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脾损伤28例诊治分析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t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医源性脾损伤的原因及有关的治疗手段.方法回顾分析28例脾损伤和有关文献报道的病例.结果脾损伤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食管癌、肝肿瘤手术等有关;心肺复苏和纤维结肠镜检查也可致脾损伤;自发性脾破裂可发生在白血病等疾病的发病过程中.结论根据损伤原因及损伤分级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可提高保脾手术成功率。

其他文献
作者自1998年7月至2003年10月采用一针注射分层浸润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857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目的比较单独应用右美托咪定及咪达唑仑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创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ICU行无创机械通气患者64例,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在大鼠恶性胶质瘤生长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硫氢化钠(NaHS)组、肿瘤组、肿瘤+NaHS组,每组10只。对照组脑内注射人工脑脊液1周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aHS组脑内注射人工脑脊液1周后,腹腔注射NaHS溶液;肿瘤组脑内注射c6细胞悬液1周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肿瘤+NaHS组脑内注射c6细胞1周后,腹腔注射NaHS。每组大鼠均正常
目的检测和分选胃癌细胞系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侧群(sP)细胞,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制备胃癌细胞株BGC-823悬液,经Hoeehst33342染色后,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分选出人胃癌sP和非SP(NSP)细胞,测定sP细胞亚群所占的比例。通过平板克隆实验检测sP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无血清培养检测sP细胞的增殖能力。以不同浓度的氟尿嘧啶(5-Fu)处理BGC.823细胞后,检测sP细胞的耐药性,通
目的初步探讨有宫颈癌家族史的妇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l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为宫颈癌高危人群的检测及追踪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检测1000例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喀尔赛乡维吾尔族妇女血液中HLA-DRBl的13个等位基因。结果等位基因HIJA-DRBl。15在有宫颈癌家族史、母亲有宫颈癌病史和其他亲属有宫颈癌病史的妇女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7.3%、18.0
以往治疗直肠下段癌均采用腹会阴联合直肠肛管切除、腹部乙状结肠造口术,由于粪流改道给病人带来生活上不便和精神上巨大的痛苦.作者于1994年以来对直肠下段癌根治后改用原位会阴部造口,乙状结肠折叠,保留耻骨直肠肌和肛门外括约肌的手术方法共施行12例,近远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术后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6年6月,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618例,既往无恶性肿瘤病史,术前未行放疗或化疗,卡氏评分均i〉70分,术后临床病理资料完整。选择对预后生存可能有影响的临床病理资料和术后放疗情况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618例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32%、53.33%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利用颞浅动脉额支皮瓣与逆行耳后动脉皮瓣联合修复耳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于患侧颞部及耳后无毛区,分别设计带毛发的颞浅动脉额支皮瓣和无毛发的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