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o1988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收治的14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70例,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成果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在让患者称心的同时还能有效的安抚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推行运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应用效果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病症,该病与冠心病、心肌梗死、水电解质失衡等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联,且该病发作快,病情在短时间内就会达到顶峰,若是救治不及时的话,死亡率就会飙升,有报告指出,3/4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同时合并有心律失常,这部分患者的死亡率高达35%[1-2]。本研究针对目前临床的现状,比较和分析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循证护理干预方式的运用成果,详细见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收治的14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共70例患者,男36例,女34例,年龄54~78岁,平均(62.41±3.23)岁;对照组共60例患者,男37例,女33例,年龄57~85岁,平均(65.52±3.66)岁。对两组患者一般材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病房巡视、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等;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成立循证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并在各科室内公开选拔专业护理能力强的护理人员作为小组成员,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循证方法、相关要点的培训,保障后续循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确定循证问题: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入院后对其病情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疑问进行充分讨论,并通过查阅百度学术、知网等网站上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相关的文献,从而确定好循证问题。循证应用:护理人员要实时的查看患者的生命体征各指标变动情况,并做好详细的记录,若是与任何异常发生,及时让医师过来查看;待患者清醒后,护理人员要多和患者交谈,患者若是想要倾诉自己长久以来的各种不快、抑郁等情绪的话,护理人员要做好倾听者的角色,让患者能畅所欲言,进而慢慢的拉近和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并用之前成功康复的例子来鼓励患者以乐观的心态来直面疾病和生活;在让患者服药前,给患者详细的说明各种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若是患者在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话,先暂停用药,并让患者不要惊慌,及时将这种情况报告给医师;在术后4h内禁止患者吃任何食物,之后先让患者吃糊状的流食(面条、米粥等),待患者正常排气后,在慢慢的让患者吃一些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并告訴患者要少食多餐,坚决不能碰任何生冷、辛辣的食物;患者若是长期卧床修养的话,全身的血液流动就会很慢,极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症状,护理人员可每天以揉捏搓等手法按摩患者的肢体,帮助患者放松躯干,进而优化全身的血液循环,若是患者身体有所好转之后,可陪伴患者适当的进行平地行走、站立等康复锻炼。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心理情绪评分: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均选自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两个表共包括40个条目,每个条目根据症状的出现情况分为4个等级。
  制定患者满意度表格,在患者治疗后进行填写,患者满意度表格中共设定20道问题以及对应选项,每道问题设定5分,总分100分。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主要从心衰、猝死、心源性休克三个个方面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心理情绪评分
  两组患者通过对应的护理之后,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评分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n=70),SAS(46.26±6.27),SDS(46.98±6.42);对照组(n=70),SAS(56.19±7.83),SDS(56.95±7.73);(t=12.658,P=0.015;t=14.893,P=0.012)经组间相比,显示观察组心理情绪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n=70),满意有65例,一般有3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n=70),满意有38例,一般有6例,不满意有26例,护理满意度为62.86%(X2=15.870,P=0.017),将组间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并发症发生概率
  观察组(n=70),心衰的有2例,猝死的有0例,心源性休克的有2例,总发生率占比5.71%;对照组(n=70),心衰的有6例,猝死的有3例,心源性休克的有5例,总发生率占比20.00%;(X2=6.782,P=0.014)经组间相比,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日益加剧,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了一种不断升高的态势,该病是临床上的一种危重病症,患者大都会有胸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病情严重者还会出现暂时性休克,若是没有及时就医诊治的话,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3]。
  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以细致的态度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估,并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后,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在循证护理之下,护理人员会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康复训练等多种方式让患者享受到全方位的贴心周到的护理服务,例如:通过心理护理,可及时的洞察患者的不良情绪波动,在让患者对自己尽情宣泄长久以来的身心压力之后,让患者平和自己的心态,与医护人员做好配合;通过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康复干预等,既能使得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得到提升,又能让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并适当的进行一些康复训练。
  总而言之,循证护理的应用,可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不断优化患者的康复进程,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方式,值得推行运用。
  参考文献
  [1]苏红梅,周云,曹静,等.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67(009):1106-1110.
  [2]赵文艺,胡中耀,任等等.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近期疗效[J].中国现代医生,2019,53(26):199—120.
  [3]苏红梅,周云,曹静,等.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68(009):1106—110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社区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PHQ-9、GAD-7评分。结果:研究组PHQ-9、GAD-7评分、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4.36%),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就心理护理干预在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中的作用予以分析研究。方法: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患者资料,纳入符合标准的40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为目标展开实验,以护理措施差异性分为参照组、实验组,各20例,并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实施护理服务,对比其各自应用效果。结果:比较PSQL、HAMA评分,护理前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水平对比差异不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价值。方法:2019年5月-2021年4月本科接诊妊娠期糖尿病病患74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循证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血糖等指标。结果:针对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值,研究组干预后分别是(5.46±0.97)%、(6.45±1.03)mmol/L、(8.74±1.05)mmol/L,比对照组(6.23±0.94)%、(7.95±1.
期刊
摘要:扁桃体炎,中医称之为乳蛾,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急乳蛾起病急、进展快,多发于儿童及青年,在春秋两季气温变化时最易发病。本病的局部症状以剧烈咽痛为主,有时伴有吞咽困难,牵引耳部疼痛,重者还可出现急性肾小球肾炎、心肌炎等。全身症状为:高热,畏寒,头痛,食欲下降,乏力,全身不舒服,便秘,咽痛,喉核红肿胀大形如蚕蛾或表面呈黄白色脓点。小儿可因高热而引起抽搐,呕吐及昏睡,呼吸困难。3年来,笔者采
期刊
摘要:目的:深入研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配合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3-2021.3内收治的58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为对照组(29例,应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9例,加入手术室护理配合)。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采取手术室护理配合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后不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活检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 。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2月到2021年3月收治的60例經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活检术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给予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活检术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成果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规范化健康教育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研究在本院2021年2月至6月所接诊的患者中抽选8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取4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展开常规性护理,即对照组,余下40例则需要将规范化健康教育进行运用,即观察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结合对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状态、对病症的了解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档案管理,分析其控制效果,为今后职业病防范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参与本医院放射工作用房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档案管理活動的60名受检者,通过现场卫生学调查、放射防护监测、档案资料的核查,分析该项目的档案管理的控制效果。结果:60名受检者均接受健康体检,结果正常,未发现医师职业病和职业禁忌症。结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
期刊
摘要:目的本实验将对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使用细节护理,分析该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本实验的研究对象选自于我院再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之间所治疗的产后出血患产妇,选取人数共计80例。将所有患者进行划分为两个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各有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则采用细节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对比,观察组患者其护理满意度38(95.0%)要显著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管通路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4月到2021年4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6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自体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观察组30例,给予半永久性皮下隧道带涤纶套导管行血液透析。比较两种血管通路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CRP指标高于对照组,URR、Kt/V、ALB指标低于对照组,2组相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