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高发区新疆墨玉县有宫颈癌家族史的维吾尔族妇女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分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i0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讨有宫颈癌家族史的妇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l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为宫颈癌高危人群的检测及追踪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检测1000例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喀尔赛乡维吾尔族妇女血液中HLA-DRBl的13个等位基因。结果等位基因HIJA-DRBl。15在有宫颈癌家族史、母亲有宫颈癌病史和其他亲属有宫颈癌病史的妇女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7.3%、18.0%和17.O%,均明显高于无宫颈癌家族史的妇女(9.7%,均P〈0.05)。HLA-DRBl*04在有宫颈癌家族史和除了母亲以外其他亲属有宫颈癌病史的妇女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6.8%和20.7%,明显高于无宫颈癌家族史的妇女(12.7%,均P〈0.05)。HIJA-DRBls03在有宫颈癌家族史和在除了母亲以外其他亲属有宫颈癌病史的妇女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2.6%和1.1%,明显低于无宫颈癌家族史的妇女(6.3%,均P〈0.01)。HLA-DRBl。12在有宫颈癌家族史和母亲有宫颈癌病史的妇女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2.3%和1.5%,明显低于无宫颈癌家族史妇女(5.7%,均P〈0.05)。HIA-DRBl}14在有宫颈癌家族史和母亲有宫颈癌病史的妇女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5.4%和3.O%,明显低于无宫颈癌家族史妇女(8.4%,均P〈0.05)。结论新疆墨玉县妇女有宫颈癌家族史者HLA-DRBl等位基因的分布与南疆维吾尔族宫颈癌妇女的HLA-DRBl等位基因的分布有相同点也存在一定差异。HLA易感基因及保护基因的研究在维吾尔族宫颈癌高发区宫颈癌高危人群及易感人群的检测中起一定的作用。

其他文献
2010年,卫生部等五部委颁布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并在其中明确指出新的卫生改革的总体目标之一是要“形成比较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促使公立医院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由此可见,公立医院监管已成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2007年,国家为了实现中部崛起计划,批准成立武汉城市
20世纪80年代末首次报道细菌整合子结构以来,已发现的整合子多达9类,同一类整合子又会由于其携带的耐药基因的种类、数量、在整合子结构中的位置的不同以及整合子3末端结构的
作者于2001年1月至2003年9月间使用倍氯米松软膏加本院制剂科配制的5%硫磺霜混合外用治疗婴儿湿疹33例,并与同期单独使用艾洛松霜治疗同病病人30例进行比较.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目的 观察急性白血病病人联合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发热时抗生素经验性治疗的疗效.方法以不同组合的抗生素对37例病人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头孢噻肟钠加阿米卡星组有效率70%(14/20例),头孢吡肟加阿米卡星组有效率75%(6/8例),单用伊米配能/西司他丁有效率88.9%(8/9例),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结论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感染抗生素经验性治疗应以抗革兰阴性菌属为主。
2000年2月至2004年1月,作者用中药“降酶饮”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持续不降的病人共9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目的观察非病毒载体介导1型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核苷激酶(HSVl-tk)/羟甲基无环鸟苷(GCV)基因治疗系统,经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对大鼠诱发性卵巢癌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GE7-polylysine/pCMV-HSVl-tk/polylysine-HA20四元复合物,取二甲基苯蒽(DMBA)诱发的大鼠卵巢肿瘤模型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经卵巢供血动脉注入四元复合物8“
作者自1998年7月至2003年10月采用一针注射分层浸润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857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目的比较单独应用右美托咪定及咪达唑仑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创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ICU行无创机械通气患者64例,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在大鼠恶性胶质瘤生长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硫氢化钠(NaHS)组、肿瘤组、肿瘤+NaHS组,每组10只。对照组脑内注射人工脑脊液1周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aHS组脑内注射人工脑脊液1周后,腹腔注射NaHS溶液;肿瘤组脑内注射c6细胞悬液1周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肿瘤+NaHS组脑内注射c6细胞1周后,腹腔注射NaHS。每组大鼠均正常
目的检测和分选胃癌细胞系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侧群(sP)细胞,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制备胃癌细胞株BGC-823悬液,经Hoeehst33342染色后,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分选出人胃癌sP和非SP(NSP)细胞,测定sP细胞亚群所占的比例。通过平板克隆实验检测sP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无血清培养检测sP细胞的增殖能力。以不同浓度的氟尿嘧啶(5-Fu)处理BGC.823细胞后,检测sP细胞的耐药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