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免疫相关的猪富含半胱氨酸肠蛋白2三维建模、分子特征及mRNA表达的组织分布

来源 :畜牧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jieh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广泛用于肠道感染机制研究的IPEC-J2细胞系探究poCRIP2在猪胃肠道炎症中的作用.在识别poCRIP2基因全长序列的基础上研究poCRIP2的有关特征,同时对其组织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并建立有效的poCRIP2三维结构模型以解释其功能,了解poCRIP2在细菌感染过程中的免疫作用及其与NF-κB通路的关系.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猪心获得poCRIP2的全长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5.0和NCBI Primer BLAST程序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对,采用保家基因β-肌动蛋白(β-actin)对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测试CRIP2基因在猪体内的组织分布;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oCRIP2的特性进行分析,构建poCRIP2蛋白模型;利用RO-BETTA 服务器,以高度同源的小鼠 LIM-homeodomain protein islet 1(Isl1)(PDB:4 JCJ)为模板,模拟 poCRIP2的三维结构;用PROCHECK和ProSA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应用Procheck对蛋白质折叠进行立体化学和拓扑分析,并应用ProSA对蛋白质折叠进行评价;使用PyMOL程序对建模结果进行评估,分析poCRIP2的保守结构域;设计肠道感染试验,分析poCRIP2在肠道免疫中的功能.结果表明,从猪心获得的poCRIP2 cDNA全长序列为1 118 bp,poCRIP2蛋白与人和小鼠的同源性分别为94.23%和93.75%,它还含有两个保守区(LIM-TLP和LIM-CRP).poCRIP2的组织表达模式分析表明,poCRIP2在所有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小肠、肺、胃、脾和肌肉等中表达较低.poCRIP2在革兰阴性菌作用下的表达水平比对照组高1~2倍,但NF-κB通路在同一作用下被激活,无抑制作用,poCRIP2可能不与NF-κB通路相互作用,而与其它通路共同作用于肠道免疫.本研究成功获得了猪CRIP2基因的全长序列,poCRIP2的组织表达模式表明,poCRIP2与人CRIP2相似,建立了可靠的三维结构模型,基于该模型推测poCRIP2中包含的功能主要由β折叠和α-螺旋结构实现,革兰阴性菌感染肠道后poCRIP2能被显著上调,poCRIP2应不依赖于NF-κB通路,在肠道免疫中起其他作用.
其他文献
本研究旨在获得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enzootic nasal tumor virus 2,ENTV-2)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分析.从福建某羊场的山羊鼻内肿瘤组织取样,针对ENTV-2设计引物,通过RT-PCR方法从肿瘤组织中分段扩增出6个特异性产物,测序后利用生物学软件DNAStar进行拼接,获得长度为7 443 bp全基因组序列,将其命名为ENTV-2-FJ.ENTV-2-FJ基因组结构与其他逆转录病毒类似,具有5\'-U5-gag-pro-pol-env-U3-3\'典型结构,包含4个开放
猪鼻支原体是猪场感染率极高的一种支原体,可引起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等症状.目前尚未建立标准的猪鼻支原体发病模型,也缺乏标准强毒株.本研究从某猪场发病猪的关节液中分离得到一株支原体,通过PCR检测、菌落形态观察、菌体形态电镜分析、菌株MLST分型等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确认其为猪鼻支原体.为评价菌株致病性,将该分离株接种1月龄自然分娩不吃初乳猪(SF-pCD猪),试验猪在感染后出现关节肿胀、跛行等临床症状,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出现部分死亡.剖检结果显示感染组出现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及关节炎,肺部组织病理
本研究拟评估仔猪接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减毒活疫苗对猪圆环病毒病疫苗、猪瘟疫苗免疫的干扰情况,并分析不同免疫方式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探究PRRSV减毒活疫苗与PCV2、CSF疫苗的联合免疫提供数据参考.本研究先以100头仔猪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C、D 4组.其中A组仔猪免疫PRRSV减毒活疫苗7 d后免疫PCV2疫苗;B组仔猪同期分点注射PRRSV减毒活疫苗和PCV2疫苗;C组仔猪仅免疫PCV2疫苗;D组仔猪仅免疫PRRSV减毒活疫苗.另外再筛选100头仔猪,随机分为E、F、G、H 4组
旨在克隆犏牛和牦牛姐妹染色单体内聚建立蛋白2(establishment of sister chromatid cohesion N-acetyl-transferase 2,ESCO2)基因,并分析其在不同发育阶段睾丸中的表达与定位,为进一步解析ESCO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健康雄性犏牛及牦牛为试验动物,根据年龄分为胎牛组(5~6月龄)、幼年组(1~2岁)和成年组(3~4岁),每组各3头.通过RT-PCR技术克隆犏牛和牦牛ESCO2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旨在科学选择和使用布鲁氏菌抗体检测方法,推动布病诊断试剂标准化.本研究用布病阳性血清标准品测定了国家/OIE布鲁氏菌病参考实验室开发的布鲁氏菌荧光偏振(FPA)抗体检测试剂盒、动物布鲁氏菌病竞争ELSIA(c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牛布鲁氏菌病间接ELISA(i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和改进的微量补体结合试验(mCFT)等4种方法的灵敏度.通过对已知阴、阳性血清样品的检测,比较了各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用临床样本进一步比较了各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吻合性.结果表明,4种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基本一致,当布
分析2013-2019年中国西北部分省区不同基因亚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原基因Erns的分子特征,了解其遗传演化规律.从甘肃、青海、宁夏规模化牛场送检的疑似牛病毒性腹泻发病牛150份EDTA抗凝血提取总RNA,利用RT-PCR扩增病毒基因组Ens-E1区,克隆测序后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遗传演化关系分析.利用牛肾细胞MDBK对检出的不同基因亚型BVDV进行分离,并鉴定其生物型.RT-PCR扩增结果表明,BVDV总体阳性率为37.33%,其中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BVDV阳性率分别为37
旨在探究幼年牦牛皮肤毛囊的组织学结构和TGF-β2及HIF-1α对幼年牦牛皮肤毛囊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10头健康幼年牦牛,采集其颈部、背部、胸部、腹部、小腿部、腋下及阴囊皮肤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后,采用HE和Sacpic染色,对各部位皮肤组织中毛囊进行观察和计数,并筛选出多毛及少毛部位.利用q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对TGF-β2和HIF-1α在幼年牦牛多毛皮肤和少毛皮肤进行定位与定量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幼年牦牛皮肤的毛囊分布于真皮层,常与汗腺及皮脂腺伴行,毛髓质及内根鞘结构
NMB/NMBR通过调节A型流感病毒(IAV/H1N1/PR8)感染诱导的细胞因子表达而参与抗IAV的先天性免疫反应.为探究其发挥抗IAV/H1N1感染的信号通路,本文用PR8和WSN毒株分别感染MLE-12细胞和小鼠,用NF-κB抑制剂BAY11-7028单独或联合NMB处理MLE-12细胞,小鼠后腿肌内注射NMB和NMBRA,采用RT-PCR和qRT-PCR 分析 NMB、NMBR、IL-6、IFN-α和NVP 基因表达变化,采用 Western blot 分析 NMB、NMBR、P65/p-P65、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副猪嗜血杆菌主要针对保育仔猪的一种全身多发性的传染病,对猪场的危害极大.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上使用比较多的一类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症广及临床疗效好等优点,常用于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因此有必要了解副猪嗜血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从而更科学地指导临床用药和新药开发.本研究参考CLSI-VET和VETCAST中流行病学临界值的建立方法,汇总不同地区来源的菌株对14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药敏结果,建立β-内酰胺类药物的流行病学临界值.结果显示,头孢克洛、头孢吡肟、头孢
旨在研究大黄牡丹汤对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和大黄牡丹汤高、中、低3个剂量试验组(n= 16).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溶液复制急性胰腺炎模型,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均采用灌胃方式给予生理盐水;对照组皮下注射奥曲肽;高、中、低3个剂量试验组分别灌胃不同剂量大黄牡丹汤水煎液,1次·d-1,连续6 d.常规麻醉后脱颈椎处死,心脏取血,开腹剖取胰腺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对胰腺的病理学改变进行观察,采用IHC和Western blot法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