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欧洲重新开始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tv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月1日,欧元面市10年。10年前,在做了两年金融市场支付手段后,欧洲统一货币终于作为可触可感的钞票上市流通。欧洲百姓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在2002年第一天将熟悉的法郎、德国马克、意大利里拉或者葡萄牙埃斯库多兑换成欧元时的新奇体验。由于欧元比较“贵”,商品从数字上看似乎一下子便宜了好多。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欧洲人结结实实地享受了欧元货币一体化带来的红利。
  甜蜜回忆止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诱发欧洲债务危机后,一切都变了。
  
  中产沉沦
  就在2011年12月,继希腊于新政府执政后首现罢工、英国200万公务员“世纪大罢工”、意大利三大工会罢工后,欧洲罢工进入圣诞、新年时刻:比利时公务员罢工抗议延长退休年龄,伦敦地铁司机罢工抗议没有足额加班费,西班牙航空公司职工罢工抗议大裁员……
  对抗性的罢工之外,欧洲人还酷爱自娱自乐的游行,甚至把示威游行看成社交活动,有带着乐器音箱来的,有穿着比基尼彩装来的,有携口哨、烟雾弹的。行业罢工更是体现职业特点,如法官系白领带穿黑袍制服,消防员用高压水枪,清洁工燃烧垃圾。那些平素人迹寂寥的欧洲街巷,此时突现示威者摩肩接踵、“鼻孔紧挨后颈”、“缕衣相接闻喘息”的景象。
  在游行队伍中,反对经济紧缩政策是最常见的诉求。随着欧债危机由边缘国向核心国蔓延,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尤其是原本很少参加街头运动的中产阶级人士,惊觉舒适安逸的生活正离自己远去:子女昂贵的私立教育、私人医生的报账单,都显得格外沉重;中小企业改用家庭成员做帮手,或辞退熟练工而改聘年轻便宜的劳动力,都给在职者以无形的压力。那些有住房、有固定收入、有工作的庞大的中产阶级阵营日益疏落稀声,社会缓冲带千疮百孔。
  不仅如此,经历了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化和自由主义浪潮,欧洲人还未从贫富分化的马太效应中回过神来,欧债危机又制造了一大片“新贫困阶层”。欧盟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字显示,欧盟2011年平均失业率为9.8%,其中西班牙独占鳌头,达22.8%,25岁以下青年失业率更是达到48.9%。失业率高企,导致原本枣核形的欧洲社会结构“被瘦腰”,社会趋向简化为贫与富两大阶层。虽说“新贫困阶层”衣食无忧,但高空坠谷的落差毕竟令人痛苦。
  中国古话说,“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欧洲现在正好相反,生者数目不及食客,为者与用者长期休假。经济一体化与财政一体化不平衡、过度发展虚拟经济的问题在欧洲不是一天两天,早在1970年代起,“福利乌托邦”就开始寅吃卯粮。而紧缩与增长又恰似死对头,过度削减公共开支引发的增长乏力,让还债更加遥不可及。
  
  移民替罪
  然而在这场危机当中,“被贫困”了的苦主们发现自己竟找不到明确的斗争对象。“新贫困阶层”是在反抗危机、银行家和资本主义吗?还是对高额的赤字、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这些空洞的数字隔空挥拳?
  情急之下,很多欧洲民众将“新贫困”归咎于前来分食社会福利的移民。社会心理的归因走向极端,就引发严重的社会后果。
  圣诞节前,欧洲连发3起暴力枪击案:比利时列日手榴弹袭击、意大利佛罗伦萨枪击事件和德国博特罗普市枪击案。战栗中,人们感觉伦敦骚乱和奥斯陆爆炸枪击事件的幽灵又在漂移。波普尔在《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中提到,动乱是社会弊端的指示器。欧债危机反映原来多元包容的欧洲正在合上蚌壳。
  当英国社会边缘的黑人通过点燃汽车来发泄无法融入社会的苦闷时,当意大利作家用枪口指向非洲移民时,当挪威布雷维克因为反对执政党多元文化共存的移民政策而屠杀76个青年时,当吉普赛人的扒窃行为和其他族裔为了糊口的“生存犯罪”数量增多时,暴力与安全事件背后,都指向一个不在场的在场者—移民。
  二战结束后,欧洲各发达国家成为全球移民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据欧盟不完全统计,目前生活在欧洲的移民总数在5600万至6000万之间(包括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移民),其中300万至400万为非法移民。
  随着社会思潮的转向,欧洲移民的社会角色越来越尴尬。欧债危机一举掀翻葡萄牙、意大利、希腊、西班牙、爱尔兰等“欧猪五国”政坛,欧洲政局实现非正常更迭,与此同时,右翼政党在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多国势力上升,除了减税与削减公共开支外,右翼政党多采取保守的社会政策,对外来移民持排斥态度。
  这些天,讲述多元文化冲突的电影《不可触及》(Intouchable)在欧洲引发前所未有的共鸣。上映后,欧洲观众排成罕见的蛇形长阵购票。故事主角是一个因山崖跳伞而全身瘫痪的富有白人,聘用一个刚出狱的巴黎黑人小混混做助理,贫与富、上流与下层、高雅与粗口、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礼服与运动裤……在同一个空间里碰撞,竟产生了荒诞、浓烈的友情。影片对多元文化冲突归宿的解读多了一丝温情和浪漫。而在现实中,社会阶层间的壁垒仍是“不可触及”。记者在法国戛纳,赫然看到停泊靠岸的一艘私人豪华游艇的名字就是“Don’t touch”(“你别碰”号),这是多么生动的“阔人”宣言。难怪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承认,德国试图建立文化多元化社会的努力已经“彻底失败”。
  “假如重新开始,我会从文化入手。”欧盟之父让·莫内(1888~1979)曾如此感慨。历史没有假设,但假如欧洲能够及时正视经济一体化与社会一体化的脱节,从二战后大规模引进移民的初期就致力于锻造文化“大熔炉”,而不是等到《申根协定》取消共同边界检查之后再急忙拦阻特定移民群体,还会有现在这么多外来移民与“土著国民”间的误会和冲突吗?
  
  模式的贫困
  现年93岁的“法国老愤青”斯特法纳·黑塞尔创作的一本小书《请愤怒吧》,成为欧洲近期多次民众抗议的“行动纲领”。黑塞尔曾遭盖世太保逮捕,两次越狱逃出集中营,并供职于联合国,因为失望地看到“曾经被抵抗运动打倒的金钱权力,如今已变得空前强大、傲慢、自私”,愤然写下了长篇檄文,呼吁“一种真正的和平暴动,反对那些只给年轻人宣扬大众消费的大众传媒,反对蔑视贫弱者,蔑视文化,普遍的失忆,以及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过度竞争”。
  黑塞尔的“愤怒”呼喊,意在重新寻回公允、持平的欧洲价值观。欧洲在近代引领工业革命数百年,又在二战后引领地区一体化数十年,基本实现了本地区的现代化与和平,成为世界典范。然而,那样的欧洲已经回不去了。今日欧盟,俨然成了过去成功的牺牲品。欧盟国家的高福利,在掩盖危机的同时也制造着危机。希腊人拿着失业救济金在美国阳光海滩长期度假的故事让人咋舌。这种养懒人、不鼓励创新的制度设计,也迫使许多商业精英选择出走。
  一场欧债危机,将欧盟“表面统一、实则缺乏凝聚力”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一个个欧洲民主国家,在国民不断罢工、示威、骚乱,以及个别极端分子的袭击中灰头土脸;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在国际安全事务中不能以一个声音说话倒也罢了,就连在是否使用统一货币问题上也无法达成一致,一遇危机就想着及早散伙,难怪如今欧元被人看衰。
  中产沉沦威胁国家的稳定,移民替罪则显示文化凝聚力的欠缺。在欧洲“均富、共享”神话破灭之后,关于中国强政府、低福利等等神话的鼓噪又开始甚嚣尘上。但这也不过是一阵风罢了。基辛格《论中国》对此洞若观火:中国因为自身拥有大量年轻而不熟练的劳动力,且得益于富裕、乐观、且被信用高度杠杆化了的西方购买力,曾获得了高速发展;而时至今日,中国劳动力因成熟老化而成本上升,又偏逢西方进入紧缩低谷平台期,图景正在变得极为复杂。从外部看,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大国关系进入调整期,而中国享受了30年的人口红利、外贸红利、外资红利逐渐消失。
  改革行至十字路口,谁来继续拖曳火车头?扩大内需是公式答案,而这注定了中国要搞基本福利,不是争上天堂的福利,而是争不下地狱的福利。一种模式的贫困不意味着它一无可取,认清欧洲实践的成败得失,我们对于自己在坐标轴上的位置才能看得更清。
其他文献
“危机”这个词所描述的东西,对于资本主义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从2008年始到今天席卷全球的资本主义困境,只是又一次激发并放大了其在19世纪就已经有的“会不会玩完”的焦虑。  这种焦虑,和对资本主义的狂热信仰一样,在西方世界已经深入骨髓,随着经济危机一起发作。  看起来很奇怪:一方面,资本主义一次次地被认为要走向死亡,却在历经劫难后一次次地像飞出灰烬的凤凰一样浴火重生,而且从西欧走出后,席卷了
“隨着时间的过去,人们开始意识到,原来许多思想信仰上的斗争其实毫无必要,”美国最高法院法官霍尔姆斯在其1919年的著名反对意见中写道,“他们开始相信……要追求至善,最好还是通过思想的自由交流来实现至善,也就是说,要检验某种思想是否为真理,最佳检验方法乃是让其接受市场竞争,看其是否能被接受—而真理,是人们的愿望可以安全实现的唯一土壤。”  但是,与所有市场一样,思想市场需要监管:特别是,思想市场的参
《左传·昭公七年》曰:“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任何一个社会,无论是否具有某种特色,都有社会学上所说的“社会分层”现象,根据人们所占有的权力、金钱、机会等社会资源,以及所处的利益结构的不同,分成各个不同的阶层等级—至于是否“十等”,那就要看怎么分了。  说一个人是“农民工”,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个人处于社会底层—是下层中比较差的那一层,而说一个人是“精英”,他肯定不是就不属于所谓的底层。在中国,精
自然垄断理论认为,电力、电信、铁路运输和自来水等基础设施产业具有自然垄断的性质。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这些行业在生产上存在边际成本下降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传统观点认为允许垄断可以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率。  基于这样的论述,各国传统的电力市场都维持单一的电力市场格局,每个地区的电力的生产、输送、零售和系统的运行调度都由一个大的电力公司进行控制。这种垄断运营的局面被认为是非常“自然”的,出于规模经济效益的考
尽管现阶段民调落后,知名度不高,但洪博培在2012年或2016年成功入主白宫的前景依然被看好。  “未来的计划我必须回家以后考虑清楚,可能是接下来几周或几个月。”随着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即将到岗,驻华仅仅20个月的洪博培,在4月30日正式离任前仍四处拜会中方人士,至于是否决定参加美总统竞选,他表示离任前“不能为这样的事做决定”。但这位前共和党州长年方51,今年1月主动辞去如此重要的大使职务,显然志不
城镇化发展是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柱,加快实质性的城镇化发展是释放内需潜力、扩大就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关键。过去30年重在工业化,以工业化为核心,未来10~20年应重在城镇化,重在工业升级和城镇化发展的结合,通过大幅提高城市产业竞争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来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力。但加快城镇化发展,不是继续搞以土地扩张为核心、“见房不见人”的旧式城镇化,而是必须走一条以资源节约、效
二三十年前,从国外学成归来的人,大都志得意满,觉得有义务给国人指点迷津。邹恒甫1980年代中从哈佛毕业的时候,他的导师杰弗里·萨克斯就豪迈地对他说,要是不给个部长干的话,就别回去了,于是他去了世界银行。到了今天,情况发生了大逆转,留学回来的人预期降低了很多,而且因为离开国内太久,完全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得到处跟别人请教国内的问题。  从1980年代开始,一些官员和学者基本上接受了“以西方为师”这一前
8月21日,叙利亚反对派和亲反对派的一些民间组织、活动家在YouTube等互联网平台上突然上传大量视频,指控大马士革当局向大马士革郊区反对派控制区格胡大地区释放神经性毒气“沙林”,此后几日指控逐步升级,宣称中毒死亡的人数也由最初的“至少170人”上升到“1700人以上”。  由于去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划出“化武即动武”的“红线”,今年5、6月间,美、英、法又异口同声指控巴沙尔政府“确实”使用了化武
占菲律宾国土面积32%,长期以来被视为“拓荒边疆”的南部棉兰老岛,7月下旬以来先后有3个省份遭反政府武装“新人民军”袭击:7月21日约200多名“新人民军”成员在布基农省救走一名同伙并绑架4名狱警;7月30日250名“新人民军”游击队员袭击阿古桑省一个警察局,造成两人死亡、3人受伤;8月6日南苏里高省林吉格市市长遭“新人民军”绑架,政府军在追捕途中遭伏击,1死5伤。这对于该国的和平进程是个不祥的预
土地制度是社会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土地制度,很多人缺乏准确、深刻、简洁的概念体系进行分析,也不理解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迄今为止,私有制、国有制优劣的高度意识形态化的争论还在进行,实际上,这对概念本身就是很不准确很不清晰的,在二者之间非此即彼的论调除了激发意气之争,对中国当下土地问题的讨论甚至会有误导的作用。  愚蠢的问题只能得到愚蠢的答案。本文以为,土地制度由对土地的财产权利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