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点在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中的应用

来源 :教育界·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dat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语文教师要寻找和利用好学科融合点,将其作为载体,引发学生不同类型的思维碰撞,从而给创新思维的发展营造契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特别强的学科,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利用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多元的思考与探究中迸发出创新的灵感。
  【关键词】创新思维;小学语文;学科融合点;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同时拥有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且它们之间不是孤立无关的,而是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构建成每个人思维的不同特点。与之相对的,小学阶段的各门学科也体现出智能的不同方面,如语文学科更多的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数学则主要发展的是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科学主要发展的是学生的自然认知智能等。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在教学中挖掘和利用好教材中的学科融合点,以其为载体,引发学生不同思维的碰撞,促使其创新思维的产生。
  一、在语言学习中融入音乐因素,碰撞出思辨思维
  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通常来讲,大家认为语文学科更容易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其实,借助學科融合,一样能够自然地发展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和逻辑思辨思维。
  语文是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学科,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容易感觉枯燥乏味的一部分。语文教师如果能够找准融合点,将学生喜欢的音乐元素加入进来,就相当于将快乐的元素加入了进来。并且,在字词学习中加入这一用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情感的艺术元素,会使学生思维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功能方面。
  如在学习《大自然的声音》一课的生词时,课文中有许多描写大自然声音的拟声词:呼呼、淅沥沥、叮叮咚咚、叽叽喳喳、唧唧哩哩……这些描写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动物声音的词,就是充满音乐元素的词语,而风、水、各种动物就是自然界中伟大的“音乐家”。每个“音乐家”创造的声音是不同的,教师让学生想一想:“你能模仿哪些‘音乐家’的声音呢?”如此,学生对表示声音的这些词就有了感性的认识。这样比干巴巴的词意解释更吸引学生,同时使得课堂活跃起来。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听到的声音,用嘴巴复述,用大脑记忆。还有的学生模仿出了课文中没有的拟声词。这些惟妙惟肖的原创拟声词,将课堂成功拓展开来,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发散,同时伴随着创新。在“创造”拟声词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发散了思维,而且会通过互动来求证这个词好不好、对不对。这样,学生的逻辑思辨思维也会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升。
  学贵有疑,融合点不仅是引发学生多样思维的良好载体,而且是学生锻炼创新思维的一种有效方式。
  如在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时,教师很自然就会想到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将这首歌作为课堂导入,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对与不同民族的学生交朋友产生强烈的向往,帮助学生树立起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望。而歌曲的名字本身也给了孩子们更多的期盼和想象空间:是不是不同的民族服饰放在一起就像姹紫嫣红的花儿聚集在一起那么光彩夺目呢?于是,学生对《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就更加向往了。孩子们不仅急于知道大青树下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更想知道孩子们一起手拉手去上学、课间一起做游戏、放学后热烈地讨论着回家会是怎样惹人羡慕的场景。语文教师抓住了语文学科与音乐学科的有效融合点,使学生不仅开心活跃,而且训练了创新思维,在思考时发散、思辨,去伪存真。
  二、将科学幻想融入语文课堂,于现实之上放飞想象
  文学性是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而满足儿童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领学生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知宇宙、自身以及周围世界,进而提高学生认知和探索世界的能力,是小学生喜欢科学学科的根本所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众多对大自然以及动植物的描写,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妨在语文课堂中融入科学元素,设计一个小片段让学生真正地通过自我观察来认知课文中所描写的对象,将提升学生的观察力与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知体悟统一起来。
  如在教学《搭船的鸟》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欣赏翠鸟捕鱼的视频,观察翠鸟捕鱼的动作,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从观察到的具体动作联想到课文的描写。在观察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翠鸟是如何捕鱼的;然后与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对比,更深刻理解文中的“冲”“飞”“衔”“吞”等一连串活灵活现的动词的运用,进而引发学生思考:“这些动词都只有一个字,给你一种什么感受?”继续深入,让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鉴赏:仅一个字的动词传神而精准地表达出了翠鸟的一个动作,更加突显了翠鸟动作之快,从而鉴赏领悟文字之“简”的力量。陶行知先生倡导“在做中学”,真实的观察能促进语文学习,语文学习反过来促进了学生对世界的真实观察。
  在文学作品中,常会有“空白点”来引发学生想象。诗人雪莱曾经说过:“想象就是创造力。”对于课文中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这些“空白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时,借助科学知识能使想象有可立足的“基石”。
  如《黄山奇石》一文中形象描写了黄山石的形状各异。教学这个片段时,教师可以展示几块奇特巨石的照片,先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描述这些岩石的形状、颜色,分析它们的质地、特性等。然后教师出示雄鸡、猴子、仙人等图片,通过观察这些具体的形象,引导学生将具体形象与岩石特征进行对比联想,然后让学生给那些还没有名字的怪石取出恰当的名字,有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空白点展开想象。有了明确的图片,加之这个年龄段孩子们的想象力本就十分丰富,在发散思维的启发下,有的学生说怪石更像一只站起来的兔子,因为山顶上有两个凸起,那就是兔子的耳朵,且田野里的兔子就是灰色的,和图片中岩石的颜色也是一样的;有的说怪石就是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它爱回头咬自己的尾巴玩,那些白色的点点就是它吃面包时弄在身上的面包屑;还有的讲述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借以说明怪石形象的由来。这些文中没有名字的怪石给了学生更多的想象,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借助科学知识的引导,使“取名”更有说服力,不得不让人感叹科学是严谨的,而且科学知识的引入为语文学习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三、语文与数学自然融合,思维发散中又成系统
  语文的文学性决定了其思维也多是感性的,数学的严谨性则使得数学课堂上的思维理性特点突出。将数学元素引入语文课堂,这门严谨、处处讲求规律的学科会带给语文课堂怎样的变化呢?学生还能再随意发散思维吗?其实,借助数学元素,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不仅会更系统,而且会更有趣。
  如在学习生字时,教师可以将数学的加减法借用过来,巧妙运用笔画的加减或者部首的加减来系统、成组地学习和巩固生字。且用加一加的方法学习和巩固汉字非常灵活:同一个部首如果加上不同的偏旁就是一组意思上有相通之处的字,如悄、梢、俏;不同的形旁如果加上相同的声旁,就是一组读音相近的字,如漂、飘、瓢;一个字的笔画加一笔或者减一笔可以变化出许多字,比如“大”字加一笔可以是“天、夫、木”等。另外,低年级学习生字时,教师经常会带领学生数笔画。对此,有的学生就有妙招,每次不仅数得快,而且特别准确。后来教师发现了其妙招:他记住了好多偏旁的笔画数,这样有了部首的笔画数只需要再加上后面的笔画就行了。教师恍然大悟:“原来汉字是由部首加偏旁组成的,所以学新的汉字就是换偏旁,就是做加减法了。”如此学习起来,学生不仅记得更容易、更牢靠,而且会锻炼发散思维,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小学语文课文中历史故事类的文章有不少,这些也可以融入数学元素,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使学生的思维从一个点发散出去,进行广泛的联想,思考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即用数学中的一题多解来解决语文课文中的问题。
  如在学习《曹冲称象》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你还能想到好的称象方法吗?”学生一:“老师,我们可以不用大石头,大石头太重了,它们的重量也不好称,我们可以换成大米,因为每袋大米的重量一样,这样在称量计算时更容易。”学生二:“我觉得去找好多袋大米也要费时间,还不如直接用水,且如果是同样大的水桶,其重量也是一样的,或者可以使用有刻度的水桶,这样更方便。”学生三:“我们其实既不用大米,也不用水桶,毕竟在古代,或者说在野外找这些东西并不容易,就利用自己的体重,让士兵称好自己的体重上船,然后把体重相加即可。”……一个问题引发了学生不断地深入思考,多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出现在课堂之上。将数学与语文相融合,不仅使得课堂教学更加自然、真实,而且无形中开启了学生用发散性思维解决问题的大门,培养了学生借助发散思维思考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
  四、结语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着天然的联系,语文教师要找出并利用好这些学科之间的融合点,并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灵活自然地展现开来,使不同思维的结合更自然、更和谐,发挥这些小而美的学科融合点的价值和意义,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幫助学生多学科知识并用,多思维方法并行,碰撞和探究出创新的思维火花,并促使学生创新意识萌芽发展,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邓翠华.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新探索[J].教育创新学刊,2011(12):11.
  黄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西部素质教育,2017(05):172.
  张梅.略析语文教学中发散思维的训练[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58.
其他文献
我国在进行持续性地教育改革,并且取得了显著性的效果。小学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怎样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得到美术文化的熏陶,成 为小学美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由此单元教学模式开始得到实践。鉴于传统美术教学存在单课时教学思维局限性、目标脉络不成体系、课时目标 定位不清晰的问题,教师和学校可以基于核心素养,分析单元课程、设置单元目标、明确单元问题、安排单元任务,实现小学美术的单元教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急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可以优化课程资源,还可以优化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在习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可以以信息技术为辅助手段,创造自主学习环境,简化抽象难点,创造情境,延伸解题路径,构建导图,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本文总结了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减轻学生的写作压力,教师需要通过激励 给学生一些前瞻性的指导,使学生懂得如何写作文,并且在教师营造的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以一种更加轻松的状态写作。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小学是学生语言发育最佳的时期,尤其是能够锻炼学生口语和沟通能力,而一个有趣生动的教学模式,会大大地提升孩子对于学习英语 的兴趣。现在小学学生年龄过低,缺乏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于英语单词记忆困难、容易忘,单词意思容易混淆、发音不准,语法难掌握,听不懂, 做题易错多,缺乏技巧。包括有些学生甚至英语不入门,严重缺乏学习英语的学习兴趣。那么一个有趣的教学模式可以改善这种问题,教师可以通 过幽默简短的动画短片、朗朗上口的英文歌曲等提升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于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让学英语不再困难。
本文分析广西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意义,并提出传承与应用广西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对策与建议,以期通过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作用使广西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被纳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阶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数学创新能力和数学审美等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小学数学包含较多的基础知识,例如基础算术、几何图形和概率问题等等。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本文从库页红景天的产品开发情况,营销策略及产品开发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可行性分析。
【摘要】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有声的语言艺术。对小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丰富语言资料,提高朗读技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情感,提高审美情趣,促进语文学习。文章对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形式和对策进行了探讨,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训练;对策  一、前言  朗读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式,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并逐渐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传统教法。所
扶贫必扶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贫困地区的孩子同享优质教育,已然成为社会共识。作为一名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一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立足工作室的建设,以教育扶贫为己任,把工作室教育教学优势不断向周边县市和乡村辐射,足迹遍布遵义市十多个县市区,从起点——行动——辐射,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扶贫活动,取得较好成效。工作室的建设也在一次次历练中得以提升,团队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我们决心以城乡教师的发展为己任,努力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让名师工作室真正为教师服务,为教育服务,为教育扶贫服务。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有了新的目标任务,对于小学数学这门基础学科来说,由于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如何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培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数学新课标的任务要求。具体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就应该善于鼓励学生创新,营造自由活跃教学氛围,要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指导解决问题方法,还要灵活开展数学练习,发散学生思维,依据笔者的实践教学证明,这些教学策略都是可行的、有效的,小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