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中生物涉及的环境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w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的中国飞速发展,国家日益强大。但是发展的同时带来了环境的恶化,如何保证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学生物教育基本教材中涉及不少有关环境保护的教育,下面我就苏教版生物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谈谈自己的观点。
  学校环境教育又称正式环境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中的环境教育。教育的对象是各级在校学生,可分为大学、中学、小学和学前幼儿园学生。学校环境教育以服务于未来教育为目的,培养具有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道德的一代新公民,为环境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后备人才。我国的学校环境教育起步较晚。1979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教育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此后,各级各类学校的环境教育蓬勃兴起。在高等院校,主要是有计划地设置环境保护专业,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高层次的环境科技人才和师资。对于中小学,主要是普及环境科学知识。为此,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都在相应学科中增加了环境教育内容。学校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和研究学校环境教育的规律和特点。
  一
  环境教育具有全民性、终生性及整体性等特征,苏教版教材主要涉及以下一些环境教育。
  首先,教材专门在必修三第五章讲述人与环境这一个专题,因为该章不是知识的重点,所以教师经常会跳过此专题而忽略环境教育,青少年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对学生进行环境知识教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对“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解,培养解决和预防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对待环境的价值观与态度,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现代人应有的素质之一。要向学生介绍目前地球上的植被覆盖面正急剧减少,热带雨林在近40年已被毁坏了一半,照此速度,到2010年,地球上将不再有郁郁葱葱的森林;绿色植物能控制大气中氧气的浓度,调节气候,消除噪声,阻挡风沙,杀灭细菌等,对改善人类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远远低于20%的国土安全线等环境知识。为了讨论国家对于森林保护和发展的管理政策,学生可以扮演不同角色,如研究环境污染问题的专家、农业方面的专家、土地使用管理专家、农村发展专家等,分别从自己扮演角色的角度出发,考虑这一问题,提出支持或反对的意见,经过辩论,得出结论。这种模拟和游戏的形式,生动活泼,可让学生在辩论中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
  其次,谈到环境教育就不能不提温室效应,联系植物的光合作用、碳循环的具体途径等,可以让学生多这方面地了解这个问题。电影《后天》讲述了温室效应带来的新危害,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引发了新冰河纪的来临;滔天的大水,淹没了城市;气温以每秒十几度的速度急剧下降,人们被瞬间冰冻,自由女神、艾非尔铁塔、伦敦大本钟都被冻成冰柱。六千五百万年前的冰河世纪,让恐龙全面灭绝;如果新冰河世纪来临,人类将怎样度过呢?最近这几年,不管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可以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地球气候的异变:冰雹、水灾、热浪、龙卷风、泥石流、海啸,等等。这一切让人不禁要问,我们生活了千百年的地球究竟怎么了?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指出,温室效应是地球气候异变的元凶。气候变暖使得两极冰层融化、海水温度升高、海洋流向改变。世卫组织表示每年将有16万人因温室效应的外围影响而丧生,2020年死亡人数更会加倍。海平面上升导致2500万人远离家园,第三世界将因洪水、饥荒、干旱和农作物欠收而大举移民,欧洲老年人将死于热浪。气候的变化已成为限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全球所关注的话题。
  二
  如何缓解温室效应,已经成为全世界所有国家都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防止温室效应,不单是某个人或某个国家的责任,而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温室气体会在空中扩散,大气是没有国界的。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尽量节约能源,削减CO2的排放量。因为有很多地方靠烧煤发电,而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所以,提倡节约用电是减缓温室效应的一项有力措施。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尽量少开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
  2.努力开发新能源。为减少含碳燃料的使用量,就要开发新能源,用清洁的无污染的新型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如风能、太阳能、核能等。
  3.保护好森林和海洋,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和陆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因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从而释放出氧气。但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大大降低,由此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日趋升高。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森林和海洋,不乱砍滥伐森林,避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环境。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等行动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帮助减缓温室效应。
  4.有效地控制人口。人的生存必然要消耗大量的物质和能源,会加重环境的负担,把人口控制在一个合适的水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在享受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已经尝到了环境被破坏所带来的苦果,如何做到和环境和谐共处是当前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毕竟,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没有别的容身之所。
  结合这些热点的内容对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参与意识。教师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求知上进,要具备一定的环境专业知识和环境教育技能,同时要有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环境保护责任感,这样才能自觉地把环境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中,才能科学地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其他文献
摘 要: 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已经成为新课改提倡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应渗透于高中生物日常教学活动中。探索生物科学史,体验生命现象的历程,并将生物学原理适宜地运用到生活、生产实践中,是提高高中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以及情感态度、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生物科学素养 培养途径  新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四
倒立摆是一个非线性的、不稳定的系统。为了达到摆杆平衡的目的,可以用各种控制算法对倒立摆进行控制,因此倒立摆成为验证各种控制方法和控制理论教学的理想实验平台。两轮移动
目的 心脏虽已证实有多巴胺 D1 受体存在,但其作用不明确。有报道提示该受体可能与病理情况下心肌肥厚发生有关,尚待进一步证实。故本工作观察了多巴胺 D1 受体特异性激动剂 fe
小分子热激蛋白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胁迫蛋白,参与细胞内多种生理生化反应,并保护细胞使其在外界各种不良环境条件下(如高温、干旱、药物等)免于或降低受损.SHsps的表达调控
数据采集系统的任务就是采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并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字信号,然后送入计算机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处理,得出所需的数据,并将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显示或打
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非挥发性快闪存储器的集成密度越来越高,存储单元特征尺寸不断减小,因而传统的多晶硅浮栅快闪存储器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隧穿氧化层的减薄导致数据保存能力退化等。而基于分离电荷存储的非挥发性存储器,可以采用更薄的隧穿氧化层同时保持着良好的数据保留特性,由此可以带来更低的编程/擦除电压和更快的编程/擦除速度,是下一代快闪存储器最理想的解决方案之一。基于上述思想,本论文研究了金
摘 要: 高中生物教师要巧妙运用一些教学方法:灵活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教具,变抽象为直观;巧妙使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做“小老师”,等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高中生物是知识与趣味相结合的一门科学,既有严谨的知识体系,又具备很多科普知识,这就要求老师不能一味地以一种教学方法进行教课,这样容易
摘 要: 在新课程理念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是其中一个核心内容。在生物教学中,问题导学模式的出现恰恰满足了新课程的要求,因此这种教学模式目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颇受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学的可行性,接下来结合生物学科的教学实践,谈了实施问题导学的具体途径和方式,希望在问题导学模式的推动下促进生物学科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问题导学 实施条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实施,新课程理念已经被广大师生接受,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手段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久而久之,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无法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  1.良好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帮他学,不如教他学”。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主要是“教人发现真理”,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
摘 要: 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实践育人早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重要课题。针对高职院校自身具有的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等具体特征,以校企合作为载体,以实践育人学分化、课程化为基石,全面构建高职教育长效机制,对于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育人模式  2012年,教育部同其他部门颁布了针对高校思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