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把馬英九關進“2185”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ma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國民黨黨主席之爭出現百年來第一次的白熱化多人競爭,目前檯面上,洪秀柱、吳敦義、郝龍斌三人在不同的民調中都曾拿下第一,而韓國瑜後來者也衝勁十足,一度擠進前三名,至於陪跑的詹啟賢、失去新聞版面的吊車尾潘維剛幾乎被邊緣化,圍繞著人頭黨員、黑道入黨、四個月新進黨員有無投票權等議題,幾乎殺得刀刀見骨,洪營、吳營、郝營哪一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專注於國民黨改革、未來發展方向論辯、來自基層的韓國瑜倒是鴨子划水,一步步接觸基層,進行理念動員,如果國民黨黨員願意期待真的改革,真正的基層扁平化的剛性政黨,韓國瑜也許一如柯文哲當選台北市長那樣,最終成為國民黨黨主席,帶領這個政黨大破大立,回歸土地。就在此時,馬前主席,馬前總統也沒有消停,看來人雖不在江湖,但江湖終究因他風波不斷。
  獨派:把馬英九關到死
  3月14日,台北地檢署偵辦前總統馬英九涉嫌洩密等案件宣佈偵結,當天的記者會上北檢發言人表示,檢方認定馬英九涉嫌洩密,將依《通保法》洩密罪、《個資法》等罪起訴,88頁的起訴書更是羅列了一籮筐的法條和罪名,強化出馬英九犯罪的事實,震驚海內外,遠在美國的CNN、華盛頓郵報等都拿出不少篇幅來報道。一向以清廉自詡的馬英九,雖然表示對自己的清白有信心,期待法院做出公平正義的判決,但這改變不了繼李登輝、陳水扁之後,馬成為第三個被起訴的卸任元首的事實。李登輝長達近20年的訴訟,最終免於被關,陳水扁的幾大貪腐弊案,已經有不少審結,也在土城監獄待了5年的時光,從2016年開始才有機會藉著生病的藉口出外到處“趴趴走”。馬是不是也要關進土城,恐怕全世界都在關注。
  此消息一出,最高興的就是獨派,之前因為陳水扁被關,獨派把貪腐的阿扁塑造成被馬英九迫害的悲情人物,台灣東、南、西、北社這些極獨人士早就揚言,馬英九一下台就把他抓起來關,而且指定關押在陳水扁的那間牢房:2185,關到死。民進黨2016重新奪回執政權以後,獨派就更加堅定了他們的主張終有一日會成功,果不其然,北檢給了他們一劑“興奮劑”,似乎讓綠營看到了馬英九老死獄中的下場,怎是一個“爽”字了得?
  而北檢的這個起訴,一切的起因源於2013年,當時特偵組偵辦法官弊案時,意外監聽到時任立法院長王金平與民進黨總召柯建銘涉嫌司法關說,當時擔任檢察總長的“司法鐵漢”黃世銘夜奔總統官邸報告偵查結果,馬英九得知此情況後,當時指示秘書叫黃世銘隔天再赴官邸報告,還與當時的行政院長江宜樺透露了部分案情,沒過幾天馬英九又叫黃世銘向江宜樺、羅智強報告整個事件,一起涉及五院院長的案件,最後因為馬英九同時擔任國民黨黨主席,直接開鍘王金平黨籍,最終變成了台灣政治史上的傑出一筆“九月馬王政爭”,也將國民黨徹底裂解成挺王派與挺馬派的對決,國民黨至此開始嚴重內傷,延續到2014、2016兩場大型選舉都遭遇雪崩式的潰敗。而馬王之外的第三者,民進黨總召柯建銘因為被指關說就怒告馬英九和黃世銘洩密等罪,黃世銘在2016年就已經依《訊保障及監察法》及洩密罪被判1年3月,得易科罰金45萬元定讞,免於坐牢。而涉及馬英九的部分,等到其520卸任後,北檢就快馬加鞭地進行偵結。
  長達88頁的起訴書,不僅在一開始就認定洩密等罪名,而且套用公務人員等法律適用在總統職權上,憲政職能竟然被普通的公務員法而約束,更荒誕的是這看似正式、嚇死人的起訴書竟然引用了一個不存的判決,瞬間讓檢察界顏面無存。就是真心想要給蔡政府、綠營示好,我們的北檢某些檢察官也不用如此莫須有的羅織證據吧,當司法成為一種只看上意的變色龍時,不要說把馬英九關到死,把臺灣法治關到死都是可能的。蔡政府莫名其妙的司改鬥爭恐怕在此之後只會愈演愈烈,陳師孟準監察委員要去鬥爭司法的心思估計將會在綠營當權者之中瀰漫開來,民主到了這般地步,又有何公正可言,只能說,馬英九,看看老天救不救你了。對於馬英九這個固執的“法匠”來說,你要說他無能、懦弱,不會執政是事實,要說他知法犯法,幾乎就是要了他的老命,最重視的清白被如此玩弄,估計他也要寢食難安了。
  馬英九處理干渉司法關說重大醜聞,此事涉及五院院長、部會首長的政治責任,作為元首他是執行憲法職權,今天涉及司法關說的人沒事,處理司法關說醜聞的人卻被起訴,公道又何在?柯建銘說:“這是我等待很久的時刻,這是台灣憲政重生的時刻”,也感嘆“遲來的正義還是正義,希望台灣憲政能夠重生,能藉此揮別舊時代,迎接新時代的來臨”,還向馬英九呼籲“應俯首認罪、要了解什麼是大是大非,面對這樣事情要有大智大勇,俯首認罪,才有歷史地位,得到人民掌聲”。聽在民眾耳中何其諷刺,老柯關說能力,全台皆知,何必在北檢起訴後出來自己做出這種“下作”的政治秀,只能讓人嘔心不止。
  劇情就這樣神奇的開始打臉,3月28日,柯建銘自訴馬英九的教唆洩密、加重誹謗罪,被台北地院審理後判決馬英九無罪,全案可上訴。老柯又立即回應了一句“大悲無淚、大嘆無聲”,一次次的作秀,反而幫馬英九贏了不少同情,不知關於馬英九另被台北地檢署依洩密、違反通保法、違反個資法3罪起訴案,等台北地院4月14日首度開庭審理時,老柯又要來幾個“大”字成語?
  司法資源如此寶貴,被這些無聊政客日日玩弄至此,何來精力打貪揭弊?如此下去,民進黨指揮檢調,之後又陷入藍綠對決的撕裂態勢,現在經濟也不用搞了,天天鬥爭軍公教年改,用黨產會清算國民黨和藍軍,用一例一休打臉勞團,用共諜學生對抗老共,用婚姻平權鬥爭異議者,蔡英文2016選舉時曾說要來團結台灣,現在終於印證了蔡英文最大的“髮夾彎”,就是裂解台灣,如此下去,如果台灣人都是冷漠,那麼只能恭喜一聲,過去我們走過白色恐怖,接下來的10年我們將迎來綠色恐怖,把馬英九關到死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因為台灣人遲早被關死在這個“愛台灣”的鬼島之上。
其他文献
由文化局主辦的第二十八屆澳門藝術節將以“異托邦”為題,透過文字、故事、影像、音樂、意象,打造出一個獨立於現實的藝術空間,讓藝術無限伸展,為觀眾帶來二十五套精彩演出及展覽,連同各種形式的延伸活動超過一百場次,在澳門掀起一股藝術風暴。  藝術節的開幕節目為《樂舞之夜》,由國際知名的美國比爾·提·瓊斯現代舞團呈獻著名實驗作品《故事/》,舞者將與舒伯特的弦樂四重奏《死神與少女》交纏,舞動出千變萬化的舞蹈,
期刊
—未命名遊記  ——林格作品  “未命名遊記——林格作品”展出本土藝術家林格的三十張插圖作品,主要以澳門一些即將或已經拆遷的背景為主題,如關閘拱門、東方拱門、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黃營均圖書館、慕拉士大馬路澳門發電廠等,透過插畫的方式向觀眾呈現被遺忘的城市風景,記錄城市的變遷,並讓觀眾在欣賞作品的同時勾起大家內心的種種回憶。  日期:至5月14日
期刊
新春佳節,農曆新年的2月總是令人歡喜,澳門在黃金假期中迎來了大批遊客,與全城市民共度了熱熱鬧鬧的新春佳節,金龍出巡、舞龍舞獅、花車巡遊等多個傳統節目更是讓市民和遊客大飽眼福。熱鬧過後必然回歸平靜,節日過後的政府部門依舊忙碌,在這新年新氣象中,對不少項目都做出了新的規劃,包括爭議已久的荔枝碗船廠的清拆與保育、大三巴地區恒日禁止旅遊大巴上客、突發的兩次禽流感事件、為了環保而資助汰換車輛、六名黑警案件終
期刊
今天我們談文創,其實核心兩個關鍵要素就是文化與創新。文化通常被認為是傳統的東西,在新的潮流面前,很多人覺得有些陳舊、了無新意;而創意大多被理解為純粹的新意與創作、創新,當創意真正依託於文化時,文化創意也就應運而生了,這其實也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文創內在的民族性。  文創背後的自我民族認同  遍觀兩岸四地,台灣的文化創意事業確實走在了前列,在華人社會中堪稱典範,好的作品層出不窮。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
期刊
由體育局與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合辦的 “2017澳門婦女體育嘉年華”活動,康體競技活動於3月19日上午於塔石體育館圓滿結束,整項活動吸引六千多人次參與。  活動按參加者的年齡分成兩個組別:A組(18歲至40歲)、B組(41歲至60歲),分別進行兩回合康體競技比賽,計算總得分定出優勝者。主辦單位亦邀請了來自北京、關島、珠海橫琴、香港、印尼、菲律賓、上海、新加坡、中華臺北及泰國的婦女團體組隊參與活動,場面
期刊
電子病歷涉及的資料範圍衆多,坊間質疑該計劃易外泄個人隱私,2016年7月,香港就曾出現管理系統懷疑被駭客入侵事件,帶來負面影響,引起各界擔憂,此情此景下,個人私隱與資訊互通應如何平衡?  朱文立介紹到,如今在各個醫院、醫療機構的電子診療系統中,自家的醫生都未必能看到病人全面的病歷,例如鏡湖醫院,普通外科衹能在授權後看到病人在大外科中的診療記錄,而內科或其他科室的記錄,同樣是看不到的,除非得到醫生的
期刊
旅遊局在2014年首度推出“星級旅遊服務認可計劃”,確立服務質素標準,鼓勵及支持業界提升服務質素,並表揚提供卓越服務及推行優良服務管理的旅遊業界商戶,使旅客享受到更好的服務。2016年度除了餐飲業組別外,更把計劃延伸至旅行社行業,達標的共有42 家餐飲商戶和28 家旅行社獲頒發“星級服務商戶獎”。  根據餐飲業牌照類別,設立了“豪華餐廳”、“一級餐廳”、“二級餐廳”和“飲食及飲料場所”四個組別,在
期刊
近年來,大家都很熱衷談及文化、文化創意、文創產業這幾個詞彙,很多時候又將它們雜糅在一起,令到一般的消費者與民眾有些霧裡看花的感覺,其實文化與後面兩個詞之間應在不同語境中討論,談論大概念的文化,其外延並不是文創或者文化產業,應是結構層次豐富的概念,包含文化,再往下是道德、美術、歷史,再延續就是具體表現形式。所以我們可以將三者的討論放在同一個語境,既從經濟領域去分析,文化是資源,文化創意是提升資源附加
期刊
我們身處在這個知識經濟時代,伴隨著網絡無國界的巨大影響力與傳播力,各國都在現有的資源基礎上,不斷深度挖掘,推出新的產品來製造新的經濟效益與社會價值,文創就是新世紀這一股浪潮中最典型的例證。  今天我們在兩岸四地大多認可台灣文創先行者且成功者的地位,其實早在台灣的成功之前,他們也更多地關注到了英國文創的成功經驗。英國的文化創意產業由英國前首相布萊爾任內在1997年設立的“創意產業籌備小組”大力推動,
期刊
由體育局主辦,中國澳門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文娛暨體育總會、澳門特殊奧運會及澳門聾人體育會協辦的“2017全澳殘疾人士運動日”將於4月23日(星期日)上午9時至1時及下午2時30分至5時30分在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運動場—室內館及乒乓球室舉行。  為了提供更多機會予本澳殘疾人士參加體育活動,協助他們發掘自身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是次運動日上午設有乒乓球比賽,而下午設有9項康體活動及體測體驗攤位,讓殘疾人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