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效果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lwn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5月急诊科接收的胸痛患者共80例纳入组,以40例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作为观察组,以实施常规护理的40例胸痛患者归入对照组。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急救成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检查时间、抢救时间和接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诊胸痛患者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明显的提升急救成功率,缩短急救过程中所耗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诊胸痛患者;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急救成功率
  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胸痛患者在急诊科十分常见[1]。造成胸痛的原因较多,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气胸、食管破裂、心包炎等,根据原因不同,其病情程度也不一致,快速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致死性胸痛的病因是治疗的关键,也是急诊处理的难点和重点[2]。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为急救争取更多的时间,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本研究将选取我院接收的80例胸痛患者,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5月急诊科接收的胸痛患者共80例纳入组,以40例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作为观察组,以实施常规护理的40例胸痛患者归入对照组。患者性别: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患者年龄:对照组38岁-71岁,平均年龄(52.34±7.65)岁;观察组36岁-73岁,平均年龄(51.46±8.85)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所有纳入患者均符合急诊胸痛诊断标准。排除标准:配合度不佳者;传染病史。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协助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并配合医生做好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①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急诊护理水平、应变能力、急救配合度和护理专业能力。急诊科开展护理人员培训,并定期进行实践考核。②制定优化急诊流程,成立优化急诊护理团队,设置专门的急诊胸痛中心和急诊分区,急诊胸痛中心分诊台护理工作由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的护理人员担任,并对急诊胸痛中心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考核,加强其专业能力和素养。护理人员需要准确对胸痛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轻症患者按正常流程就诊,重症患者预约前置,并协助患者进行挂号,必要时开通绿色通道,先通知医生实施抢救,再补办手续,争取抢救时间。急诊分区设置多个区域,并使用醒目的颜色进行标注,分为红区、黄区和绿区。③确保绿色通道畅通,在进行急诊胸痛患者接诊时,医护人员保持通讯设备畅通,随时告知情况,护理人员应当第一时间准备好急救所需的器械和药品,检查设备是否能够正常使用。患者入院后,快速完善常规检查。④在急救过程中,与医生配合良好,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⑤优化检查流程,做好医护人员的协调配合,重症患者一切检查优先。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的急救成功率。
  比较两组检查时间、抢救时间和接诊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急救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急救成功率为92.50%(37/40),对照组急救成功率为72.50%(29/40),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X2=5.541,P=0.019,P<0.05,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检查时间、抢救时间和接诊时间比较
  观察组检查时间(12.24±2.36)min、抢救时间(22.12±2.50)min,接诊时间(9.67±1.16)min,对照组检查时间(18.21±2.41)min、抢救时间(33.48±3.62)min,接诊时间(18.82±2.25)min,t=11.193,P=0.001;t=16.331,P=0.014;t=22.860,P=0.014,观察组检查时间、抢救时间和接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诊科水平与医院的急救成功率密切相关,但在实际中,常因急诊科各区域设置不合理,急救通路不畅,急救制度规范性不够等对急救成功率产生影响,此外,部分急诊科的护理人员缺乏专业性,急救专业素质不高,应急能力不够等,也会影响到急救成功率[3]。基于此,开展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是当前首要之任务。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开展,包括急诊护理人员培训、设置急诊分诊、改善急诊环境等,同时建立急诊胸痛中心,由于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缺血、心源性休克等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气胸、急性主动脉夹层等非外伤性急性胸痛很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4]。因此,开展急诊胸痛中心则可以对非外伤性急性胸痛疾病进行紧急救治,同时无论什么原因的胸痛,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都可优先就诊与胸痛中心,并第一时间寻找病因,进行治疗[5]。而对于急诊护理人员培训则应当包括护理人员急诊知识培训、应急能力培训等,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使急护理人员能够牢记急诊护理流程,具有熟练的护理技术,在接收急诊胸痛患者时,能快速的反應、流畅的配合,从而缩短各阶段时间,尽最大努力为患者争取时间,真正做到时间就是生命,以此提高急救成功率,创造和谐医、护患环境[6]。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我院收治的急诊胸痛患者实施不同急诊护理模式,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价值。结果显示,两组急救成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检查时间、抢救时间和接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常规急诊流程中,患者入院后需要先咨询就诊流程,再挂号排队等,而由于急诊患者多,工作混乱,在患者对自身病情不明的情况下,很容易贻误抢救时机。即便对于重症患者,由于急诊人员配合度不够,绿色通道不通畅等也会对急救造成一定困难。而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中,各医护人员分工明确,区域划分清晰,医护人员配合默契等,从而使绿色通道真正发挥其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急诊胸痛患者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明显的提升急救成功率,缩短急救过程中所耗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华锋.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于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32):320,322.
  [2]林静雯.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005(009):59.
  [3]朱小燕.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探究[J].人人健康,2020,519(10):169.
  [4]沈佩霞.急诊胸痛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抢救效果以及预后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029(029):237-238.
  [5]吴娟.急诊胸痛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抢救效果以及预后[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8):121,139.
  [6]娄建坤,王雪梅,刘忠华,等.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4):272-27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就心理护理干预在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中的作用予以分析研究。方法: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患者资料,纳入符合标准的40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为目标展开实验,以护理措施差异性分为参照组、实验组,各20例,并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实施护理服务,对比其各自应用效果。结果:比较PSQL、HAMA评分,护理前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水平对比差异不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价值。方法:2019年5月-2021年4月本科接诊妊娠期糖尿病病患74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循证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血糖等指标。结果:针对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值,研究组干预后分别是(5.46±0.97)%、(6.45±1.03)mmol/L、(8.74±1.05)mmol/L,比对照组(6.23±0.94)%、(7.95±1.
期刊
摘要:扁桃体炎,中医称之为乳蛾,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急乳蛾起病急、进展快,多发于儿童及青年,在春秋两季气温变化时最易发病。本病的局部症状以剧烈咽痛为主,有时伴有吞咽困难,牵引耳部疼痛,重者还可出现急性肾小球肾炎、心肌炎等。全身症状为:高热,畏寒,头痛,食欲下降,乏力,全身不舒服,便秘,咽痛,喉核红肿胀大形如蚕蛾或表面呈黄白色脓点。小儿可因高热而引起抽搐,呕吐及昏睡,呼吸困难。3年来,笔者采
期刊
摘要:目的:深入研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配合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3-2021.3内收治的58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为对照组(29例,应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9例,加入手术室护理配合)。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采取手术室护理配合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后不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活检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 。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2月到2021年3月收治的60例經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活检术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给予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活检术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成果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规范化健康教育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研究在本院2021年2月至6月所接诊的患者中抽选8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取4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展开常规性护理,即对照组,余下40例则需要将规范化健康教育进行运用,即观察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结合对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状态、对病症的了解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档案管理,分析其控制效果,为今后职业病防范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参与本医院放射工作用房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档案管理活動的60名受检者,通过现场卫生学调查、放射防护监测、档案资料的核查,分析该项目的档案管理的控制效果。结果:60名受检者均接受健康体检,结果正常,未发现医师职业病和职业禁忌症。结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
期刊
摘要:目的本实验将对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使用细节护理,分析该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本实验的研究对象选自于我院再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之间所治疗的产后出血患产妇,选取人数共计80例。将所有患者进行划分为两个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各有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则采用细节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对比,观察组患者其护理满意度38(95.0%)要显著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管通路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4月到2021年4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6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自体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观察组30例,给予半永久性皮下隧道带涤纶套导管行血液透析。比较两种血管通路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CRP指标高于对照组,URR、Kt/V、ALB指标低于对照组,2组相比,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收治的14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70例,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成果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