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手术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构建日间手术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客观的评价日间手术中心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依据,应用文献研究、流程跟踪、层次分析和德尔菲专家函询方法,构建日间手术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结果

专家函询2轮问卷回收率为94.12%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16和0.857;协调系数为0.335和0.381,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终形成了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的日间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yaaph软件确定了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CR<0.1),三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均<0.17。

结论

日间手术中心护理质量指标体系权重分配合理,指标条目明确,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其他文献
APS的诊断至少要满足1项临床诊断标准(血栓形成或病态妊娠)和1项实验室抗磷脂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Ⅰ抗体及狼疮抗凝物)结果阳性。然而,临床上存在许多具有典型临床表现,但三大抗磷脂抗体为阴性的无法确诊的患者。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抗磷脂抗体谱的发展,探讨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Ⅰ抗体、狼疮抗凝物以及非分类标准抗磷脂抗体在诊断APS中发挥的作用,期望对APS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比较不同ANCA血清型间质性肺病患者的胸部高分辨率CT(HR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125例AAV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合并ILD分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点;将82例AAV-ILD组根据ANCA血清型分组,应用t检验、χ2检验/
本文报道1例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器官肿大、内分泌病、M蛋白血症、皮肤改变(POEMS综合征)患者,该患者为55岁男性,因全身水肿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未明确病因,于我院完善肌电图、尿本-周蛋白、CT、单光子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彩色多普勒超声等相关检查后诊断为POEMS综合征,经激素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后,症状缓解,目前病情稳定,临床上遇上不明原因水肿,伴有周围神经症状者需要考虑到POEMS综合征
期刊
目的探讨干扰小RNA(siRNA)沉默α1抗胰蛋白酶(α1-AT)基因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RA-SF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取5例RA患者的膝关节滑膜组织原代培养,采用人工合成的沉默α1-AT siRNA,特异性抑制α1-AT在RA-SFs中的表达;瞬时转染24、36 h后,采用RT-qPCR法检测抑制效率,同时检测α1-AT基因沉默后各相关基因的表达;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T
风湿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且与炎症关系密切,风湿病的高炎症状态加之激素和部分DMARDs造成糖代谢紊乱及胰岛细胞损伤,使风湿病共病糖尿病现象普遍存在而不容忽视。除积极预防糖尿病发生、密切监测血糖,加强与内分泌科的协同诊治外,应趋利避害地选择治疗风湿病同时又不影响血糖,甚至有降糖作用的抗风湿药,如部分生物制剂、羟氯喹、柳氮磺吡啶等,不仅可能降低风湿病共病糖尿病的风险,而且或使棘手的共病治疗删繁就简,事
目的观察治疗前后活动期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患者的骶髂关节MRI加拿大脊柱关节炎研究协会(SPARCC)骶髂关节炎症评分(SPARCC评分)及骶髂关节结构损伤评分(SSS)与BASDAI、基于CRP计算的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ASDAS-CRP)、BASFI、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BASMI)、CRP、ESR等临床指标的关系,探讨2种评分方法对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按入组标准纳入活动期a
目的对AOSD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分析及文献复习。方法检索北京协和医院2000年1月至2017年10月诊断AOSD合并ILD的住院患者,并在PubMed及万方数据库应用关键词"成人Still病"和"间质性肺疾病"进行检索,分析符合上述诊断的患者的病例资料。使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变量是否服从正态性分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ean±SD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
大动脉炎是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及地区青年女性好发的大血管炎症性疾病。其中,肾动脉受累即大动脉炎性肾动脉炎(TARA),可发展至中重度肾动脉狭窄,是青年人群发生恶性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的首要原因。目前,国内外均无TARA的临床诊治规范及指南。因此,专家组首次就TARA的定义与流行率、诊断与评估、内外科治疗等制定了多学科共识,旨在规范疾病诊疗、促进多学科协作,为全科医生、不同学科医生提供临床实践指导。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孕产妇分娩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旨在了解该地区孕产妇产科保健现状,为进一步提高该地区以及我国西部地区孕产妇保健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抽取云南省10家医疗机构8 539名在产房分娩的孕产妇病历资料,收集孕产妇一般情况、分娩期用药与干预情况、分娩方式以及分娩结局等内容,了解云南省孕产妇分娩期状况。结果年龄(χ2=149.878,P<0.01)、妊娠次数(χ2=1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