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核酸提取工作站对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的可行性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2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验证AUTRAX全自动核酸提取工作站对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的可行性。

方法 

收集2014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HPV分型检测样本183份(2 562个型别),应用高危型HPV分型(16、18、35、39、58、31、33、68、56、45、59、51、52)和6、11型核酸测定试剂盒(实时荧光PCR法)进行检测。每份样本分成2份,1份手工提取核酸,配制PCR体系,加样到PCR板;另1份通过AUTRAX全自动核酸提取工作站(以下简称AUTRAX)提取核酸,仪器自动加PCR试剂和提取好的核酸到PCR板,然后均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以手工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进行Kappa一致性分析。同时,对AUTRAX检测样本的精密度和防污染进行验证。

结果 

AUTRAX检测HPV的敏感度为97.12% (101/104),特异度为99.51%(2 446/2 458),准确度为99.42%(2 547 / 2 562)。Kappa一致性结果显示,两种方法高度一致(Kappa=0.926);各型别变异系数(CV)均<5%;无携带污染现象。

结论

AUTRAX全自动核酸提取工作站可用于临床进行HPV分型检测。

其他文献
目的对照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中长期疗效。方法自2009年12月至2013年8月间以相同的研究标准连续选取江苏省中医院诊治的OVCF患者,经过充分的沟通后根据患者意愿分为PVP组及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治疗组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保守治疗2~6周内的患者可转入PVP组。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分
期刊
目的探讨棕色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15例经病理证实棕色瘤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总结该病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基础,并对原发性和继发甲旁亢所致棕色瘤的各自特点及鉴别要点进行分析。结果15例棕色瘤中,年龄26~66岁,其中原发甲旁亢者7例,继发者8例(均为尿毒症血透患者);15例共34处病灶,其中弥漫骨
目的探讨MR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于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髋关节活动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临床确诊的AS患者68例,其中活动期38例、稳定期30例,所有患者均行双侧髋关节MR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并测量ADC值,运用统计学比较分析,比较不同病变状态患者病灶ADC值的差异。结果共检测髋关节238个病灶,表现为DWI和ADC
目的探讨miRNA-4497在复发性流产绒毛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和对滋养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比较miR-4497在20例复发性流产和20例早期正常妊娠主动终止妊娠患者绒毛组织的差异表达;合成miR-4497模拟物,转染体外培养的BeWo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转染后24 h的细胞凋亡。结果复发性流产的绒毛组织miRNA-4497表达水平显著上调[(24.5±
期刊
目的探讨高半胱氨酸血症下肺栓塞兔急性炎性反应与血液动力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30只日系大耳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高半胱氨酸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2%蛋氨酸及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采用自体血栓回输法建立急性肺栓塞模型,测定栓塞前及栓塞后不同时间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心房收缩压(RASP)及肺动脉压(PAP)。处死实验兔,进
目的评价甲状腺自身免疫(TAI)状态对甲状腺功能(甲功)正常女性辅助生殖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甲状腺自身免疫"和"妊娠结局"相关的两组关键词,限定"辅助生育技术"进行计算机文献检索,文献来自Medline、Embase及Cochrane数据库,收集2014年5月10日之前发表的,有关TAI对女性辅助生殖妊娠结局影响的队列研究,剔除不符合研究设计要求的文献,应用RevMan 5.2软件录入数据,进
目的探讨内蒙古地区蒙汉族散发性乳腺癌与BRCA1基因多态性,尤以2731位点(rs799917)为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103例散发性乳腺癌患者(病例组)及103例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PCR及直接测序法分析我区散发性乳腺癌与BRCA1基因2731位点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两民族样本在年龄分层、病理分级、免疫组化情况、淋巴结转移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百草枯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3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百草枯组6、12、24、48、72 h时间点各6只。所有大鼠均给予百草枯(8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对照组在染毒后0 h(百草枯染毒后即时)、百草枯各时间点组分别在染毒后对应的时间点采集标本。HE染色观察不同时点肺组织病理改变,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