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地位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研究

来源 :广东药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uangom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基于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因素,深入探讨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为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人群提供针对性的脑卒中防控策略,降低脑卒中发病率,从而减轻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病例组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0例,对照组选取同期住院的骨科、普外科和泌尿外科的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纳入标准并同意参加研究。本研究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预先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资料的收集。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SES、生活行为、疾病史和临床指标。使用Epi Data Version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双人双机独立录入并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SPSS version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定义为ɑ=0.05,以双侧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将性别和年龄及单因素分析有意义(P<0.05)的变量进行逐步向前最大似然法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ES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将性别和年龄及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因素作为Logistic回归矫正模型变量。设置模型一为不调整因素,模型二为调整社会人口学特征、模型三为进一步调整生活行为、模型四为进一步调整疾病史、模型五为进一步调整临床指标。结果1.研究对象基线特征分析对照组和病例组出生地和现居住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职业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常地吸烟、运动、高盐、高脂、高糖、肉类、蛋类、鱼类、水果、粗粮和饮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房颤、卒中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Fib、FPG、TC、TG、HDL-C、LDL-C、SBP、DBP、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多因素分析在社会人口学特征中,与<60岁相比,≥60岁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OR值为2.36(95%CI 1.39~4.00);现居住在城市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OR值为1.70(95%CI 1.03~2.80)。在SES中,与小学及以下教育水平相比,初中、高中/高职/中专、大学及以上教育水平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OR值分别为2.16(95%CI 1.29~3.61)、3.28(95%CI 1.82~5.91)、3.46(95%CI 1.49~8.04);与非体力劳动相比,体力劳动、无职业、退休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OR值分别为3.06(95%CI 1.58~5.93)、1.51(95%CI 0.76~3.02)、2.38(95%CI 1.18~4.78)。在生活行为中,吸烟、高盐饮食、高脂饮食、消耗鸡蛋过多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82(95%CI 1.11~2.98)、2.87(95%CI 1.88~4.38)、2.27(95%CI1.43~3.60)、2.54(95%CI 1.59~4.06);与运动不足相比,运动充分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为0.22(95%CI 0.14~0.33)。与不饮茶相比,饮红茶、绿茶、红茶及绿茶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分别为0.37(95%CI 0.14~0.97)、0.32(95%CI 0.16~0.67)、0.57(95%CI 0.36~0.89)。在疾病史中,高血压、房颤、卒中史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93(95%CI 1.89~4.53)、12.42(95%CI 2.91~52.97)、10.39(95%CI 5.43~19.86)。在临床指标中,TC、TG、SBP、BMI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4(95%CI 1.20~1.72)、1.45(95%CI 1.15~1.82)、1.03(95%CI 1.02~1.04)、1.10(95%CI 1.03~1.16);HDL-C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保护因素,OR值为0.26(95%CI 0.14~0.50)。2.SES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1)在单因素中,高教育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OR值为1.41(95%CI 1.09~1.82)。调整社会人口学特征,高教育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为2.22(95%CI 1.59~3.09);进一步调整生活行为、疾病史、临床指标后,高教育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分别为2.12(95%CI 1.44~3.12)、2.10(95%CI 1.38~3.20)、2.52(95%CI 1.59~3.99)。在性别亚组中,无论调整何种模型,高教育均增加男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进一步调整生活行为,高教育增加女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在年龄亚组分析中,无论调整何种模型,高教育均增加60岁以下的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进一步调整临床指标后,高教育增加60岁以上人群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2)在单因素中,高收入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OR值为2.00(95%CI 1.50~2.67)。调整社会人口学特征后,高收入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OR值为1.72(95%CI 1.24~2.39)。在性别亚组中,调整社会人口学后,高收入与男性、女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有关;进一步调整生活行为,高收入增加女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在年龄亚组中,无论调整何种模型,高收入对60岁以下人群发病均有影响。(3)在单因素中,体力劳动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没有影响。进一步调整疾病史和临床指标后,体力劳动均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OR值分别为1.72(95%CI 1.08~2.74)、1.94(95%CI 1.14~3.30)。在性别亚组中,调整社会人口学特征、进一步调整生活行为和疾病史,体力劳动均增加女性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在年龄亚组中,进一步调整疾病史和临床指标,体力劳动增加60岁以下人群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结论1.与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相比,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行为方式较差,疾病史的比例较高、临床指标值异常比较显著。2.年龄、现居住地、吸烟、高盐饮食、高脂饮食、经常消耗鸡蛋过多、教育水平、职业状况、高血压、房颤、卒中史、TC、TG、SBP、BMI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运动、饮茶、HDL-C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保护性因素。3.高教育、高收入、体力劳动能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且具有性别和年龄差异。4.社会人口学、生活行为、疾病史和临床指标因素可部分解释SES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
其他文献
唐代对外来文化的大胆吸纳,形成了对本土礼乐文化的冲击和改造,伴随多元思想的碰撞与交融,使得习惯于形而上的玄思的士人转向形而下的感性体验,在艺术思维上得到了一种新的提
本文通过实践经验并结合相关资料,介绍了设备安装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内容中比较详细地说明了吊装孔设计的方法,并主要阐述了设备安装和车间设备布置的关系。
在良好的幼儿阅读活动中,通过听、说、读、看、写、画等多方面的语言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有机融和、彼此促进,为幼儿带来阅读的快乐,在促进儿童语言智能获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教学模式的改革。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互联网+教育"的显著优势,使得基于"互联网+"翻转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成为可能。利用"互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公益广告是弘扬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公益广告承载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规范社会
逆流色谱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液-液分配色谱分离技术,由于它不需要固体分离介质,因而具有传统的液-固色谱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本文在简介CCC分离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就其在食品功
目的探讨间歇蓝光照射和持续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50例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儿家
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方式。受内外条件的制约,当前民办高校的筹资渠道单一,资金缺乏已成为制约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瓶颈。畅通资金渠道,实现多元
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我国工业化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工业废水被排放到土壤当中,造成土壤与水源中出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情况。重金属中成分复杂,极易通过食物链导致生物富集的
目的:分析8个不同产地吴茱萸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吴茱萸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离,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G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