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与“文化”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969023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明与文化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凭借文明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文明是一元的,文化是多元的。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是不同文化系统间相互影响、彼此渗透的过程。而文化系统间要素与功能、结构与建构的复杂关系,又使得这种影响和渗透变得更为复杂。只有将共时的结构主义与历时的建构主义统一起来,才有可能既看到文化系统的自恰性和稳定性,又发现文化变革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我国的经济水平稳步提升,人们生活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作为城市建设基层主力的城市农民工的数量随着经济的发展迅速增加,但是由于我国农民工住房保
医药化工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安全问题一直是阻碍中国医药化工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医药化工技术越来越高,医药化工的危险性依然不能被忽略,一个小
2012年6月26日在北京签署的《视听表演北京条约》,是关于表演者权利保护的最新国际条约,反映了表演者权利国际立法的新趋势。它的缔结和生效,必将对各国表演者权利制度产生重
兼具“过渡人、边缘人、半城市化人”特征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面临政治社会化路径不畅问题,这会引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弱化、淡化、危机的困境。目前为止,学术界有关政治社会
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人类在不同发展阶段利用、生产、建构和创造出了不同的空间形式。它既包括先于人存在的物质空间、能量空间、信息
十八大报告曾要求要将中国建设成生态文明、环境友好的社会主义“美丽中国”。武汉城市圈的开发和建设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也随之带来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文化资源的变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战略经过了均衡增长、非均衡增长再试图向均衡增长转变这三个阶段。非均衡增长战略的实施使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自然条件、政策偏向等条件取得经济飞
空间,无疑具有客观性、实在性、主观性、意识性和精神性相统一的特征。即便是自然空间,也不能外在于人类实践。因此,人类既可以创造物质,也可以创造空间。因为,"物质"和"空间
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以及以系统范式为基础的一系列自组织理论和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人们的世界现呈现出一种从机械论向有机论转向的趋势。具体而言,生
房地产价格大幅波动日益成为威胁各国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一大隐患。虽然历史上各个金融危机发生的过程不尽相同,但是信贷扩张与房地产价格泡沫似乎是它们背后共同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