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在课改背景下的物理实验新法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udemire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实行课改以来,物理新课程改革已面临着逐步深入的形势。如何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做好物理实验教学,让学生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已成为许多一线物理教师深思的问题。本文从了解课改背景下的物理实验改革等四个方面,谈一谈在课程改革的环境下,開创物理实验新课程的新方法。
  关键词:课程改革;物理实验;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116-001
  
  教育学家皮纳说过:“课程不只是我们劳作的场所,也是我们劳动的成果,在改变我们的同时,也转变自身。”毫无疑问,课程是学校的支柱,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蓝图。有什么样的课程,就出什么样的人才。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因此,物理课程的改革,首先要从实验人手。
  那么,怎样应课改的要求,创出培养新世纪人才的物理实验新法呢?下面就对这个问题,做简要的阐述。
  
  一、课改背景下的物理实验改革
  
  1 物理实验新课程的目标
  (1)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
  (2)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
  (3)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
  (4)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5)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 “新”“旧”课程的比较
  比较新课程物理实验与传统的物理实验,有诸多革新之处,如下表所示:
  从上面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新的物理课程注重了基础性,体现了时代性,反映了选择性,强调了可操作性。这次新课程改革继承了我国中学物理教材的精华,促进了我国物理教材的新发展。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物理实验教学
  
  在常规教学中,大部分的物理实验都是在实验室完成的,其实验过程不但受到时间、空间、环境等的局限,而且其实验结果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或错误,这给教学带来极大的不便。尤其是有些实验根本就无法在实验室完成,如粒子的衰变、原子弹的爆炸等等。
  多媒体技术指的是运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本、图片、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数字化信息的一种技术,它对物理实验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帮助。
  
  三、利用多种实验活动,建立立体交叉的体系
  
  物理实验教学总的效果并不等于各个要素效果的机械总和。物理实验教学具有这样六个要素:课堂教学、学生实验、教具学具的制做、小发明和小创造、实验竞赛、专题讲座。经过综合分析,我们认为这六个要素组成的实验教学系统的总功能不是各个部门直接地、单独地体现出来的。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特殊联系间接地、综合地表现出来。
  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可以按统一计划,组织一些课外活动,配合课堂实验教学。具体措施一要根据教材实验特点和青少年的心理要求,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做到既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又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保证两课的内在联系;二要抓好落实,一学期的实验内容要事先确定,建立活动小组,安排好辅导老师,以保证课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鼓励学生自制教具、学具。运用日常器具做实验,不但具有简便、直观的优点,而且有利于学生动手,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
  引导学生进行发明创造。一方面可以巩固课内实验所学的知识和初步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另一方面更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还可以举办综合性的物理实验技能竞赛和物理实验专题讲座,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和群众性融为一体,巩固实验教学质量。
  
  四、总结
  
  实行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育理念已逐步被教师们所接受,教学研究蔚然成风,涌现出一些以学生为主的活动式、体验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遍,课程改革正在逐渐地改变着中小学的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是构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内容。关键词:青少年; 公民教育中图分类号: 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096-0012001年10月,国家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提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概念,明确了“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这也是中国公民教
摘要:本文通过对石家庄市业余体校8名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准确度进行调查分析,建议教练员和运动员要特别重视对于助跑技术、助跑节奏、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的训练,减少助跑失败率的发生。  关键词:跳远 助跑准确度 训练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8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2—096—00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摘要:师范生存在英语学习时间少,入学基础普遍较差,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不足等客观现状,为了培养师范生达到一专多能适应将来工作的需求,本文就如何提高师范生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水平与质量,进行了情感、兴趣、多媒体、交际等一系列策略探索。关键词:师范生;英语教学现状;教学策略中圖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117-001中师教育是以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小
摘要:实验是科学教学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但由于目前小学实验室条件有限,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很难充分体现。把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不仅能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还能提高实验的演示可见度。增强演示实验的有效性,加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为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实验知识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的作用,从而达到优化实验的目的。关键词:科
摘 要:文明离校工作是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离校教育也是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分析了毕业生离校不文明行为的成因和解决措施。关键词:高校; 毕业生; 文明离校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7-117-001一、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的重要性每年的五六月份,是高校毕业生即将离开学校奔赴工作岗位前夕,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摘 要:小学生的心灵正处于萌芽状态,需要人去扶持。音乐教学,就好比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播撒一颗颗美好的种子,让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都肩负起重任,用音乐教学引领孩子放牧心情、驰骋灵魂。关键词:音乐教学; 放牧心情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089-001我是一名专职音乐教师,同时也担任着学校的大队辅导员,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中心小学,学生主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