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门护理在心血管医院的应用

来源 :健康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weitao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上门护理在心血管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比互联网+上门护理在心血管医院的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结果 互联网+上门护理在心血管医院实施后,患者满意度升高。结论 互联网+上门护理在心血管医院的应用对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上门护理;心血管医院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即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是近年来心血管治疗领域发展很迅速的一项新技术,具有疗效好、恢复侠、创伤小等优点,总体远期疗效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相同,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目前已成为冠心病血运重建的有效方法之一。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香港的各级医疗机构均非常重视延续护理,各级别医院基本都设立有“延续护理服务中心”。目前在我国部分医院已开展该项服务,经验丰富、有爱心、乐于付出、有志向的注册护士必然成为“居家护理”的主力军。通过正规系统的护理教育,使居家护理人员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技术,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他们有能力承担延续医疗任务,为降低平均住院日发挥最大价值,为缓解医疗资源不足补充医疗人力资源。
  1 建立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小组
  成立护理部管理的“居家护理服务团队”,由护理部牵头在全院选拔培训一批“居家服务种子护士”。选拔条件为: 具有5 年以上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心血管危重病人护理、常见病护理、技能操作熟练,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礼貌热情、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自愿上门护理服务的优秀护士。经过动员—居家服务技能培训—居家服务相关知识培训—出诊技能操作项目再培训—居家护理服务安全法律培训—居家服务护理文书记录培训等,考核评估合格后,接单开展上门护理服务。团队由心血管内科护士长担任组长,6 名护师及2 名临床医师为组员的医护联合家访服务小组,所有小组成员均为本专科以上学历,在进行临床试验前,所有成员均一起学习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后期居家康复方法及其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并进行相关技能培训以帮助小组成员更好地与患者沟通,进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等培训。
  2分阶段实施步骤
  2.1入院时 指导患者关注本院微信公众号及其使用方法,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与患者及家属一起制定住院期间目标,增强患者信心。
  2.2出院前一周制定出院计划 ①出院计划评估单。包括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疾病及状况有关的自我照顾技能、出院返家后的治疗照顾需求、主要照护者能力、出院后居住环境的评估等。②出院计划记录单。包括住院小结、现存护理问题、出院后需要护理内容、服务方式、服务信息、协调与转介、随访记录等内容。③出院计划质量评价单。对出院计划评估、出院指导、相互转介、家庭访视、患者健康状况、自我护理能力、家居环境安全管理、健康教育、照顾者培训等方面进行评价。在出院前1周进行相应的院外康复教育,包括用药、饮食、不同时期康复锻炼方法等信息,以及针对患者个体的专科特殊护理指导,如用药观察、胸痛应急处理等护理指导。评估患者是否需要院外上门护理服务,指导患者网上挂号和预约上门护理的方法。
  2.3出院后1 周 开始采取事前电话沟通、微信健康指导和预约上门、入户一对一指导和咨询。专科团队共同到患者家中,评估居家环境及患者用药、症状管理与识别等方面内容。对房间光线、地面、卫生间、物品摆放等问题提出改善措施,并督促落实,预防患者跌倒。评估患者服药依从性,如洋地黄类、利尿剂等药物不良反应观察能力。患者出院后的胸痛、气促、水肿、每日体质量情况,对病情恶化症状的识别、应对及监测生命体征、体质量、水肿等指标能力。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针对性指导。对患者饮食、活动进行评估指导。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病情、饮食习惯等提供个体化的指导以及摄入量的控制。选择活动的方式、时间、活动程度等。护士长以电话随访方式了解患者返家后照护情况。专科护士利用电话和微信平台,发送温馨提示信息,提供心理支持、情绪疏导,必要时帮助联系心理医生。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和家属的照顾能力,并给予相应指导。采取家庭访视和移动终端相结合的方式(优先使用微信、电话,短信作为补充,若患者病情加重,则须进行家庭访视),随访频率为出院后1 个月,半年及一年,内容主要包括对患者目前疾病康复状态的了解并给予进一步康復措施指导,了解患者按时服药和饮食控制情况,并嘱咐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检测血压,定期复查等。随时掌握患者一般情况,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将每次随访的内容、形式、效果及时记录在出院计划记录单上。上门护理全程由专科护士联系团队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针对性指导。
  3 结果
  心血管医院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95.77%升至98.82%。
  4 讨论
  随着老百姓对生命健康更加关注,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且呈现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覆盖城乡居民的“15 分钟健康服务圈”,要求能使老百姓看病更方便,满足日益增长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全面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因此,三级医院需要不断健全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将技术向基层输送,指导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促进社区卫生机构与公立医院合理分工、双方转诊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另一方面,通过正规系统的护理教育,使上门护理人员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
  我国护士上门护理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的开展一方面能缓解我国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能使部分国民享受在家护理的便捷,还能增加护士收入,使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得到更大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观念的转变,在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护士权益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护士上门服务会有巨大的市场,也将成为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一部分,将优化医疗服务,缓解医院床位紧张、供需矛盾的现象。
  参考文献:
  [1]Keller IM,Kalache A.The healthy cities project in Europe.Journal of Cross-Culture Gerontology,1997(12):175-189.
  [2]陈璐,陈湘玉. 国内外居家护理概况及对我国居家护理发展方向的思考[J]. 中国护理管理,2012,12( 7) : 94-96.
  [3]陈璐,陈湘玉. 三级医院出院病人居家护理模式的构建[J].护理研究,2013, 27( 7) : 664,667.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我国传统教学所回避的问题,绝大数高校至今仍然不愿意开设相关的课程,那么高校缺乏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是什么呢?高校为什么无视大学生的性教育?学生们对性心理健康认识的缺失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目前高校很少开设性教育课程,即使开设了相关课程,形式也较为死板,内容较为陈旧,存在的问题较多,验证影响了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本文详细研究如何推进高校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叙事护理模式在肿瘤内科护士职业倦怠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湖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一、二病区临床在岗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一、二病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护士除接受护士长常规护理管理之外还要接受叙事护理干预,为期3个月;对照组护士只接受护士长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管理,为期3个月。干预前后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对两组肿瘤内科护士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护
期刊
摘要:目的:明确干预性护理对ICU重症左心衰竭急救治疗的施行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数量均为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干预性护理方法,并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实验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干预性护理对ICU重症左心衰竭
期刊
摘要:目的: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入治的共10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加以常规措施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老年呼吸相关护理措施,对照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照统计学差异显著,有对比价值(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满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某医院收治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顺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纠纷、投诉情况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护理纠纷、投诉情况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管理应用于临床中,
期刊
摘要: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通过具体的护理活动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护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实验室是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以及验证与巩固理论知识的重要基地,重视和加强实验室管理是提高护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根据实际护理实验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具体经验,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基础护理;实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将人性化管理应用于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1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和实验组(人性化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事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较对照组明显较少(P<0.05)。结论:将人性化管理应用于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效果较好,能有效减少护理事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儿科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5S管理模式实施于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2019年4月~2019年12月我院将5S管理模式实施于医院护理管理中,制定护理管理计划、具体的实施方案、考核方案,并与2019年4月~2019年12月我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度相对比,对护理管理质量进行评估。结果:5S管理模式实施后基础护理合格率更高,同时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在基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干预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选取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对比分析两组进行干预后的患者心理状态和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参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妊娠糖尿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法,对比其宣教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健康教育路径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情况。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健康教育;临床效果  糖尿病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