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致病性大肠杆菌clpV2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来源 :畜牧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2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旨在研究六型分泌系统2(type Ⅵ secretion system 2,T6SS2)clpV2基因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TW-XM菌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Red同源重组构建clpV2基因缺失株,将clpV2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BR322中,成功构建回补株.对突变株的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突变株均能稳定遗传,且 clpV2基因的缺失不影响TW-XM菌株的生长速度以及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但会导致其运动能力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下降.综上表明,clpV2基因的缺失会影响TW-XM菌株的部分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clpV2基因的功能和APEC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旨在探究幼年牦牛皮肤毛囊的组织学结构和TGF-β2及HIF-1α对幼年牦牛皮肤毛囊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10头健康幼年牦牛,采集其颈部、背部、胸部、腹部、小腿部、腋下及阴囊皮肤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后,采用HE和Sacpic染色,对各部位皮肤组织中毛囊进行观察和计数,并筛选出多毛及少毛部位.利用q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对TGF-β2和HIF-1α在幼年牦牛多毛皮肤和少毛皮肤进行定位与定量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幼年牦牛皮肤的毛囊分布于真皮层,常与汗腺及皮脂腺伴行,毛髓质及内根鞘结构
NMB/NMBR通过调节A型流感病毒(IAV/H1N1/PR8)感染诱导的细胞因子表达而参与抗IAV的先天性免疫反应.为探究其发挥抗IAV/H1N1感染的信号通路,本文用PR8和WSN毒株分别感染MLE-12细胞和小鼠,用NF-κB抑制剂BAY11-7028单独或联合NMB处理MLE-12细胞,小鼠后腿肌内注射NMB和NMBRA,采用RT-PCR和qRT-PCR 分析 NMB、NMBR、IL-6、IFN-α和NVP 基因表达变化,采用 Western blot 分析 NMB、NMBR、P65/p-P65、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副猪嗜血杆菌主要针对保育仔猪的一种全身多发性的传染病,对猪场的危害极大.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上使用比较多的一类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症广及临床疗效好等优点,常用于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因此有必要了解副猪嗜血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从而更科学地指导临床用药和新药开发.本研究参考CLSI-VET和VETCAST中流行病学临界值的建立方法,汇总不同地区来源的菌株对14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药敏结果,建立β-内酰胺类药物的流行病学临界值.结果显示,头孢克洛、头孢吡肟、头孢
旨在研究大黄牡丹汤对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和大黄牡丹汤高、中、低3个剂量试验组(n= 16).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溶液复制急性胰腺炎模型,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均采用灌胃方式给予生理盐水;对照组皮下注射奥曲肽;高、中、低3个剂量试验组分别灌胃不同剂量大黄牡丹汤水煎液,1次·d-1,连续6 d.常规麻醉后脱颈椎处死,心脏取血,开腹剖取胰腺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对胰腺的病理学改变进行观察,采用IHC和Western blot法检
本研究利用广泛用于肠道感染机制研究的IPEC-J2细胞系探究poCRIP2在猪胃肠道炎症中的作用.在识别poCRIP2基因全长序列的基础上研究poCRIP2的有关特征,同时对其组织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并建立有效的poCRIP2三维结构模型以解释其功能,了解poCRIP2在细菌感染过程中的免疫作用及其与NF-κB通路的关系.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猪心获得poCRIP2的全长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5.0和NCBI Primer BLAST程序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对,采用保家基因
旨在研究回阳九针术对犬的术后苏醒质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效果.本研究将8只健康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并进行绝育手术,每组各4例.对照组按照正常手术程序进行麻醉并手术,针刺组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手术结束后苏醒前针刺回阳九针穴.收集两组的苏醒用时、循环和呼吸指标,体温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表示为“均数±标准差”,并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针刺组恢复吞咽反射和首次抬头用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犬首次抬头时HR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麻醉90 min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中Hηb 2
本试验旨在评价穿心莲内酯干混悬剂对大肠杆菌感染致肉鸡腹泻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选取12日龄健康试验鸡30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包括空白对照组、大肠杆菌ETECO101攻毒组、大肠杆菌攻毒加100和200 mg·L-1穿心莲内酯干混悬剂及60 mg·L-1粘菌素组.肉鸡15日龄通过腹腔注射0.2 mL含5×108 cfu·mL-1 ETECO101的生理盐水感染细菌,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0.2 mL生理盐水.细菌感染前3 d开始通过饮水给药,早、晚各给药1次,每次
本试验旨在从短管兔耳草(Lagotis brevituba Maxim)中分离纯化多糖,初步分析多糖的结构表征并研究其体外免疫调节活性.采用水提醇沉法从短管兔耳草中提取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短管兔耳草多糖(Lagotis brevituba Maxim polysaccharide,LMP).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HP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紫外光谱法(UV)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并以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murine bone marro
There is an immediate need to identify alternative sources of high-nutrient feedstocks for domestic livestock production and poultry, not only to support growing food demands but also to produce microalgae-source functional foods with multiple health bene
旨在通过对奶绵羊产奶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寻找和定位与奶绵羊产奶性状相关的遗传标记和功能基因.本研究以135只戴瑞奶绵羊为试验材料,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通过SAM TOOLS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使用PLINK v1.90进行质控,利用GEMMA v0.98.1的混合线性模型对质控结果进行奶绵羊产奶性状相关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有1个SNP与泌乳后90天日均产奶量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显著相关,8个SNPs达到潜在显著关联,相关的候选基因包括TRNAQ-CUG-2、LO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