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知为觉 由觉到悟

来源 :健身气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y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5月29日至6月4日,我有幸参加了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主办的“2021年全国健身气功涉外培训讲师(线上)培训班”。学习崔永胜老师讲授的《层次教学的构想与思路》后,我的体会是,落实好层次教学必将使健身气功推广产生质的飞跃。受此启发,本人想结合自己的练功体会,谈谈健身气功学习过程的层次性。
  所谓“学习”,《礼记·月令》:“鹰乃学习”。学,效也;习,指小鸟反复学飞,频频起。因此,学就是效仿他人;习是反复地练习。现在很多人对“学习”的理解只有“学”的意思,而忽视了“习”。学习健身气功,学,方能知;习,才能觉;在知和觉的基础上才能悟,有了悟,反过来又会在更高层次上指导我们理解练功中的知和觉,“知——觉——悟”的学习过程,是层次渐进的。分述如下:
  知
  知,乃知道、知晓之意(张仲景《伤寒杂论》第48章)。练习健身气功,首先要知晓健身气功方面的知识。健身气功知识是人们对健身气功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大致包括:健身气功的基本概念、功法要领、健身气功的发展简史、气功的机理(传统理论及现代研究)、气功古典文献等。
  学习健身气功知识是练习健身气功的前提。通过学习,知晓健身气功特点、正确认识健身气功,坚定习练健身气功的信心;通过学习,了解健身气功的健身机理,为今后正确理解健身气功,奠定基层;通过学习,知晓健身气功的功法要领。
  学习健身气功知识的途径主要来自书本和老师两个方面。健身气功历史久远,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群众练功的需要,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专家陆续编创推出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太极养生杖、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十二段锦、马王堆导引术、大舞、明目功(青少版、成人版)和校园五禽戏(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等11套健身气功功法,编写了系列功法教材、科普读物、学术专著等40多本。这些书籍,继承和发扬了优秀传统养生文化,是推动健身气功持续发展的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是我们学习健身气功知识的重要内容。另外,截至2020年,我国已培养各级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约23万人,遴选培养的30名精英专家已成为境内外推广的领军人物,加之各地培养的业务骨干,全国已拥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素质高的健身气功骨干队伍,他们是传播健身气功知识的活教材。
  觉
  觉?,乃觉察、感触之意(张仲景《伤寒杂论》第48章)。健身气功三调操作过程的思维方式是以具象思维为主的思维,而具象思维就是一种感觉思维。也就是说,通向“三调合一”境界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放松状态下,意识内敛并专注于对身体感觉进行操作的过程。既然如此,觉从习中来,而不是学来的。练功者通过日积月累的练功,就会逐渐觉察、感触到身体的变化。
  觉大致包括下列三个方面:一是在练功中出现身体感触,主要是传统说法的“八触”,即:动、痒、轻、重、冷、暖、涩、滑(又有称为:大、小、轻、重、凉、热、痒、麻)。现代又有人称之为“觉”,故称“十觉”,即:热、凉、酸、痛、麻、胀、紧、刺、动、痒等。练功的感触,因人而异,不会一样,也不会同时有八或十种感触出现。二是由知识经过实践和训练转化而成的健身气功修炼技能,包括基本操作技能(调身、调息、调心及三调合一)和功法技能,也就是将前面学到的功法知识变成自己的技能,重点是觉察“松、静、自然”的感觉。三是随着功夫的提高,练功中还会出现诸如经络、气血、虚实等自我身心觉察。
  这里要强调的是,觉是在练功实践中产生的,是知行合一的过程。觉与知的最大区别在于,觉是练功者身体的反应,是必须通过练功实践才会出现的,它是将知识转化为自己技能的必经之路,所以,练功者必须勤于练功,如“小鸟反复学飞,频频起”!
  悟
  悟,意思是理解、明白。自己把道理或者是事情考虑清楚,想明白了,就是悟开了。常言道,站得高,看得远。悟就是达到了一种高度,眼前的一切,不用去想,不用分析,自然一目了然,因此,练功必须达到一定的层次,才会有所悟;悟是一种身心合一(更进一步达到天人合一)境界,只有达到的人才知道,如果没有达到,那么,到那种境界究竟明白了什么,就无法知道,也只有达到了的人,从别人的讲述中才能了解;悟是一种体验,可不是想当然,也不是读别人的文章理解到的。金刚经中就说悟是证的,讲是讲不到的。佛经讲的是那种境界,你如果把佛经当成那种境界,那从根本上就错了。其实就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修炼,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练习健身气功就是要达到“三调合一”境界。当然,你所达到的“三调合一”境界层次不同,悟也会不一样。正所谓:一层功夫一层理,一层不到一层迷。
  悟,是外境引动内心的体验,也是心由外转内的过程。佛教禅宗神秀曾言:“心者,万法之根本也。一切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万行具备。”?悟这种向内心求学问的认知方式,与健身气功内向性运用意识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悟的过程:先从“格物、致知”开始,然后是“诚意”,最后才是“正心”,正所谓“意诚而后心正”。《内经》所讲述的关于“悟”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由意达悟”的传统认识过程与境界。《大学》“意至心”,即是由意会至心悟。
  总之,“悟”是领会健身气功之妙的关键,而“知”是前提,“觉”是过程。
其他文献
2016年4月,我经推荐担任盐津县老干局老年大学教师,在盐津老县城大操坝办培训班。经过多番调研和了解,盐津地处山川峡谷地带,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发达,基础设施薄弱,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纵观盐津境内十个乡镇,乃至老县城、新区,均没有专门的健身场地和专业器材,健身人群稀少,仅限于健步走和跳广场舞。而且受季节场地影响,导致大多数人难以得到持续系统的锻炼,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从健身气功开始。  刚开班时,有九
期刊
我是一名健身气功爱好者,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人家称我是“老顽童”。因为我爱运动,又是关心下一代工作者,每天忙忙碌碌,身体结实,耳聪目明,看书读报,眼睛不花,四肢灵活,行走有劲,一年到头不感冒,而今过着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  我是穷苦人家出身,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在年幼时我母亲病逝,失去母爱,心灵受到创作,健康受到影响,身体逐渐消瘦,有次发高烧很厉害,危在旦夕,靠父亲求医寻药,好不容易把病治好,挽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治疗宫腔粘连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并回顾性分析2010-10至2014-06于我院经宫腔镜确诊的100例将患者,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应用IUD治疗。研究组50例,在此基础上按疗程口服戊酸雌二醇等雌激素药物建立人工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子宫内膜厚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8%,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周期后去除节
期刊
作为一个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心情格外激动。退休前四十余年的职业生涯,我经历、见证了党领导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取得的辉煌业绩;退休后的两年,我又在习练健身气功的过程中,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党的惠民政策恩泽大众,习近平总书记“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的治国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扎根开花。  我于2019年3月退休后,经朋友介绍,师从江苏省扬州市健身气功教练葛红
期刊
我叫吴明霞,今年57岁,是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的一名健身气功爱好者。在此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样因病结缘健身气功并获新生的。  一、因病体衰,调整思路专练功  2015年4月24日,我和打太极拳的功友们一起参加我县一年一度举办的大型杜鹃花节开幕式“一套功夫扇”表演活动,下午彩排后开始吃晚饭时,我突然感到自己脸、嘴难受异常,上嘴唇发木、发麻、变厚,像针刺一样不停的跳,明显向脸的一侧歪斜。我马上和带队领
期刊
在易筋经的青龙探爪势和卧虎扑食势、五禽戏的猿摘、八段锦的攒拳怒目增气力、大舞的震体势、十二段锦的冥心握固和鼓漱吞津中都用到了握固,为什么都用这一手型呢?  “握固”一词,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是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原文是“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含德深厚的人,好像初生的婴儿。毒虫不蛰他,猛兽不伤他,恶鸟不抓他
期刊
我是一名护士,俗称“白衣天使”。在临床护理工作三十年,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也护理过很多不同疾病的患者,见过很多家庭的悲、欢、离、合。  我是一个爱做梦的女人,多么希望自己是一位真正的天使!那样,只要我的手触摸到的地方,就能够手到病除。然而,护理工作是琐碎的,护士的力量是有限的。不论我们多么地努力,我们在和死神赛跑的过程中,常常会力不从心。每当我们在极力挽回患者的生命过程中,我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双
期刊
腰者,肾之府。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因为古人认为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这与现代医学中对肾脏生理功能和特点的认知不谋而合。  一、肾的生理功能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水,主纳气。  1.肾主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肾气由肾精所化,也是一身之气分布到肾的部分。由于肾精的主体成分是先天之精,肾气也主要属先天之气,与元气的概念大
期刊
几年来,在学练健身气功的历程中,我紧紧抓住每一次健身气功培训、比赛、展演等机会,谈体会、说感受,写报道,搞宣传。为健身气功鼓与呼,成为我对健身气功的一种情结,一种寄托,一种愉悦。  健身气功习练人群中,大多是中老年人,而且大部分是退休的下岗的,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功法习练钻研的多,宣传报道形成理论的少。鉴于此种情况,我从习练起,努力发挥自身机关干部搞文字的优势,边习练边琢磨,从切身感受出发,把习练过
期刊
2020年6月,我从北京体育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入职当地的一所高职院校,角色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名教师。初入职场的我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工作充满了好奇也充满了激情,学校为教师和学生们创造了优异的教学环境,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为学生们教授健身气功课程,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与学生们一起探讨健身、养生的小知识,课余时间还会带领学校的教师们在活动室一起练习健身气功,每天上班的日子过的充实且开心。  某天课间,我接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