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歌鉴赏试题解法初探

来源 :新校园·阅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与鉴赏古典诗歌一样,现代诗歌题目设计也不外乎语言锤炼、写作手法、主题、意象、意境等几个方面。诗歌鉴赏解题固然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可循,但归根到底还要依靠多诵读,多赏鉴、多练习方可提升对诗歌语言的感觉。
  关键词:诗意审美化态度审美教育
  
  新《考纲》对初中语文鉴赏的要求: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诗歌鉴赏是比较热门的考题,而现代诗歌的鉴赏更受人们的关注。那么,如何来解答诗歌鉴赏题呢?从中招命题实际来看,现代诗歌的测试多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在具体应试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一些解题技法。
  一、学习表达技巧,抓住鉴赏关键
  诗贵含蓄。当诗人描绘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言在此意在彼,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如果我们在应试时能借助这一作诗技巧,抓住这些关键性的诗句,那么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把握全诗的主旨,从而顺利解答关于主旨一类的考题。例如鉴赏余光中的《乡愁四韵》,抓住写作方法和意象是本诗鉴赏的关键,首节“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以呼告手法开篇,反复咏唱,“长江水”的意象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它是自然滋润万物的汩汩清泉,它是母亲哺育儿女的甜美乳汁,它是祖国抚慰游子的绵长柔情。诗人漂泊天涯的深情呼唤有如穿越沙漠、久旱干渴的旅人对于绿州和清泉的渴盼,焦灼而痛楚,执着而痴迷!第二节的“海棠红”和第四节的“腊梅香”两个意象极富古典韵味,很容易引发人们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相似联想,也含蓄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留恋和热爱。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人在旅途,魂归故里。哪怕天涯海角,啊怕苍海桑田,文化的血脉永远亘古如斯,一脉相连。第三节的“雪花白”则摹色绘心,以雪花的晶莹剔透、洁白无暇隐喻游子对祖国母亲的赤子之心和挚爱之情。
  二、推敲词语搭配,注意表达语境
  与古典诗歌一样,现代诗歌也十分讲究语言的锤炼。有一类考题是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的。做这类题,一要看词语的搭配,二要看表现方法的需要,三要看是否合乎句意,符合诗境。《乡愁四韵》中,作者不说“一张红海棠”、“一片白雪花”、“一朵香腊梅”,而偏说“一张海棠红”、“一片雪花白”、“一朵腊梅香”,显然,按照生活逻辑和表达习惯,“红”不能用量词“张”来修饰,“白”不能用量词“片”来限定,“香”不能用量词“朵”来衡量。但是,诗人的匠心在于:用“一张红海棠”来强调“红”,以突出“红”的鲜艳灿烂,而这“红”又与后文的“血”自然相连;用“一朵雪花白”来强调“白”,白得晶莹剔透,纤尘不染,而这“白”字又与后面的“信”紧密相连;用“一朵腊梅香”来强调“香”,以突出腊梅的清香四溢,沁人心脾,而这“香”字又与下文的“母亲”相连接。相反,如果说“给我一张红海棠”,“给我一片白雪花”,“给我一朵香腊梅”,后面随文就势的自然联想就无法展开。因此,从这反常离奇的搭配中我们是可以体会到诗人的诗心智慧的。
  三、细读题干,综合思考
  关于思想内容与写作手法的考题,往往采用以偏概全的方法来设置迷惑项,干扰考生。解答时,应把原诗、注释及题干中提供的条件综合起来考虑,才能解答。例如对叶挺的《囚歌》作鉴赏时,有题目是这样设计的:比喻使说理浅显易懂,使语言更加形象、凝练。请找出下面比喻句的喻体,并说说它们各比喻什么?⑴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⑵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时就要明白,比喻句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本题喻体有:地下的烈火、活棺材、魔鬼、宫殿。
  四、找出矛盾之处,把握意象真伪。
  现代诗歌考查,往往侧重于诗歌的主题、意象、意境等方面。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往往会采用肯定或否定的矛盾方法来干扰考生。因此,应试时宜先找出矛盾之项,再紧扣题目和主旨,把握诗歌的形象特点辨出真伪。例如对《再别康桥》中意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虹与梦,奇异的意象,写出了潭水的静美,表达了诗人对拜伦的仰慕与追怀。这里融情入景,营造出难以言传的优美意境。
  B.第③节紧承上节诗意,对“梦”加以引申,向诗意纵深处开掘。这里的“梦”,是对过去留学生活的真实写照,暗含了对逝去的康桥生活的无限留恋之情。
  C.第④节诗,诗人的思路急转,把读者从梦境拉回到现实,别情缕缕,离绪重重,现在哪有心思歌唱呢?诗情达到高潮。但这个高潮却以情绪的低落和基调的抑郁作为标志。惟其如此,才表达了诗人对母校的离情。
  D.从以上几节诗可以看出,诗人表达的是一种无限的伤感,虽然诗歌谈不上什么现实内容或时代精神,但各个时期的读者对它都有强烈的共鸣,认为它给人带来了巨大的审美享受。
  通过分析,我们找出了矛盾之项,得知D答案“无限的伤感”和原诗旨趣是不协和的,应为“表达的是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情别绪”。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诗歌鉴赏解题固然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可循,但归根到底还要依靠多诵读,多赏鉴、多练习方可提升对诗歌语言的感觉。离开了阅读,一味的追求方法和技巧那便是舍本求末了。
  
  参考书目:
  [1]诗歌表现手法鉴赏—— 《课外阅读》
  [2]诗歌鉴赏方法步骤——育星教育网
其他文献
摘要:数与计算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被摆在数学教学的重要位置。本文就“算法多样化”上做一些生对数学计算教学的兴趣;二是优化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数学教学;激发思维;算法多样    中把“算法多样化”这一激发学生思维的策略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同时也博得到了广大数学教师的认同。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后,我也谈谈我的认识与尝试。  一、我所理解的“算法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是针对“不同
期刊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对传统教育的一句概括总结。时移世易,在今天看来,韩愈的这句精辟之言已不足用矣。  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耳边总传来一些家长们的叹息:我们家的孩子都这么大了,还不定性,做事情三分钟热血;又或有家长烦恼:这孩子的脑子好使,可惜劲儿不往学习上使。其实,在高中教育工作中,类似的事例屡见不鲜。有些孩子,典型的“顺毛驴”,给点阳光,才会灿烂,给点雨水,才会
期刊
摘要: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抓住一些细节,力争真正去尊重和理解学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弯腰;师生成长    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全部真谛,就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真诚的爱和尊重。”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更应对生命保持一种心灵的悟,能够常低下头来,静观自己的心,弯下腰会让师生成长更精彩。  一、南风北风的故事  初一入学不久的一天下午,正值学校的卫生扫除日,作为班主任的我因
期刊
摘要: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在学生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的家庭教育具有诸多的困惑和问题,通过研究这些困惑和问题,从而找到更好的路径实现家校的紧密结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家庭;学校;联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可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
期刊
去年是我市课程改革实施年,我校作为课改的实验基地,我有幸地成为新课改的实践者。新课程强调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质疑问难,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但是,并非所有学生都喜欢质疑、敢于质疑且善于质疑。因此,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质疑能力就成为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点。针对这些问题,谈谈本人的切实感受。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质疑的兴趣  学起与思,思源与
期刊
口语交际在社会生活中历来就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要注重创设交际的情境,激发学生交
期刊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为了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各种问题,有时需要找学生谈话。我们知道不同的谈话方式结果是迥异的,选择好合适的谈话方式,对谈话结果有重要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的班主任在与学生交谈中要学会做一个平等的交流者,采取不同形式的方式和方法去科学地解决问题。  一、班主任要了解和掌握谈话的特点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需要经常沟通,即谈话。班主任作为一个平等的交流者如果在谈话中能采取适当的沟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阐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总结了职业学校英语课堂中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英语学习动机;师生交流;教学策略    职业学校的英语课堂的现状是教师在课堂上苦口婆心,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很多学生趴在位置上睡觉。英语教学效果很差,经过职业学校的英语教育,很多学生的英语水平没有提高,甚至对英语学习产生放弃。职业学校英语课堂迫切需要调动学生学习
期刊
听说能力是从事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能力,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听说能力的训练能带动教学的各个环节,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气质。本文要讨论的是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这些能力的培养以及有效途径。  一、听说能力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影响  一般人思考或谈论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往往习惯于把它与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联系在一起;而本文要讨论的听说读写能力却被认为是与语文、外语等学科的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期刊
现代教育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放在重要地位,课堂中声、光、色以及动画的运用深深的吸引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现代教育媒体可以灵活地运用和发挥教学技艺与教学方法,更快更好地去实现教学目标。  一、创设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丰富教学内容呈现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才会产生心向往之的情感,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如教学“角的认识”时,我在教学中运用多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