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理念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尝试与思考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381598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传统教学的语文更注重知识的“讲”,教师的魅力则显的甚是重要。今天,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时尚、实际、实效三位一体的工具正从容地走入我们的课堂。信息技术由单纯的课堂的课件制作工具,转变为今天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机制,给现代教学带来了很多传统教学所不及的优势。
  
  一、成为走入课堂的“兴趣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往往能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宫殿,并在教师的鼓励与帮助下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而获得成功,也就是由传统意义上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那么怎样把学生领入语文世界的美好殿堂呢?虽然信息技术的使用会使课堂效率提高很多,但效率的背后有教师花尽心思的琢磨。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切入点,比如在讲古代诗词的时候,信息技术就会有效地与语文课程进行整合,打破传统的按课讲的方式。而是将语文书上的古代诗词进行分类。比如:内容思想上分类:“明月千里寄相思”(古代借月写情的诗歌),“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写四季的诗歌),“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古代诗人的爱国情怀),“壮志凌云”(古代诗歌中表现豁达胸襟的)。诗人气质上分类:“关心百姓疾苦,书写人间真景”(杜甫的现实主义情怀),“我歌我行,我写我狂”(李白的浪漫主义思想)。将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类,避免了知识的零散性,信息技术为这种系统性的归纳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比如讲有关“月亮的诗歌”,笔者就将《月满西楼》在开课前放给大家听,优美的意境、曼妙的词风,无奈的思绪顿时涌上心头。所以在借景写情的文章中,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给课堂“音画时尚”。从而探求视觉美感所蕴涵的文字美,然而这种内在意境的体会恰恰需要以外在的直观的意境去引领。在教学中通过这样的有机的整合使学生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把学生带进去,才能欣赏到“无限的语文世界的风光”。
  
  二、成为纵向挖深的“潜力点”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应在备课的时,把“有限”变成“有效”,在“有效”的学习之后变成对知识的“无限”的探索。有学生常说:学语文无从下手,语文世界的确广阔无边。它所涉及的知识面广、点多,且语文老师的人格魅力往往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教师在课堂上常常把问题作为学生思考的“引领线”,这个问题的设计往往决定着语文知识的纵向挖掘。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比较容易建立属于自己风格的课堂体系和课堂模式。语文学习虽然知识点多,但语文知识亦有其科学的规律性,它的规律性虽不能如数学学科那样直观,比如:有个公式、有个定理。这样就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将抽象的,看似零散的文字规律化,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有这样几点做法:首先是进行作文的归类,命题的、半命题的、话题的、材料的、看图的、应用性质的,然后根据不同作文特点进行作文训练。虽然作文有分类,但写法有共性。首先建立利用信息技术庞大的资源库,收集优秀作文。同时建立班级主页随时供学生阅读,利用课间听一篇教师或者学生自己朗读的文章,在朗读的同时配上相应的图片和背景音乐,每个课间学生在不经意间就欣赏到一个优秀的作品,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积累水平。建立学生的“个人文集”,在班级主页上将自己的文章收录起来并起一个有特色的名字,好的作品由教师推荐到学校的电视台或者广播站进行朗读。利用信息技术,把学生的作品积累下来,用学生的话说有当作家的感觉了。
  
  三、成为自主探究的“培养点”
  
  利用合作探究法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进行整合。笔者结合本土、本校的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把语文课本中的语文实践活动大胆地交给学生去完成。由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不同内容的探究。学生制作个人实践活动的幻灯片,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修改,同时为节约时间将三个单元实践活动的资料制作在一个网页上。学生制作的三个主题分别是:《我眼中的曹操》、《走进鲁迅》、《感受春天》三个专题,资料丰富,见地不断成熟。这个尝试让笔者看到了信息技术为教学带来的全新方式,在过去这样的学习无非就是让学生找找报纸,看看书:现在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去探索、遨游。但是对于有争议的观点需要教师去把握。毕竟网络上的东西需要教师帮学生“过滤”。
  
  四、成为心灵相约的“沟通点”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心灵的沟通更加默契,利用这个好方法笔者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初中阶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他们渐渐的发生了微妙的心理变化,逐渐产生了青春期美好的情感,这个问题不仅是家长的头疼问题。其实也是老师感到很棘手的问题,正面引导、正确看待无疑是最正确的做法。笔者利用一篇原载于《中国青年报》的文章《最是杏黄时》为例,针对于信息技术这个潜移默化的工具将课文既体现学科性,又具有人文关怀性的内容进行了设计,将语文课设计为“读青春的故事,听青春的心事、品青春的味道、赏青春的风景”四个部分,将文章的特点与写法结合起来与学生进行研析,利用论坛与学生进行沟通,利用歌曲与学生进行分享,利用散文与学生进行比较学习。课堂效果很好,真正实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界。
  
  五、成为横向铺开的“扩散点”
  
  语文教学的特点是面广、点多、内容丰富,语文教学与语文学习最好的方式就是知识拓展。信息技术恰好实现了这个过去很难做到的事情,如每次接触一个新的作家,都会利用网络进行“搜捕”,利用互联网,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时尚:如结合社会的热点寻找语文学习点,先后组织开展了《短信天地,妙趣横生》、《超女文化的背后》、《广告与文学鉴赏》、《微型小说贵在“浓缩”》等专题内容的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寻找丰富的网络知识平台,这个工具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使用得逐渐“得心应手”。
  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走向“理想化”的平台,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个理念,与学科有机地进行整合。
  几个值得注意和思考的问题:
  第一,教学应力求突出学科本位的思想。
  计算机只是一个工具,在教育教学中使用它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各项教学目标。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过去传统的语文课堂上实现不了的内容,但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把握好尺度,不可过分地强调课件制作的精美度,更应该在实用性上多下工夫,把计算机作为课堂的辅助工具就可以了。
  第二,教师应该重视软件轻硬件。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不是简单的拼凑,更不是信息的简单堆积,教师要找准整合的切入点,教师的思想不仅要与语文新课程标准整合,根据新的理念选择恰当的技术和表现形式。同时,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语文教师要学会系统的归类,整合是一种理念,教师要从制作课件的圈子里跳出去。
  第三,不可脱离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
  计算机为教育教学带来的精彩不言而喻,但是教师的个人魅力、文化修养永远是语文课堂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灵魂之所在。课堂上教师是用情感传递知识,而不是用机器传递情感。所以教师的一段绘声绘色的朗读、一个工整娟秀的板书都在诠释着语文的美丽。不断提升学科专业素养,增强内功,才会使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更有效。
  泰戈尔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如果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是日臻完美的“石”,那么教师则是“水”,而计算机则是“翩翩的舞姿”。只有这样这块鹅卵石才会不断完美!
其他文献
探讨了科技创新、科技信息服务的内涵,并从结构建设和平台建设两方面分析了科技创新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工作。
文章从良种选育、良种生产、苗木培育、造林技术、成林抚育管理以及主伐与更新等几个方面详细探讨了马尾松人工林的培育关键技术。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马尾松人工林
文章对生态园林的科学内涵进行了阐述,然后对生态园林中植物造景所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生态型造景分类、效益进行了论述,并明确指出了植物造景所应注意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税收收入在经历了波动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本文使用计量分阶段模型对我国的1978年至2011年的GDP
从辽宁省阜新市623个村的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和总结出了6大特点,找出了村级图书室建设落后的5大原因,提出了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创新模式,多方投入;加强管理,突出特色;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仓储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因为仓储是企业物流各个环节的联结点,衔接采购与生产、生产与销售以及批发与零售等重要环节。不仅如此,仓储还是物资流转的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民族艺术呈现出商品化、娱乐化、符号化的特征,基于当下民族艺术的"原生域"消逝和"原生态"拼构的现状,民族艺术教育结合自身专业设置空置、专业顶层设计不足
居民消费层次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优化不仅能够释放消费潜力,刺激消费总量的增长,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而且能够带动企业技术进步,引领产业优化升级,推动
在电信市场自身发展和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改革的双重作用下,中国的电信市场已经演变以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和中国卫通为主体的"5+1"市场格局.在
冰心的《两个家庭》宣扬家庭主妇于男性建设事业之重大意义,因此,其文本常被认为带有浓厚的父权制色彩,并被认为深受“西方文化帝国主义”浸淫而遭批判。本文将揭示上述观点所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