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NQING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是短暂的,“寄蜉蝣于天地”;自我是渺小的,“渺沧海之一粟”。怎樣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怎样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也许《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会给我们一些启示。作者李筱懿在书中用她那女性特有的流畅而理性的文笔书写了民国时期26个女神级女人的充满悲欢离合的故事。作者多维度地向读者展示了民国奇女子的幸与不幸,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作者剥去这26位女子的层层光环,不仅写她们风光的一面,更写她们风光背后的辛酸与沧桑。让人边读边思考什么是“爱”,什么是“痛”,什么是“成全”,什么是“放下”……
  书中最令我感慨的,是张幼仪。她是诗人徐志摩的发妻,她出身名门,家世显赫,但婚姻不幸,命运多舛。她被丈夫抛弃,心爱的儿子又意外夭折。但她没有就此沉沦,伤痛让她清醒,不能把命运拴在男人身上,任何事情,只能靠自己。离婚后,她进入德国裴斯塔洛齐教育学院读书,在金融业屡创佳绩,股票市场出手不凡,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甚至,她创立的云裳时装公司还成为上海最高端、生意最兴隆的时尚汇集地,连那个抛弃她的大诗人都忍不住赞叹:“一个有志气、有胆量的女子。”人生为她关上了婚姻的大门,却为她打开了事业的窗口。她的一生简直就是一部励志大剧,她能在男权的世界里,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也让我们能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汲取养分,丰富阅历,更好地去经营自己的人生。
  书中《林徽因:女神行走人间路》一文告诉我们:“女神是轻松做得到的么?花在饱读诗书上的时间不比保持身材短,用在规划人生上的功夫不比梳妆打扮少,如此,方能塞进零号礼服,拾掇起一身仙气,甚至她生的孩子,都必须是漂亮而有教养的。每一个女神,都活得很努力 ”《唐瑛:珍爱自己的女子,才是一辈子的美人》一文告诉我们:“不顺遂比比皆是。忍受生活是过,享受也是过。任何情境下,心中泯然愁苦和怨毒,懂得从每一个细节呵护自己,纵然暂时被人生冷落,我依然是自己的珍宝。”《蝴蝶:只有成熟的稻谷,才懂得弯腰》一文告诉我们:“成熟的标志不是会说大道理,而是开始去理解身边的小事情,去体谅周遭的不得已。”《宋美龄:爱是欣赏,亦是改造》一文告诉我们:“一个女子,你一定要明白,你不是礼物,做你自己,清楚了解‘我’的爱憎和优势,不要盲目地迁就别人,最后被人家说没有个性,不喜欢。”……
  读完这些女子的传奇故事,我不禁问自己:“到底怎样的人生才算圆满?”女人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幸福的家庭?完美的爱情?或者优越的生活?辉煌的事业……不管追求什么,女人要想经营好自己的人生,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与辛劳,都要有耐得住繁华守得住寂寞的勇气。任何时候都需要淡定和清醒,这样才能拥有一份满意的人生答卷。聪明的女人追求的是不断挑战的自我,她们以睿智面对人生中所有的幸与不幸,不抛弃,不放弃,用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她们的生活可以质朴无华,但她们的人生丰富多彩,灵魂也充满了香气。
  26位行走人间的民国女神,用她们神奇的经历、轰动的爱情、迥异的婚姻、传奇的命运牵动着我的心。撩开历史的面纱,在氤氲书香里追忆她们的往昔,即使时隔百年,也仍然令我们淡然惆怅,颔首浅抿中为之动容。
  “5年后,你是什么档次的女人?”这句印在《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封皮上的一句话吸引着我把这本书一口气读完。读完之后,我在想,也许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封皮上的另一段吧:“有一类女子在淡然寂静中,成了自己期待的那个人。原来这些得到了一切的传奇,只不过是活得很努力的普通人。所有的爱和痛,都逃不出这26个女子的人生。愿她们的命运,成为你的良药。”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泰戈尔也说:“生如夏花般绚烂。”既然生命如此美好,那就让我们用我们的坚定、执着和对生活无限的热情,去点亮我们的生命,去精彩我们的人生,去丰富我们的灵魂吧!让我们的灵魂在漫漫人生路上散发出淡淡幽香!
其他文献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因此,语文课难上,语文教师难当。语文课上不好就会气氛沉闷、枯燥乏味、催人欲睡。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想要改变这种状况,使课堂活起来的,需要引入一些“活水”,我觉得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适时适量、恰到好处地运用幽默,使之机智灵活地化腐朽为神奇。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曾向九万多名学生进行了调查,从中得出一个结论:学生最喜欢
期刊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的诗句,一遍又一遍地叩击着我的心怀。似乎轻柔,却又是那样紧紧地攥着我的整个思想和整个回忆——真的,我要离开我的母校了。  我是初二才来到宏德学校的,作为一个插班生,初来乍到的我感觉无法融入到集体中,但经过开学一星期的军训,我对新班已没有了任何陌生感,同学们的热情和老师的关爱让我很快融入了这个新的大家庭。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在宏德
期刊
孙犁《亡人逸事》末尾的一处细节描写——临终之前,她还向我提起这一件小事,问道:“你那时为什么把布寄到我娘家去啊?”我说:“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  这处细节描写,真切传神,人物如现眼前。它将一对老夫妻间深厚的爱情十分“轻巧”地渲染出来,尤其是妻子临终时呈现出来的满足与幸福感,跃然纸上,散发着浓郁的动人气息。这就是细节描写的魅力。  如何指导学生在作
期刊
今天是9月初9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平日里奶奶照顾我十分辛苦,因此我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给奶奶准备一件礼物。“送什么呢?”我一直在想。眼看一天就要过去了,我心里焦急万分。  在我刷牙洗漱时,无意间看见卫生间角落里有个盆。我灵机一动,心想:“我不如就给给奶奶洗一次脚吧!”  我赶忙在盆里装上半盆温度适宜的洗脚水,还在旁边放了一张小板凳。准备工作就绪,我来到奶奶房间,拉着奶奶的手说:“奶奶,今天是重阳
期刊
放下,也许只需要一点点勇气。  与往常一样。外婆,妹妹,我。三个人围坐在桌前,开始共进晚餐。“我们边吃边看电视吧!”妹妹怯怯地望望外婆,再小心翼翼地瞥了我一眼,眼睛满是期待。气压瞬间降低。  “不行!多费眼睛,对消化也不好!”我坚定地说。  “你也别这么苛刻!就让她……”婆婆护着说。  “不行就是不行!”我也守护着姐姐的权威。瞬间,妹妹甩下饭碗,直冲楼上,头也不回。  “有本事就别下来!”我生气地
期刊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隨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杜甫老先生寥寥数语,道尽了春风化雨对于万物生长的影响。若是狂风骤雨,只怕雨后只能留下满目疮痍吧?这大概就是“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大自然如此,教育也是如此。无痕的教育就如同那春天的细雨,润物无声,却早已滋润学生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育过程中,儿童越是察觉不到教师的教育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好。我认
期刊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兴趣在學习过程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激情传达,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站在语文新课改旗帜下,语文教师应当怀着自己对于文学的虔诚和生活的热爱投入到语文教学之中,置身文本之中,亲身感悟,把我们思考的智慧和发现的喜悦以丰富的手段
期刊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十分注重作文教学,现就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興趣和写作能力说说自己的浅见。  一、指导阅读促进语言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写好作文,一定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也是积淀文学素养的关键。首先,在给学生日常授课和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白他们要去读的是什么,要有明确的方向感和指向性,目标要明确,还要明白怎么去读,怎么去理解。对于不同
期刊
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至今仍是我的理想,虽然受主客观各种条件的限制,我距离自己的理想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但是我却在一如既往地努力着。淡泊从容地继续我的路,承认自己的平凡,但决不苟同于平庸,默守平淡,但时时不忘为自己喝彩。  雾霾,无处不在,我们只能无奈;天气,不受控制,我们只会抱怨。工作,如若只是因为养家糊口,教学,就是机械的重复,生活的激情荡然无存。创造?更是天方夜谭,生活,哪还有快乐可言?  哲
期刊
时事评论成了当今流行的一种写作方式,那么,中学生面对当今的时事,又该有怎样的感悟与体会,并把它们变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呢?  首先,关键是学生的道德取向。网上的调查结果表明,“负责任”在中学生“最看重的品质”中排第四位,和第五位“沟通”都没有超过0.40,也就是排在同类积极品质的末尾。在中学生所持道德价值取向与其生活体验的关系分析中也发现,“负责任”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没有显著相关。这些都表明,责任感和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