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ll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通常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參与阅读,并自行思考,自助活动的过程。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一系列方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并引导他们构建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能真正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本文尝试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突出和优化学生主体性方面展开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主体性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代替学生进行阅读实践,而是由学生自行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使他们在丰富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对阅读的理解,培养自己切身的感悟和思考能力,从而熏陶自己的情感,获得审美的乐趣。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鼓励他们寻找和运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这也就表明,落实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到可持续发展。
  一、教师可以通过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入角色,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前提条件,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减轻学习上的精神压力,缓解课堂疲乏。情感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情境,和老师的情感产生共鸣。而爱是情感的基础,教师首先要将自己的真挚情感融于课堂教学中,以端正的教态,慈爱的神情,和蔼的语言讲课,让学生在温暖的气氛中,集中精力聆听教师的讲授。鲁迅先生说:“意美以感人,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微笑可以填平师生之间的鸿沟,可以架起师生互相理解的桥梁。上课时,当你面带微笑,补发轻盈迈上讲台时,孩子们的情感也会被同化,在舒畅的心境下聆聽教诲,感受被激励的幸福,感受获得成功的快乐,还有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对教师课堂的热爱情绪中,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最终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去探索学习。
  二、教师可以通过有思想价值的提问,充分发挥学生的阅读主体性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在课堂上的问题意识越来越强烈,在语文课堂上经常听到教师这样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这一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教师不再要求答案的唯一,充分体现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不少老师又把这些问题当作”万能钥匙”,不根据课文的特点,不分时间场合,不顾班级的实际,一味地使用。结果,学生的所思所见十分肤浅,教师又缺乏进一步的指导,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更有甚者,有的老师经常把“对话”当“问答”的现象。“知不知”、“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这一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形式化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的思维缺乏启发性,学生可以根据课本上的事实就能做出回答,且大多数问题的答案具有唯一性,不用花费学生多少智力思考,这样的提问是无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自主性的培养。因此,教师的提问不宜过多,但要有讨论的价值,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思考和对课文的整体把握。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给学生较大的思考感悟空间,必须引发学生情感的投入,能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感悟、体验和探究。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阅读中的主体性。
  三、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同事,兴趣与学生的情感紧紧相连,积极的情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当然,消极的情绪也会抵制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从而主动寻求、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新课标强调:汉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程内容上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汉语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现实素材是汉语文内容变成课堂教学的一泓活水。在课堂实施上,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汉语文实践的机会,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与沟通,变读书、答问单调的形式为丰富多彩的汉语文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四、教师通过一些课外阅读拓展、培养学生的阅读主动性
  小学生的自诩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层次与水平,此时,教师应当注重发挥学生课前预习的作用,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这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对学生的预习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尤其是要求学生养成课前必须预习的习惯,并拟定预习重点,提高预习针对性。其次,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科学预习方法的指导,部分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中虽然有预习的积极性,但是方法不够科学,也制约了预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强化科学预习方法指导。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推广的“读、思、记”三步预习法是一种非常成功的一种预习方法,学生通过对教材的深入阅读了解内容,通过深入探究问题,并进行练习,检测学习成效。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将预习过程中需要帮助的内容摘记下来,为探究教学奠定基础。
  五、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要想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创新人才,一切必须从学生出发,引导他们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而在真正实践中,学生的主体性如何能得到开发,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情感,激起他们创造的火花,从而使他们的自身主体性得到很好地发挥。亚里斯多德曾经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这就表明,只有有疑问,有问题,才会出现思考,才会出现创新。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多提出疑问,还要向学生多提出一些质疑的方式,以此来对他们做出科学的引导。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只有存在异,才会有创新,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多加讨论与思索,寻求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案,以此来开发他们创新性思维。
  六、结语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运用具有灵活性,创造性的特点,他为学生提供动口,动手,尝试探索,奇思异想,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获得知识,发展思维,自觉主动的参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而且使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充分得到开发,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质。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加大对教育的重视,加大对廉洁文化的重视,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国有企业来说,廉洁文化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来说,应该结合有经验和自身实际的情况,积极开展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企业应该时刻"以廉洁从业为荣、以贪污腐败为耻"的廉洁氛围,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随时提醒自己的职责所在,才能为顾客
李宝珍主任医师为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之一,先后师从王士相教授、李少川教授两位儿科大家,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载。李师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自己
为了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并及时固化产品设计、制造、试验等方面的经验和技术诀窍,编制企业标准成为各企业单位的最优选择。结合特种飞行器研究所开展的工作,详细介绍了过程
摘要:公路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桥梁,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本文结合单位实际,阐述了当前公路职工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和解决的对策,并就如何在公路改革新形势下推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如何加快推进公路事业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路;思想政治教育;思考;对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公路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形勢下,能否真正推进公路又好又快发展,
本文以温州市2015年中考数学24为载体,阐述用“简化观”思路来解答,首先是让学生认真审题抓住主干,按照题意将关键点按先后顺序重新作图,能够化动为静、简化图形;其次是只保留原题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探讨CD56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对102例初诊AML的患者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分析CD56在AM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其他分化抗原的
摘要:将企业文化作为种子,通过整合传播资源、创新传播形式,培育良种示范,规范台帐管理,完善考核激励等深植手段,使国家电网优秀企业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此循环往复。  关键词:企业文化;品牌建设;传播  座落在淮畔热土上的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蚌埠供电公司,承载着蚌埠市区、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和滁州市凤阳县的供电任务,供电服务人口433.5万。696名员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连续十四年荣
摘要:政工队伍是企业内部思想传递的核心,只有进行了全面的政工队伍建设,从根本上确保企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使得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本文就如何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政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建设  我国的企业现在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还要面对国际市场的冲击,因为经济全球化的步法已经越来越迅速,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度也逐渐拓展,我国的企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