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古诗文教学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文资源供我们学习。然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却都感到学习古诗文是一个很令人头痛的问题。本文试着探讨了造成这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个难题的对策。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比重;问题;成因;对策
  一、中学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
  所谓古诗文,主要指的是用文言写成的中国古代诗歌和文言文,通常包括自上古已至“五四运动”之间的文言作品。“古诗文作为中国古代书面语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国粹’;它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它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和智慧,启迪我们思考,激励我们积极进取;它教给我们数不完的人生哲理和生活道理;它激发了我们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它是我们必须继承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古诗文的学习。
  二、新课标三版教材古诗文选编的数量统计
  古诗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无论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其所占比重都是不小的。下面就以新课标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为例,对它们所选古诗文予以分析。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古诗文选文数量统计
  [版本\&古诗文的数量\&课文总数\&古诗文占课文总数比例\&诗词曲(首)\&课文数\&文章(篇、则)\&课文数\&人教版\&290\&8\&46\&40\&170\&28.2% \&语文版\&61\&10\&54\&50\&178\&33. 7% \&苏教版\&9+340\&3+12\&32+4\&28+2\&156\&19.8%
  (28.8%)\&]
  注①:人教版每册后推荐10首古诗词,要求教师简单讲解,每首都需要背诵。
  注②:苏教版的古诗文分课内与单元欣赏推荐,欣赏推荐包括文言文与诗词两个部
  分内容。
  从上表中一系列的数字可以发现:无论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古诗文选文的比例都是比较大的,可见课本编者对古诗文的重视程度基本上还是比较一致的。中考古诗文分值所占比重也是比较大的,以2014年中考卷为例,它包括10分的古诗文默写,15分的古诗文阅读,合计25分,分值约占比重为17%。
  三、古诗文教学常见问题
  在现在的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尽管教师和学生都知道古诗文的重要性,但是教学现状却令人担忧,很多学生对古诗文不感興趣,甚至有的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具有恐惧感和厌恶感。具体来说,古诗文教学常见问题有:1①知识积累上,有些老师对作者的介绍还停留于在只介绍作者的姓名、称谓、生卒年月等,而对于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作者的创作风格等很少或者根本不做介绍。②教学过程中,忽视古诗文教学规律,还是和现代文教学一样,采取“一言堂”的方式,不注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③教学方法上,对古诗文只是简单的翻译字词,不注重古诗文的鉴赏,忽视了古诗文中作者感情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以致于给学生留下“古诗文就是枯燥的东西”这样的印象。④作业布置上,有些老师还是一味强调要死记硬背,不注重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采取更有效的记忆方式,学生记不熟,记混,错别字现象严重。
  四、古诗文教学常见问题成因
  学生对古诗文不感兴趣,一方面固然是时间的久远,导致古诗文承载的内容与现在的生活相去甚远,造成了我们对古诗文的隔阂;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没能很好的跟上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古诗文常常采用的方法还是:“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生怕学生难以理解,恨不得将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汇都揉碎了,掰开了教给学生。一篇篇意境优美、血肉丰满的经典就这样被教师肢解得支离破碎,让学生听的呵欠连天、烦不胜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教师身心俱累,费心费力却不讨好,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而且让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和想象力,令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篇沦落为学生难以接受、甚至拒绝的‘残羹冷炙’。因此,在新课改的大潮中,教师要在教学的实践中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五、古诗文课堂教学对策
  针对古诗文教学,一些学校和个人纷纷创立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如:诵读模式、“五环节”课堂学习指导模式、跨越文言文教学模式、“听----说”式、“四步走”模式等等。在认真学习各地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笔者根据自己积累的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对古诗文教学进行了尝试:
  (一)扭转学生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国有句古话:“强扭的瓜不甜。”我们的学生如果是在老师的威逼利诱下学习,那效果是可想而知的。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至为重要了。
  笔者在教授《陋室铭》时,把刘禹锡的字“梦得”与曹操的字“孟德”做了一下比较,通过对二者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听的津津有味,自然而然的也就对古诗文教学颇感兴趣了。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巧为善教者也。”叶老的话告诉我们,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学生善于学习,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对教学过程大胆创新。
  1.优化导语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而又简洁的导语能将学生迅速带入文章中去。在学习《三峡》时,我首先让学生品味一下“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让他们说说对这两句诗的感受。等学生得出“悲凉”、“凄清”之类的感受后,我又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景色会引起这样的感受呢?”学生又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我未置可否,而是让学生结合注释学习课文,学生认真学习文章之后,自然对文章和这两句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重视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类句子,我们都是耳熟能详的。古人的诗句告诉我们诵读是学习古诗文必不可少的“利器”。古诗文,特别是古诗词,都是讲究合辙押韵的(有些文章,如《陋室铭》等也符合这一点),节奏感非常强,读起来朗朗上口,能产生声乐般的效果,因此对于这样的古诗文,教师一定要加强引导,培养学生诵读的能力;而对于那些节奏感不是很强的文章,教师也可以从文章的逻辑结构、感情变化等方面予以指导,决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不仅易忘,而且易让学生厌烦。
  诵读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但我们也决不能滥用。有些老师在上课时,既不给学生设定目标,也不给学生做指导,一遍遍的让学生读,录音读过教师读、男生读过女生读、个人读过分组读……,一堂课变成了读书比赛,学生也没感受到古诗文到底美在什么地方,白白地浪费了时间。
  3.言文统一
  著名语文教师黄厚江曾经说过:“文言文教什么呢?顾名思义,一个是‘言’,一个就是‘文’。文言文教学能不能体现出它应该有的内涵,体现它本身的教学规律,就是看你如何处理好‘言’与‘文’这一对矛盾。文言文要教的基本到位,‘言’和‘文’一定要融合在一起。”我们的古诗文教学,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有的课堂有“言”无“文”;有的课堂有“文”无“言”。
  黄厚江老师认为,文言文的“言”包括词语积累、古汉语语法、诵读方法和文言语感五个层面,文言文的“文”包括文章、 文学、文化三个层面,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就是要立足于言进行教学,在言的教学过程中,去融合文的内涵,跳出狭隘的言”。
  在做到言文统一的时候,要注意避免出现“满堂灌”的现象。有些知识,如常见的实词、虚词,文章中的注释、翻译等不必每节课都重复一遍,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记忆能力;而对一些作者的生平、文章的背景等知識,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需要讲的时候也不能怕浪费时间而一笔带过。
  (三)深入理解文章,提高感受鉴赏能力
  中学教材中所选古诗文或歌咏山水,或记述经历,或阐发哲理,或抒怀言志……,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古诗文沉淀了几千年来文人墨客的思想底蕴,文章的情感既有乐观向上的,也有消极悲观的;有豪言壮语,气势澎湃的,也有沉郁委婉,柔情万种的。不管是何种情态,都蕴含了古人的人生哲理观。今天我们学习古诗文,不仅为了获取知识,也是为了传承文化,使学生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因此,我们在学习古诗文时,应尊重古诗文本身焕发出的美丽,带领学生走进文章去瞻仰古人的风采,和古人谈心。最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整体上对古诗文进行审美体验,使学生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升华。
  (四)重视课外阅读,扩大学生学习积累。
  学习古诗文,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习课本中所选文章,在课本中古诗文学精学透的基础上,讲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教师可制定计划,循序渐进,选一些短小精悍文质兼美的古诗文推荐抄写给学生,扩大学生的视野。
  总而言之,古诗文作为我国文化的精髓,学习它们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古代生活、古典文化,获得精神和文艺的熏陶。这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地对古诗文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探索,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文的内涵,与先贤对话。
  参考文献:
  [1] 王红侠.初中古诗文课堂教学研究[D],2013
  [2] 付云.初中古诗文教材选编研究[D],2011
  [3] 朱志红.古诗文教学浅谈[J],学周刊,2011(9)
  [4] 黄厚江.黄厚江讲语文.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95-98
  [5]张莉文.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浅议[J].学周刊,2012(4)
  [6]孔云翠.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之我见[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1)
  [7]范云飞.浅谈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J].学周刊,2013(7)
  [8]袁开勇.当前中学古诗文教学问题研究[D].2009
  作者简介:
  高鹏飞(1984~),男,安徽利辛人,中教二级,淮北师范大学2014级文学院语文学科教育研究生在读,现任教于利辛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教育是日后人才培养的关键性时刻,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知识对于小学生日后成长与学习都有着相 当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素质教育理念知道之下,小学语文教育已经渐渐走入佳境,然而面对不断进步与革新的科 学技术水平,小学语文教育怎样能够突破传统教育的瓶颈,在当代教育领域构建一个属于新时代新环境的小学语文 教育体系已然成为当代不少学者教育家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  关键词:人才培养;素质教育理念;传统教
摘 要:法制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大学生掌握多少法律名词、了解多少法律条文,而是培养大学生对法的信念,养成一种法律思维的习惯。本文阐述了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必要性,及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思维;必要性;途径  对于一位当代大学生来说,学习了法律知识,掌握了法律条文,未必就能够运用法律,还需要养成一定的法律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它以合法性为向导,要求在面对有关事
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与走马楼西汉简牍出土于同一地点、均出自井窖中且都为官府文书档案.相对于传世碑刻来说,简牍最能反映书体演变的轨迹.本文着重通过笔画、部件、用笔对
期刊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以及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利用机器学习进行数据挖掘的优势日益明显,本文突破传统研究不良贷款率的思路,利用机器学习进行不良贷款率变动的预测,并引入高
众所周知,偿债能力是评估一个公司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计算并分析广西柳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药股份)的股东权益比率、速动比率、产权比率等财务指标并通过
众所周知,2014年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并购元年”,自此之后上市公司开启了并购狂潮,并出现了大量的跨界并购交易.这一方面为迎合资本市场当时对TMT行业的市场高估值;另一方面部
在世界上众多的超级富豪中,澳大利亚新闻公司总裁鲁伯特·默多克无疑是其中具有最大影响的一个人物。作为全球性传媒帝国的“帝王”,他的影响力遍及除非洲一些最偏远的部落之外的整个世界。中国的观众只要对香港的凤凰电视台不陌生的话,就一定知道它也是默多克在亚洲的一项“杰作”。在澳大利亚,默多克早已被视为“纪念碑式”的人物。1964年他创办了澳大利亚第一份全国性的大报《澳大利亚报》,使这个历史不长、地域辽阔的国
摘 要: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使语文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语法是语言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对语法教育不知怎样教,如何教,语法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语法素质不高,语文综合素质下降。随着课改的深入,语文基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加强。我们应该明确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创新教学,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法教学;病句修改  一、高中语法教学是必要的  語
摘 要: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教师要能够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教科书渐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学生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因此,基于“大语文”教育的需要,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应树立全新课程资源观,重视教材人文关怀资源的挖掘、校本教育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