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的滋味

来源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c123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院子里种着两棵芒果树,枝扶枝、叶护叶地并生着。年年交春的时节,两棵树就都抽出黄澄澄的花穗。大约总是清明前后,碎纷纷的花落尽,光秃秃的枝梗上便结出米粒大的果子。
  母亲说,那是挂着满树的果子。
  在一个轻寒薄如春阳的黄昏,风淡淡的,并不绚丽的晚霞照在斑斑驳驳的红砖墙上,冷冷的苔绿竟染着几分庄严的紫。芒果树的枝叶摇曳,拂在瓦檐上,此唱彼和地低吟着。
  “今年的芒果一定又会丰收。”
  母亲坐在落地窗前的摇椅上,若有所思地说,语气十分笃定。
  “你怎么知道?”父亲取下老花眼镜,放下报纸,抬头向窗外望一眼,淡淡地问。
  “我闻到了芒果的香味。”母亲有韵律地摇着摇椅。
  “呵!你的鼻子可真尖。”父亲的目光早已回到了报纸上,仿佛只为了使两个人的对话不中断才接腔的。
  “可不是?什么味道都逃不过我的鼻子。”
  这倒是真的。但是我却忍不住放下报纸,歪着头望着芒果树。
  “你别太乐观,今年可不一定像去年……”
  “怎么,钧儿,难道我说错了?”
  母亲打断我的话,突然刹住摇椅,焦躁地问。
  我正不知该怎么回答,却听到父亲咳了一声,见他冲着我直打眼色。
  “妈,你没说错啦!”我学着母亲的说法,“两棵树上都正挂着满树果子哩。”
  “我说嘛。”母亲又开始摇,有韵律地摇,脸上带着胜利的微笑,“你那双老花眼呀,算了吧,差得远哩!”
  母亲的双眼都患了视网膜剥离,交春不久后动的手术,结果失败了。就在她住院的那段時间,连着几场大雨,打掉了黄澄澄的穗花,也打掉了两树的果子。
  晚上,母亲就寝以后。
  “爸,到时候妈要吃怎么办?”
  “小声点,你妈的耳朵跟她的鼻子一样尖。”父亲压着嗓门说,“到时候你不会每天到市场去买一些备着吗?”
  【评点】
  文章巧用以小见大的手法,父亲与作者善意的欺骗,只为让失明的母亲看到希望,怕她触景生情,徒增悲伤。文章至“到时候你不会每天到市场去买一些备着吗?”一句戛然而止,启人深思。通篇没有抒情性的豪言壮语,却于平白的语言中展现出一幅温馨美满的画面。
其他文献
再回首,绿水东流,青山依旧。  ——题记  “自古华山一条路”,作为一个热衷于青山绿水,小桥人家田园之美的我,又怎会望见那苍茫华山而不动心呢?华山之美,可以说举世无双,既有桂林山水之典雅,又有横断山脉之浑厚,也有长白山美景的鬼斧神工,还有“归来不看岳”的黄山的浑然天成。所以,华山的美让我流连。然而最美的要数峰上美景。  浩荡之美  玉女峰的美,有股浩荡之气,巍然豪迈,山体岩石呈米黄色,纵剖面与山谷
期刊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我一直将这句话当作我的座右铭,一直对它深信不疑。  不信,你看:  初春的时候,大地充满了生机。小草慢慢地将它那小脑袋伸了出来,用充满着好奇的眼睛打量着这个世界,最后,它呵呵地笑了出来,那天真无邪的笑声回荡在整个大地。这不是美吗?只要用心,便能发现美!  炎夏的时候,百花争艳,鸟语花香。这时,一只正在翩翩起舞的蝴蝶
期刊
【真题回放】  族群,人群,群体,群的形态丰富多彩。群的便捷,群的力量,群的适应,群的挑战无处不在。微信平台可以汇聚一群相距遥远的亲戚;校本课程可以召集一群兴趣相近的同学;大自然更能轻松招引一群群热爱阳光的旅友……不知不觉,我们就会融入群的洪流。  以“群”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群  早晨的第一缕阳光降临到了我们学校,暖暖地洒
期刊
不知不觉中,风里添了几许凉意,桂花开了,又到了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团圆的日子,我们一家去乡下看爷爷奶奶。不曾想,我会收获一个圆满的月夜。  丰盛的晚饭后,我们都在屋檐下坐着闲聊,静待月亮惊艳登场。空气中沁着丝丝凉意,看暮云合璧,倦鸟归林,看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听秋虫在草野呢喃,鸡鸭在籠间低语,牛脖子上的铃铛轻荡,还有风儿吹过竹林的飒飒声响。没有乐音,没有霓虹,乡村的秋夜,满心满眼的静。抬头望月
期刊
小时候,听妈妈说,天上的星星都有自己的主人。于是,我时常想,那主人兴许就是这世间的凡人吧。也由此,我时刻幻想遇到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  最近,镇上来了个奇怪的人。他两只眼都瞎了,却会在夜幕降临时,准时穿过熙攘的人群,走进那条偏僻的小巷。听镇上的人说,他来这里是为收集黑暗。对此,我将信将疑,覺得他就是一个疯子。要知道,那条黑咕隆咚的小巷,可是小镇最污秽的地方,聚集着小偷、乞讨者、无业游民等社会最底层
期刊
“思念的滋味,就像这杯苦咖啡,虽然可以加点糖,依然叫人心憔悴……”我无意间听到了这首歌,不觉一阵鼻酸。  凄凉的歌声撩动了我的思绪,一幅幅画面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麦田·烈日  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一位爷爷和一个小女孩正在地里割麦子。汗水打湿了他们的衣服,他们也毫不介意。炎热的天气使老人直发喘,小女孩的脸被蒸得像苹果一样红。老人大把大把地割,小女孩也不甘示弱。老人尽可能多割些,只给小女孩留下窄
期刊
汉人民俗中有“地忌”“地误”之说,语音联想是形成此俗的重要原因。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记载,汉高祖八年时,刘邦经过赵王地界,到“柏人”时,赵国国相贯高等人在夹壁墙中埋伏武士,打算劫持刘邦,但是“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而去。”“心动”即古人常说的“心血来潮”,今人称“第六感觉”“潜意识”“下意识”等。刘邦在警惕之余,从地名的谐音判断吉凶,纯属
期刊
第1頁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期刊
【写作导引】  “意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物象(自然意象)或事象(社会意象)。它既包括借以寄托情思的春草、秋风、落叶、红梅等自然意象,也包括用来寄托情思的社会事物、人物形象、生活场景、故事情节和历史事实等社会意象。意象组合,就是缘于表达统一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本不太相关的,寄托了情感意趣的典型人物、事件、实物或景物片段,构成一组画面,实现无缝链接、组合成文的构思技巧。这种“拼盘”式的组合,绝非
期刊
看看新闻上那干瘪的土地,看看那一年才能洗一次澡的少水地区,看看这大千世界的种种,假如世界上只剩下一条河流,人们还能存活多久?  到那时,人们应该像古时候赶集一样,到那条世上仅存的河流两岸,手里拿着锅碗瓢盆疯狂地抢夺着这世界上唯一一条,或许还是肮脏不堪的河水……人们纷纷到那里安家。渐渐地,闻讯而来的人越来越多。河旁变成了一个繁华的小镇。可是好景不长,超负荷的负担使这条河干涸了。最终,唯一的河流也消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