供学生查阅外,问卷调查、人物访谈是一种很好的途径,通过走街串巷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往往具有较高的真实性,而且来源于民间,接地气。
  (三)对地方文化有切身感受
   尽管有些传统文化离现代人越来越远,但是毕竟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是多多少少有所接触,清明、端午、过年之类的民俗文化,名人、古迹之类的历史文化,会时不时地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加上近几年传统文化大有复兴的趋势,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
   二、地方文化选修课程教材的开发
   在大量的地方文化选材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内容、角度,把其中可以为教学所用的素材纳入选修课程的开发体系,进行课程开发,是关键所在。
   (一)地方文化选修课程的内容
   根据对学生获奖成果的分类,地方文化类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在内容上主要有以下几类:
   1.历史遗迹类
   绍兴有很多历史遗迹,如古巷、古桥、古墓等。这些古迹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相关成果如《绍兴古巷屋檐研究》《桥乡夕拾》。
   2.地方名人类
   绍兴又是名人之乡,近的有鲁迅、周恩来、蔡元培……远的有勾践、西施、曹娥……大量的历史名人也是丰富的课程资源。相关成果如《鲁迅故里新型发展模式》《绍兴历史名人——越王勾践》。
  3.民俗风情类
  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无不蕴含着大量的人文资源。相关成果如《绍兴农家传统用具研究》《探寻书圣故里之瑰宝——嵊州金庭镇民俗的调查研究》。
  4.方言、艺术类
  绍兴是一个戏曲之乡,越剧、绍剧、新昌调腔、诸暨乱弹、鹦哥戏、平湖调、宣卷调、词调……大量的戏曲曲艺,既有丰富的艺术资源,又包含着各种方言词汇、民俗文化。相关成果如《绍剧鬼戏中的女吊、男吊、无常》。
  5.地方特产类
  绍兴不光有着各种各样的小吃,还有丰富的手工艺特产,各种特产的来源、制作、传说,就是很好的课程资源。相关成果如《走近绍兴传统小吃——探究奶油小攀的制作及推广》《深山飘茶香——绍兴日铸茶的传承与革新》。
  6.民间体育类
  扎根在民间的体育活动,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有些以纯粹的体育形式存在,有些被其他艺术形式所借鉴并独放异彩。相关成果如《绍剧鬼戏中的女吊、男吊、无常》(男吊在舞台上的“七十二吊”的表演,就是借鉴于民间体育发展演化而来的)。
   这些地方文化既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产、地方特产等偏于外显的内容,又有传统精神、社会风俗、思维习惯、道德传统和价值观等偏于内隐的文化内涵,都可以作为选修课程资源进行开发。
   (二)地方文化选修课程教材的编写
   教材是课程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地方文化选修教材主要的价值生成应体现在传承地方文化知识、弘扬优秀的地方文化、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上。为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始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突出地方特色
   地方文化资源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各地地方文化资源在种类、存在状态和结构上都有很大差异,因此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因地制宜,从具体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地方特色。以选修课程教材《绍兴地方文化》中的《十全食美》为例,鉴于绍兴人对“霉”字情有独钟,霉干菜、霉千张、霉毛豆、霉豆腐等,不胜枚举,它是绍兴烹饪的一张金名片,所以教材内容就抓住这一特色,做足“霉”字文章,其结构如表1所示。
   表1
   2.体现学生主体
   地方文化是个体生长、发育的摇篮,不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而且本身对他们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地方文化选修课程的开发,实质上是回归个体生活世界的重要体现,也是回归学生生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曾有学生选择“越医”为题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中医药题材对于学生来说,专业性太强,能做的纯粹就是现有资料的堆积。如果把这样的内容编入教材,仅仅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根本不能激发学生参与对话。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以绍兴当地的中草药为切入口,结合市场上流行的野菜热,寻找两者的交集,开展对如《走近野菜——绍兴地区常见野菜食用价值及菜品开发》之类的研究,研究重心为野菜的食用方法和药用价值,课程表现形式可以结合时令让学生自由选择内容,进行识别、采摘、处理野菜的实践活动。把这样的内容编入教材,既能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又能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和个性发展。
   3.符合教师实际
   地方文化素材在学生周围比比皆是,课程开发不仅要注意挑选学生有兴趣的资源,而且还要关注教师的兴趣、能力,有时可以通过教师的兴趣、爱好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开展《绍剧鬼戏中的女吊、男吊、无常》活动时,有学生提出的课题是“绍剧的表演艺术”,但是不知道如何着手。在指导过程中,笔者刻意摒弃了专业的戏曲知识讲授,离开戏曲表演的共性,抓住“绍兴人复仇的声音”(鲁迅语)这一关键点,选择了绍剧舞台上非常有代表性的三个人物女吊、男吊和无常为研究对象,激发学生兴趣,并通过分析女吊和无常的唱词、欣赏绍剧的舞台表演、采访绍剧名家等多种形式,把绍剧表演艺术的特点清晰地呈现了出来。地方文化选修课程教材《绍兴地方文化》中的《曲韵悠长》内容(如表2)就是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确定的。
   对大量的戏曲文化资源进行筛选,选取有着浓重绍兴烙印的内容编入教材,并配以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如近距离欣赏、与名家面对面交流、即兴模仿表演、舞台特技揭秘等),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指导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阐述了照明电路的检查和测试、送电及试灯、单相电气设备及线路的测试和试验等问题。
介绍了基于多类型文件资料的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利用该技术开发了某科研资料数据库应用系统.系统用Visual Basic编写,采用ADO连接方式建立与SQL Server数据
从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和教学质量双双下降的结果中,折射出高师声乐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迫在眉睫,从而提出一些提高声乐教师业务素质的建议和方法,并加以论述。
摘 要:提升文言教学的效益,须立足于课程之上,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采取全新的教学策略,构建完整而高效的教学结构。翻转课堂为解决当前文言阅读教学的困境提供了一种可能,它有利于文言知识的内化,能保证“言”“文”教学的统一,可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建构全面的能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文言教学;教学案例  一、文言教学的现实困境  当前的中学文言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生学习兴趣淡,畏难情绪重;
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会交际,而交际的关键是得体与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但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主要是围绕着考试而展开的。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加强职业学校英语的口语教学?
EJB作为J2EE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简化了中间件组件的开发.本文根据作者在实际项目应用中的切身体会,阐述了EJB体系结构以及EJB与其他相关技术(如JavaBeans、CORBA、XML
高等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小波变换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性质,特别适合于分析和处理突变信号.本文在Mallat模极大值去噪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小波变换去噪方法--互除法.该方法在小波系数的影响域
【编者按】  浙江省慈溪中学语文教研组是宁波市首批星级教研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研组形成了“语言与美育互融”的教育理念,构建了一种有“人”的语文教学生态,亦即在知识教学、技能训练中,渗入道德人文、美学伦理、精神情感的教育,让学生获得诗意栖居的意识和选择生活的能力。下面两篇文章是教研组两位老师近期的研究成果。  摘 要:散文教学内容确定以后,接下来思考的就是怎样来完成这个教学内容。散文是艺术,描
中共党史是中国政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好这门学科,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探索执政党建设规律、提高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而正确地使用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