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语言支架,推动高阶思维发展——以三年级下册《我的植物朋友》习作教学为例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gmx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在习作教学中应以清晰的语言支架支持思维表达,以多样化的策略方法推动高阶思维发展。本文从创思维之场,搭思维之梯,循思维之法,升思维之品四个阶段,阐述了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其他文献
《卖炭翁》结尾处的一个“直”字,将劳动人民的悲惨、宫使的骄横、诗人的情感一线串起。追溯“直”字的字形,从读者、卖炭翁、宫使、作者等不同角度看,“直”字的内蕴不同,由此深刻理解诗歌主旨。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链接经典,营造氛围rn师:同学们,这是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的画面,它用演唱的方法重新演绎经典诗词,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师生一起观看《经典
期刊
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重要的学习内容.名著以其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助于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在名著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梳理作品的语用规律,理解作品的深层意蕴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运用“开放式默写”法,把抽象的识字教学融入到有趣的绘画、联想和创造之中,鼓励学生围绕中心词联想创造写字,充分鼓励了学生的相异思维,这种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基于儿童视角的创意识字法,有趣又有效,极大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一、“开放式默写”的提出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低年级每篇课文中需要认识和会写的字词很多。如果教师每堂课都采取简单的方式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心生厌倦。
“童慧语文”是以儿童为本,关注儿童的知能获得和价值体认,更瞩目于儿童天性智慧的充分开发。在语文教学中,围绕“有趣”“有情”“有理”三大基本理念,采择有意味的材料、有意义的话题和有意蕴的情境内容,以还原语境、比照联想、板块识记、拓展想象为主体交流方式,以导图支架、学单促学、串联反刍为过程方法支撑,激发儿童慧学、慧思、慧悟,建构起面向未来的具有生长性、生命性和生成性的语文课堂样貌。
2021年江苏省考生由江苏卷作文写作转向全国新高考卷作文写作,写作思路发生转变.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探讨新高考作文写作的突破,借助任务驱动型写作的方法,实现学生作文水平
摘要:语文教学要有魅力,不能离开生活这片沃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以生活为本,将语文和生活有效链接,以实现知识在生活中的实践意义。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中的“趣点”,对语文课进行有效的活动设计,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和深思生活的意义,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有效链接;语文;生活  随着知识和信息的迅速变化,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能认知、能做事、能共同
落实“语文要素”,教师要在统编教材中找准关键点,要善于在教材中挖掘丰富的教学价值。写作教学要依托文本,在文本阅读中发现与语文要素相关联的写作知识,并把这些静态的写作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写作能力,进而在写作实践中具体落实。
新近出版的《周一贯口述:“一以贯之”的语文教育生命观》属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为确保这本书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图书编辑部特邀柳斌先生担任总顾问,郭振有先生担任学术顾问,范海涛女士担任技术顾问。
习课堂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么有效?它的背后是什么呢?1.习课堂逼着老师“放弃经验”。一边对习课堂蠢蠢欲动,一边对从前恋恋不舍,丢不开之前的讲解提问,担心老师不讲学生不会,在新旧教学行为之间摇摆,旧的方式丢了,新的方式又没学会。我就曾经在这样的状态里迷茫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