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校本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mon2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语文课堂提问存问题设计不严谨;提问过于频繁,问题数量过多;重复提问问题;控制问题答案等问题。解决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问题,应更新传统的观念;提高教师对教材的认识观;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设计问题。
  关键词:课堂提问 教师 学生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深化,中学语文课堂提问“旧貌变新颜”: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提问时逐步落实,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越来越得到教师的关注。中学课堂教学正 “因提问而精彩”,因提问而“焕发出生命活力”。然而,笔者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发现,中学语文课堂提问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日益显露,严重影响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设计不严谨
  1.问题设计不系统。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也没有对为什么要设计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只要求学生按照课本或教参内容回答,在教学的运用中,只关注学生在考试中得了多少分,而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些教师缺少对学科实践性的认识,认为只要把学生教出好成绩就是一种水平。
  2.缺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设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目前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仍存在着这样的误区: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了某个问题会不会是考试内容,是不是考试重点,也就是只关注了学生的考试分数,只关注升学率,而没有考虑学生对哪些问题和什么样的提问方式感兴趣,什么样的提问更能引导学生思考,并在不知不觉间学到知识。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学,所学的都是一些基础的拼音、字词、句子,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导致了学生觉得学习是枯燥无味的,教师认为教学是随随便便的,这种情况下,学生自然没有学习语文的兴趣。
  3.设计问题缺少对学生的关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本来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只有二者都完全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才能保证教学有效果、学习有成果。但是,在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多数仅仅是按照课本和教参的内容进行设计,在课堂教学时也只是一个人在唱“独角戏”,而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则全然不顾,没有让学生也参与到课堂中。问题的提问也只是要求学生按照课本和教参背诵,没有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其从更深的意义上理解所学知识。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只顾在传播知识,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二)提问过于频繁
  笔者根据调查发现,一堂课四十五分钟,有的教师就一直在提问题,并且所提问题多数比较简单,仅限于概念的背诵和记忆,对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学生对所提问题基本没有过多的思考和理解,仅仅成为了“背书专家”,一堂课就这样在教师的提问下过去了。问题提的不少,一堂课也很热闹,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体现出提问的重要性,提问也没有明确的目的,同时也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三) 对一个问题重复提问
  多问几遍学生对所讲的知识点是不是已经理解、掌握,这似乎已经成为教师的习惯。有些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对一个问题会重复提问,他们没有对问题的第一次出现进行认真的分析,在以后不同的地方出现同一个问题时,教师就又会针对同一个问题做同样的问题设计。这样的提问不仅不能对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而且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并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
  二、解决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问题对策
  (一)更新传统的观念
  教师要从应试教育的观念中走出来,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根据新课程三维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在设计提问时,都要把每个问题讲清楚说明白,以课程中的认知目标为例,对一篇课文字词的提问,应具体到哪几个是生字,有几个短语,不能笼统的说,要让学生真正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理解其思想内容,要达到什么程度,也要明确具体,做到切实可行。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设计。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确定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问,然后在 “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教学。在教学提问的方法上也要学会灵活运用。
  (二)提高教师对教材的认识观
  一个好的教师不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学生的指南针,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提高和完善自己。因为我们的一举一动不仅关系到知识的传播,还牵涉到学生的做人和道德方面,我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要首先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专业水平以及对学科的领域发展的了解。其次,我们要学会在对教材有一定掌握的基础上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来开发教材,教师是教材的主人,也应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和鉴赏者。因此,教师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得出教材有哪些特点,然后怎样有效的运用教材,开拓学生的思维。最后在教学理论上,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等相关教学理论,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进行有效的提问。
  (三)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设计问题
  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知识传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才能在中学课堂中真正实现。因此,教师课堂问题的设计应以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为主。
  (作者单位:河南省沈丘县槐店回族镇第一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有更高要求,尤其是对居住的建筑要求在逐渐提高,不仅要求现代建筑具有使用价值,更要求其在色彩设计方面有所创新,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要求.徽式
中国传统书画与装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书画修复也是通过再次揭裱的过程得以实现。中国传统书画的装裱技术在长期的历史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总结出了一些规范,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教室的配备以及计算机在中小学中的广泛普及与运用,中学教学改革也迎来了一次发展和提高的机会,研究计算机辅助教学,正是教育改革和教
在开展五年制一贯制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融入英语知识体系中,提升学生的综合感知能力.基于此,作为高职
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的疗效显著,但不良反应也不少。其中因滥用激素致视功能损害者屡见不鲜,应引起高度重视。 激素性白内障 据国外报告,应用激素长达半年以上者,约75%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建设要一起抓,这是我们党一贯的方针,它反映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要求。在新的历
目的:分析探讨在糖尿病患者中进行人性化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6月某院收治的19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患者89例,男性患者11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