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骨增收·点石成金·麦草变宝

来源 :百姓创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被人视为废品废物的东西,如今在山东潍坊市峡山区太保庄镇却成了增收致富的宝贝疙瘩。
  
  ★猪牛骨熬胶能增收★
  2O00年以来,太保镇的屠宰业大发展,许多农民靠牲畜屠宰增收致富,而大量的猪骨牛骨却没有得到开发利用,白白扔掉,十分可惜。对此,镇里的领导多方考察,提供市场信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当地的能人办起3家骨胶厂。这一下废骨头变成了“香饽饽”,价格一个劲儿地往上涨。当地300多位农民收骨头、煮骨头、卖骨头、运骨头、贩骨头,人均年收入少说也有2万元以上。
  
  ★“向石头要效益”梦成真★
  位于该镇东南部的黑埠头村,刮开地皮就是石头。满山遍野的石头一度成为影响土地增产增效的包袱。祖祖辈辈的人们做梦都在想:要是真能“点”石成金就好了,现如今梦想成真了。5年前,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同志带领村民叫响了“向石头要效益”的口号。他们巧做石头文章,把大石头加工成建筑石、路沿石、奠基石出售;把废石渣粉碎加工成瓜子石、核桃石等。产品投放市场后,很快就成为公路部门和建筑行业争相购买的畅销货。一块石头变出两份钱,黑埠头村的人们鼓起了腰包。该村靠石头开路,一跃成为全镇最富裕的村庄之一。
  
  ★麦草造纸变废成宝★
  太保庄镇是一个农业大镇。过去,每当麦收过后,田间地头、大街小巷麦草一堆一岭,既污染环境,又易引发火灾事故。3年前,镇领导与龙口、寿光等地的造纸厂联系,专门为他们提供原料。立时,全镇冒出了两家麦草收购厂,他们把收来的麦草利用机械打好后出售给造纸企业,有多少销多少。很快,当地1000多人搞起废麦草运销,废麦草变成了抢手货,人均年收入不低于2万元。现在从事麦草生意的人越来越多,经济收入也一年比一年高。
其他文献
在人们的常识中,只有牲畜才吃草,但在南京,有个下岗汉竟然执着地要把青草卖给城里人吃,并在短短的几年间,他居然赚了2000万元!这简直不可思议!    ☆异想天开,他要把草卖给人吃  今年43岁的谢秦是广东省湛江市人。2000年3月,他下岗后来到南京打工。几经周折,他应聘进了一家生物制品厂,推销一种叫“华蟾素”的营养药品。由于他没有推销经验,虽然他每天一家家医院地去跑业务,但收效甚微,常常连底薪也拿
期刊
产品概述  本产品的管体与外接丝之间的连接只需要用手就可以拧紧,无需其他工具。用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己安装使用。实现了用壁厚较小的不锈钢管替代了传统的镀锌管。    产品特点  1.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2.管体连接牢固,密封性能良好。  3.管件可以连续使用,同时用户可以根据水压大小,任意向内增加管子的厚度。  4.可以重复使用,节能能源。可以节省65%的材料。  5.可以和不锈钢、铜、铁、塑
期刊
四川省广元市的朝天区素有“核桃之乡”的美誉,这里家家户户都有核桃树。前几年,由于价格过低,有的农民砍掉核桃树栽上了其它的果树。一次,村民杨加忠给上海一家核桃仁加工企业交售核桃时,得知核桃仁加工成琥珀桃仁或者其他的油脂,收入要多几倍。何不尝试去做呢?  于是,杨加忠向专业师傅学习技术,经过多次试验,终于生产出大量产品,卖出了高价。加工后剩余的碎粒,他则卖给其它加工户,农民自强就利用这些碎粒作原料榨核
期刊
家具面料指的是专门在家具上使用的软性装饰表面用料,选择不同的家具面料,整个居室的面貌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软装饰”在家装业的流行,家具面料在面料市场上的行情日益看好。其中,户外家具专用布料表现尤为突出,呈现出较强的市场潜力。据介绍,户外家具是专门用于摆放在庭院。露台上的家具,因此,户外家具所用的面料需具备防水、防虫、防晒、防菌等特点,这无疑对面料的制作工艺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期刊
产品概述  该产品分为筒状加热器和加热卷杆两部分,使用时,先对卷杆进行加热,再利用卷杆烫发,从而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发型。    产品特点  1.无线烫发,避免烫发器直接跟电源相连,使烫发者在烫发时可以自行走动。  2.卷杆的温度可自行调节。  3.安全、便利、省时。    市场分析  目前,市场中各种美发店的烫发设备绝大部分都是直接与电源相连,而烫发者必须坐在原地不动并坚持2~4小时,给消费者带来了
期刊
为还结婚欠债。借钱买来种鸽。经过辛苦推广,终于带动周边农户“抱团出击”——    12年前,在南京人餐桌上还鲜见乳鸽的时候,八卦洲的农村小伙徐颖,为了还结婚欠下的债,借钱专程赴外地买下10对种鸽。如今,他已经成为拥有l21亩厂房,1万多只鸽子,远近闻名的“鸽子大王”。他喂出的鸽子个个肉质鲜美,价格超过了市场上的均价,饭店和批发商追着他预定,一年的利润在四五十万左右。  近日,记者来到八卦洲的“大同
期刊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的一名中医昊桂权,凭他的为人和医术,到2000年曾经做到了中医院院长的职位。按说继续干他的中医,前途一定很不错,谁知几年后,他却摇身变成了一家鸵鸟养殖场的场长。中医和养鸵鸟本来八杆子打不着,他却在这两个行业当中找到了一个利益结合点,并且每年能从鸵鸟身上赚到300多万元。    ※敢于尝试,用中医医术治好鸵鸟  云南地处高原,气候干燥,适合非洲鸵鸟的生长。2000年,云南省大规模的
期刊
用文化内涵给大桃增值,用创新思维给自己增值——    ◎农村大学生返乡开创新路子◎  1981年,曹艳春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郊区。2001年,他考上了北京农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5年初,当京城成千上万的应届毕业生匆忙奔波于大小人才市场时,他也在四处寻找着自己的“饭碗”。屡次碰壁之后,他想过回内蒙老家去,可他没勇气面对那里的父母和乡亲;他想过“降级”留在北京城干个业务员、服务生之类的工作,可胸怀
期刊
一次,笔者因无事可做,便去市里最繁华的商业区闲逛。走着走着,一家名为兴旺的商店,吸引了笔者的眼球。  这家商店门口的货物架上散乱地堆着很多小商品,有洗涤用品、针织品、幼儿图书、厨房用具等等。笔者见到凡路过的妇女都免不了走上去瞧瞧,接着便寻宝似地翻来翻去,各自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商品。笔者看到不少翻小商品的人,一般都不会空手离去。于是,出于好奇心,笔者对忙着收钱的女老板说:“如果你能花点心思把这些商品有
期刊
“欲取之,先予之。”经商也一样——要想从顾客口袋中掏钱,就先要给顾客一些实惠。  河南有个开小饭店的王师傅,在做生意时就尝到了“赔钱生意”的甜头。王师傅的饭店经营的是烙饼、面食和各式小菜。王师傅给店里定了一条规矩:凡是到他饭店来就餐的顾客烙饼免费,啤酒一律按进价出售,而小菜则要收费。原来,上门吃饭的顾客要烙饼,而烙饼的特点就是要卷菜吃。王师傅准备的小菜有20多种,顾客品尝了这种还想品尝那种,这样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