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永丽:“亚洲女飞人”炼成记

来源 :分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taitaiha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个在大山深处长大的女孩,自幼崇拜全世界跑得最快的人——“飞人”博尔特,发誓要做中国的“女博尔特”。两个姐姐听了都笑她是做梦。18岁那年,她曾孤身跑到广东打工,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令家人震惊的是,后来通过努力,小丫头竟打破女子60米全国纪录,获得过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100米及200米冠军,还荣获广西劳动模范称号。如今,她正在备战2021年7月的东京奥运会,就连《朝日新闻》都说,韦永丽将是日本女子田径运动员最可怕的对手。
  从小在大山里奔跑,练就“铁脚板”
  韦永丽1991出生在广西鹿寨县黄坭村。还是小学生时,她就开始承担很多家务。假日里到山里放牛,每次父母上山种地,她就经常帮忙往山上送水送饭,不停地跑上跑下。学校离家6公里,可她上下学都不坐单车,而是每天在这条路上奔跑。
  正是不知道什么叫吃苦,韦永丽天生就有一种“坚忍”的品质。2006年11月,在柳州市举行的全市中小学生用径运动会上,刚上初中的韦永丽埋着脑袋,一路猛跑就收获了5000米长跑的亚军。虽然她的姿势一点都不标准,甚至很难看,但是别的孩子冲过终点的那一刻,已累得气喘吁吁,一屁股坐在地上起不来,韦永丽仅稍事休息就跑前跑后地帮同学收拾东西。
  当地业余体校田径教练樊坪鑫看见这一幕,顿时两眼放光:“这女孩耐力强,可是一棵好苗子呀!”很快,他就找到韦永丽,希望她能够去县体校训练。当时15岁的女孩并不知道练跑有什么用。她说,“我天天都在跑,不需要练!”
  教练被逗笑了,他向韦永丽解释说:“如果你跑得特别快,将来可以进入省队、国家队,当运动员;再说如果跑出了好成绩,考大学可以加分的!”尤其韦永丽听说在体校不但能锻炼好身体,还能经常吃到鱼和肉,立马就爽快答应了。
  樊教练如获至宝,可一入训练队她却像马儿上了辔头,霎时失去了奔跑的劲头:“每一个动作都要求标准,保持协调。”韦永丽抱怨说,这也太别扭,太难受了!”
  樊坪鑫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后来通过生活上的关心照顾,两人形同父女。韦永丽对樊教练的“苛刻”训练也不再反感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训练后,教练帮她纠正了错误的起跑和奔跑方式,韦永丽进步飞快。进体校一年后,她就成了一名出类拔萃的运动员。
  不惧挫折,逆风飞扬跻身全国第三
  后来,广西田径队的短跑教练田玉梅发现韦永丽是个人才,2009年1月,田教练通知韦永丽,想找个合适的机会把她选进队里。
  过完春节,依然没接到通知,韦永丽感觉没戏。因为家里贫穷,她也有了很大的生存压力。于是就孤身跑到广东东莞,在一家餐厅当起了服务员。可韦永丽又心有不甘,晚上躺在床上,她愈发怀念起在体校训练的日子。何况,自己的梦想是做中国的“女博尔特” !
  韦永丽马上和田玉梅教练联系,“体工队收你,赶紧过来吧。”田教练回答。2009年7月,韦永丽正式到广西田径队报到。
  田玉梅曾经是中国短跑领军人物,在赛场上有着丰富经验的,她总能用精准的眼光,发现韦永丽的不足,然后为爱徒量身打造属于她的训练方法。很快,韦永丽的成绩直线上升,一下超越了不少短跑健将。
  韦永丽也有点小得意,她坚信自己从小在大山里练就的“铁脚板”,无人能比。然而,过度的自信,很快就让她栽了个大跟头。2009年8月,在一次省队的常规比赛中,韦永丽因大意发挥失常,成绩竟比第一名落后一大截。这给了女孩沉重一击,韦永丽的信心霎时土崩瓦解。
  “难道我真的不行吗?这么多年的训练,到底值不值?”无数怀疑的念头,从她脑海里迸发出来。田教练语重心长的分析,韦永丽却一句也听不进去,她觉得自尊心受挫,孩子气一上来,她不辞而别回家了。回到家的韦永丽,看见日夜劳作的父母更是惶惑不安,坐卧不宁。而风言风语却灌进了耳朵:“看吧,韦家那孩子,多大点出息!”她真的想干脆就打工去算了。可是转念一想,遇到挫折就逃回家,这不是当“逃兵”吗?这绝不是她韦永丽的性格。
  可是由于女孩爱面子,又不好意思主動归队。正当韦永丽进退维谷时,田教练却找到了她家里。教练笑盈盈地拍拍她的肩膀说:“小丽,咱们回吧。”她就乖乖地跟教练回去了。后来韦永丽问教练:“你怎么没生我的气呢?”田教练说,“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呀!”女孩阴云密布的天空,霎时云开雾散。
  转眼到了2010年亚运会前。原本还是默默无闻的韦永丽,2009年下半年刚刚进队不久参加全国比赛时,还排不上号,这次参赛成绩竟出人意料地跻身全国第三,无疑成了一匹黑马,她马上就被锁定为中国队的主力。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资历尚浅,她与当年的亚运会失之交臂。这让韦永丽颇感委屈。
  “亚洲女飞人”,
  东京奥运可期
  也许是心里憋着一口气,2011年,韦永丽的小宇宙彻底爆发。她一路高歌猛进,先后摘取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60米、200米冠军,亚洲田径锦标赛100米亚军,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赛总决赛100米冠军,还荣获广西劳动模范称号。连战连捷,她已是短跑赛场上使对手闻风丧胆的人物。
  这时的她士气正盛。不料,就在韦永丽感觉很爽时,她却意外“挨了一闷棍”,再次栽了个大跟头。
  这年9月4日,在韩国大邱田径世锦赛上,女子4×100米接力资格赛准备开跑,中国代表队由韦永丽跑第一棒。正当各队队员全神贯注地等着发令枪响时,裁判突然宣布有人抢跑,接着向韦永丽出示了红牌。当时她被搞得一头雾水。
  通过慢镜头回放,大家才发现韦永丽在发令枪响前,有一个稍稍前倾的动作。虽然这动作肉眼难以察觉,但起跑感应器做出了反应。根据有关规则,中国代表队不得不退出比赛。走出比赛场地,颇感惭愧的韦永丽满眼是泪。
  倒霉的是,此后在国内参赛,因心理压力大导致启动反应慢,她好几次都没有再进入前三。最终还是田教练解开了弟子的心结,她说:“这么一点失败都承受不住,今后还谈什么胜利呢?”韦永丽再也忍不住了,扑进教练的怀里,把一腔委屈都哭了出来。
  此后,抱着用成绩“以雪前耻”的态度,韦永丽又恢复了昔日的雄风和霸气。2012年6月,在福州举行的田径大奖赛,她独揽三金。
  2014年9月28日,在韩国仁川的田径赛场上,轻装上阵的韦永丽,即便面对上届冠军日本名将福岛千里,也毫不畏惧。最终,她以11秒48的成绩,力压福岛千里,获得16年来中国队在亚运会上女子100米短跑的首枚金牌,被媒体誉为“中国跑得最快的女人”!
  2018年6月23日,在西班牙马德里站挑战赛上,韦永丽首破人生23秒大关,夺得200米金牌。7月1日转战瑞士日内瓦。一声枪响后她一骑绝尘,预赛中的韦永丽,以闪电般的速度跑出了10.99秒的绝佳成绩。田教练说:“百米短跑破11秒,太不可思议了,她成了20年来跑得最快的亚洲女人!”
  除平时的训练外,为寻求新的突破,2018年,韦永丽加入了美国名帅雷诺·雷德尔的麾下,而和她一起训练的,还有荷兰女飞人斯佩尔斯和英国女飞人亨利。在亚运前的集训中,雷诺教练曾对韦永丽说过这样一句话,“截至现在,你已经跟全世界最好的短跑教练都训练过了,我是最后一个,因为我是最好的,所以你一定会更好的。”
  2020年3月,韦永丽获得代表中国国家队参加东京奥运会田径项目女子100米比赛资格。作为中国田径队短跑“一姐”,如今,她正在备战2021年7月的东京奥运会,就连《朝日新闻》都说,韦永丽将是日本短跑运动员最可怕的对手。
  不惧挫折,逆风飞扬。通过多年的不懈打拼,当年那个大山里的放牛女孩,如今终于梦想成真,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女博尔特”。谈到成功的秘诀,她说,“梦想是一个人前行中最大的力量源泉,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轻言放弃!”
  责编/昕莉
其他文献
初识《分忧》是在十年前,退休后觉得自己还能继续发挥余热,便主动到火车头老年体协当志愿者,担任《铁路老年体育》期刊的编辑。虽说退休前在一家央企负责宣传工作,对报刊编辑也不算陌生,但要真正完全由自己动手编辑一份刊物,还多少有些棘手。  火车头老年体育协会下面有三十多家分会,每年要组织各种会议和比赛交流活动,这些都是刊物集中报道的重点。有一年刚好要在贵州黔西南兴义市举办“持杖健走”比赛,我与老年体协领导
期刊
出生于1923年的岳母,闲暇时经常跟我们讲那些过去的事,而讲得最多、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84年前,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她曾经偶遇几个红西路军女伤员并勇救她们的故事……  1936年11月11日,来自鄂豫皖及川南等地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两万余名将士,在徐向前等指挥下由宁夏一路向河西走廊腹地开进。  1937年1月,一个傍晚,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岳母去自家后院抱些柴草回来围炕。当她来到草垛旁时忽然发现三位受伤
期刊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这是1978年电影《江姐》的插曲《红梅赞》。它就像一粒种子,早已经长在了几代中国人的心中,而江姐的故事也像这旋律般永远流传。  江姐,原名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出生贫苦的江竹筠10岁就到重庆的织袜厂当了童工,因为人还没有机器高,老板就为她特制了一个高脚凳。  1939年,江
期刊
从1998年开始,他先后两次奔赴5个省将16位烈士母亲认作自己的母亲。22年间,每一位母亲都是他的牵挂。不管多忙,他都要抽出时间,不管距离有多远,他都要亲力亲为,去看望“妈妈”们。2018年他又将健在的13位“母亲”接到天津,予以集中照顾。  先后认下16位  烈士母亲为“母”  时间追溯至1998年,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肆虐祖国大地。夏天的一个晚上,天津西青区的王贵武正在陪着妈妈看电视,当看到
期刊
2021年2月26日,正月十五“元宵节”,24岁的张佳港一大早和外婆视频通话:“外婆,今天没办法回来陪你吃元宵了,你不许贪吃哦,吃多了不消化。”  85岁的老外婆唐才英像个小孩子,噘着嘴嘟囔:“就知道监督我,你得把全部心思放在工作上。”  搁下电话,唐才英佝偻着近乎90度的身子,翻出一张照片:她穿着洁白的婚纱,笑容慈祥,旁边的张佳港一身消防制服,帅气十足。  唐才英怎么也想不到,2021年春天,这
期刊
30年前,她是一名被丢弃在路边的女婴,被“疯娘”养大成人。当有了自己的家庭后,她将“疯娘”留在身边照料。孰料,养父却提出解除收养关系,并代为表达了妻子的“意愿”。经过法庭上的较量,养女与“疯娘”的关系将何去何从?  没有你哪有我:“疯娘”的养女孝心满满  家住江苏省镇江市的吴怡,12岁时才知道自己的身世。那是2000年1月,小学六年级寒假的第一天,妈妈吴文煜带着吴怡到市区的城中村。一路上,吴文煜反
期刊
江小姜从民政局走出来的时候,外面正在下雨。  淅淅沥沥的雨下得没完没了,打得路旁的梧桐树都蔫头耷脑。江小姜刚要去拿放在门口便民箱里的最后一把伞,不想被斜刺里伸出的手抢先抓住。江小姜拿了个空,回头一看,就看到顾明生的贴身秘书正冲着她一笑,说:“江小姐,抱歉。”  “你们两个开车来的,还要跟我抢伞?!”  江小姜瞪他,他耸耸肩,无奈道:“总裁的命令。”  “他要你这样你就做,他要你去跳广场舞你跳不跳?
期刊
一位已经任劳任怨半辈子的家庭主妇,突然有一天想为自己率性地活一回。说到做到,她开着一辆简单的床车出发了……数月后,她的抖音号已获赞126万,收获粉丝30多万,全国人民也因此认识了这位56岁出走的主妇,苏敏!  压抑之下,选择床车自驾游  苏敏出生于1965年,河南郑州人;参加过高考,落榜后在化肥厂上了10年班,期间结婚生子;后来企业倒闭,她当过泥瓦工去垒墙、做搬运工、清洁工,送报工,一路走来从没让
期刊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人民又创造了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接过“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荣誉,来自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三青沟村的陈建清心潮
期刊
一位叫钱晓峰的爸爸,从女儿出生3个月起,一门心思地做了6年全职奶爸。6年间,他为女儿亲手量身定做了四百多套公主裙和童装。  全职硕士奶爸不丢面子  2001年9月,钱晓峰大学毕业后,与相恋6年的女友小夏依依惜别,踏上了去法国的求学之路。2009年10月,32岁的他学业归来,与小夏团聚。  次年6月,钱晓峰和小夏幸福地走进了婚姻殿堂。一天,小夏跟钱晓峰谈到带孩子的话题。小夏说:“我不赞成爷爷奶奶或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