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果胶酶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条件优化

来源 :中国酿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j740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丰富高效产果胶酶的微生物种质资源,该研究采用刚果红染色法从采自菠萝地的土样中分离产果胶酶微生物,通过测定菌株产果胶酶能力对其进行筛选,并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最后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设计对其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初筛与复筛得到一株产果胶酶酶活最高的菌株XW-18,经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最佳产酶条件为:蔗糖添加量40 g/L,蛋白胨添加量20 g/L,发酵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 7.0,在此最佳条件下,所产的果胶酶活力达到(1 804.32±55.28)U/mL。
其他文献
酱油是厨房中不可或缺的发酵调味品,在餐饮和食品工业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酱油起源于中国,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发酵食品的重要代表。该研究首先通过对酱油(主要为豆酱油)的历史、技术和产品形式的发展进行介绍,分析出自北魏以来酱油一直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它是酱油独特风味物质的主要来源,说明酱油“美味来自原料”的特性。此外,对酿造酱油和配置酱油的定义进行了说明,并分析了二者之
期刊
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答在教学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教育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经验激活、任务驱动、方法迁移等策略,把握认知激活、方法激活、情感激活、赋予角色、明确任务、留出空间、有梯次地呈现任务等要点,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期刊
报纸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期,中小学科学教育要在实践与认知的交互作用下,促进科学思维与探究实践的深度融合;运用高阶思维提升实践活动的思维品质;通过“大观念+真实问题”开展实践育人;重视科学教育的整体规划、设计与实施,形成课内外、校内外协同的教育机制。
期刊
针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加工难的问题,使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对UHMWPE进行共混改性,并通过注塑成型的方法得到大尺寸UHMWPE/HDPE注塑制品,探究了不同含量HDPE对注塑制品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每100份UHMWPE中加入2份HDPE时得到的注塑制品综合性能最优,拉伸强度相比于纯UHMWPE注塑制品提升了27.9%,冲击强度基本保持不变,摩擦系数降低
期刊
新课程方案重视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课程内容,它的课程目标指向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它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主题生成、活动实施、总结评价三个实施阶段,探究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活动路径。
期刊
<正> 我爱看陈辉的电视纪录片,不仅因为我们是朋友,更重要的是我从他的电视作品中看到了他的性格、他的才能和他的追求;看到了他近几年来在电视纪录片领域里不断探索的足迹。一九八三年,陈辉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摄
期刊
<正>近期,网络流行词“躺平”成为大家的口头禅,这一现象反映出人们对学习和生活压力辐射下的现状的一种态度。从前几年流行的“丧文化”到今天的“躺平”,已经渗透到各个群体,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一种“愿望”,而这种现象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习得性无助可能是一个原因。习得性无助是指一个人由于连续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或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期刊
酱油是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主要调味料,在西方国家也越来越受欢迎,已经成为人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酱油主要以大豆和小麦为原料,通过霉菌、酵母和细菌多种微生物群系发酵酿造而成。酱油发酵过程中涉及的微生物群落非常复杂,控制发酵过程非常困难,酱油酿造环境中的功能微生物区系更是影响酱油风味品质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采用强化功能微生物提升酱油风味品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研究从日
学位
<正>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和组织修复以及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矿物质)、膳食纤维(纤维素)等7类,还包含许多非必需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平衡膳食中仅需少量,故称为微量营养素(见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