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组合,熠熠生辉

来源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l_futu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导引】
  “意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物象(自然意象)或事象(社会意象)。它既包括借以寄托情思的春草、秋风、落叶、红梅等自然意象,也包括用来寄托情思的社会事物、人物形象、生活场景、故事情节和历史事实等社会意象。意象组合,就是缘于表达统一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本不太相关的,寄托了情感意趣的典型人物、事件、实物或景物片段,构成一组画面,实现无缝链接、组合成文的构思技巧。这种“拼盘”式的组合,绝非是对事例、景物材料这些“形”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文章主题下的有机整合。
  用意象组合法构思成文,常有三种组合手段:
  一、横向組合
  就是组合特定主题下的几幅画面或若干意象,各片段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如中考满分作文《秋来了》,首段先用“秋来了,梦醒了,心碎了”开头,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接着传神而简洁地描写秋风秋雨秋景,用“一首首凄美的诗篇便从诗人心中涌起”过渡,然后分别用“梧桐细雨冷清秋”“巴山夜雨话别情”“浔阳江头琵琶行”作小标题,引出李清照、李商隐、白居易这几位文学史上的悲情人物,用诗意的语言化用他们相关的诗词意境,表达自己对秋的独特感悟。最后用忧伤的笔调作结,照应开头:“秋风起,秋雨浓,梧桐芭蕉夜雨声。秋意老,愁丝层层,几曲秋声,哀怨几重。秋来了,带来无限的哀思,留下无数凄美的诗篇。”文章采用这样总分总的横向结构,使条理清晰,内容充实,语言优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纵向组合
  就是组合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中的几幅画面或若干意象,各片段间是鱼贯式的层递关系。如中考满分作文《你的热情,让我记住了你》,考生先在开头解释了题目的“你”为何物:“你,就是那热情蓬勃、明媚灿烂的阳光!”然后分别用“幼时,你如风”“童年,你如水”“青春,你是天”三个独句段落引出自己在三个不同人生阶段对阳光的不同感受,这样一气呵成之后,自然地在结尾用想象和抒情点明题旨——“沐浴在你的热情蓬勃下,我感受着母爱般的温暖,洋溢着生命的激情……我仿佛感觉到我的双臂变成了美丽的翅膀,在你的引领下,我飞向了广阔的天空,飞得很高很高……去创造属于我自己的美好未来,描绘属于整个社会的绚丽蓝图。”这种结构省去了各部分过渡的语句,层次清晰,一目了然,会让疲惫的阅卷老师赏心悦目。
  三、对比组合
  就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事物、人物、事件或自然现象安排在一起,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明是非,从而产生极鲜明的印象和极强烈的感受。如《阿行与阿动的故事》,把阿行与阿动二人来往的6封简短书信分成三组,既表明了故事的发展,又进行了对比:在同一专业、不包分配的起跑线上,阿动到深圳打工,从一般工人做到技术员、厂部经理,而阿行拒绝阿动的相邀,先是在家无所事事,等待父亲找工作,后是安于现状,用非所学,无所成就。文中虽未作评论,而主旨尽显,紧扣“行动”的话题行文。
  另外,为了结构上的美观,意象的组合还要注意呈现的方式。
  首先,除了对比组合可以用两个片段外,一篇作文采用三个或四个片段为宜。每一个片段并不需要描写得太详细、太冗长,不必把画面的来龙去脉、前后经过交代清楚,只需抓住画面的本质特征或典型细节,寥寥勾画,略加点染,给读者展现出一幅幅画面就行了。也许单幅画面表达的意思比较含糊单调,但一幅幅意义相关的画面、素材组合在一起就可以构造出一种意象,表达出一个明确的主题。
  其次,各片段可用精心设计的小标题,或转换地点,或运用数字序号等标识,达到形散神聚、聚零为整的目的。小标题宜用词语或短句形式,句式一致,从而体现出行文脉络和逻辑顺序。例如《爱的传递》用“红叶·琴”“红叶·情”“红叶·恩”的小标题依次诠释了“高山流水”“霸王别姬”“叶落归根”的情意,突出了主旨。
  其三,如果素材较多,也可以不用小标题,只在主体部分的各段开头设置排比型的中心句,领起段落,组合素材,用排比段的形式和富有文采的表达来布局全篇。这种结构能使行文势若悬河,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充实感。
  总之,意象组合是一种易于掌握而又行之有效的快速作文法,加强训练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其他文献
传说西汉时期蜀中才子司马相如受到汉武帝重用,当上中郎将后,迷恋于长安的繁华生活,忘记了离家时对妻子卓文君的海誓山盟。到第五个年头上,他才给卓文君写来一封信。  卓文君拆信一看,纸上只寫着十三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卓文君揣度丈夫有嫌弃之念。便将这十三个数字连缀成一首述写情怀的诗歌,给司马相如寄去。  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一别之后,两地相悬。说的是三四月,却
期刊
建安二十四年冬,云长于临沮为孙权所斩。吾虽为马,素日感公之厚恩,安忍漠然视之?呜呼!一代英豪至此陨落!其英烈一生影响吾辈甚远。今特书此文,以表敬意。  昔主吕布,虽勇猛,却徒有其表,见利忘义,不足挂齿。诛丁原,弑董卓,二人皆其义父也。虽非父母,然数年之恩,岂能诛之?忆吾始见云长,其乃身长九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吾心中默叹,此真乃神人也。想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竟留不住他。怎耐他过五关斩六将
期刊
再回首,绿水东流,青山依旧。  ——题记  “自古华山一条路”,作为一个热衷于青山绿水,小桥人家田园之美的我,又怎会望见那苍茫华山而不动心呢?华山之美,可以说举世无双,既有桂林山水之典雅,又有横断山脉之浑厚,也有长白山美景的鬼斧神工,还有“归来不看岳”的黄山的浑然天成。所以,华山的美让我流连。然而最美的要数峰上美景。  浩荡之美  玉女峰的美,有股浩荡之气,巍然豪迈,山体岩石呈米黄色,纵剖面与山谷
期刊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我一直将这句话当作我的座右铭,一直对它深信不疑。  不信,你看:  初春的时候,大地充满了生机。小草慢慢地将它那小脑袋伸了出来,用充满着好奇的眼睛打量着这个世界,最后,它呵呵地笑了出来,那天真无邪的笑声回荡在整个大地。这不是美吗?只要用心,便能发现美!  炎夏的时候,百花争艳,鸟语花香。这时,一只正在翩翩起舞的蝴蝶
期刊
【真题回放】  族群,人群,群体,群的形态丰富多彩。群的便捷,群的力量,群的适应,群的挑战无处不在。微信平台可以汇聚一群相距遥远的亲戚;校本课程可以召集一群兴趣相近的同学;大自然更能轻松招引一群群热爱阳光的旅友……不知不觉,我们就会融入群的洪流。  以“群”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群  早晨的第一缕阳光降临到了我们学校,暖暖地洒
期刊
不知不觉中,风里添了几许凉意,桂花开了,又到了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团圆的日子,我们一家去乡下看爷爷奶奶。不曾想,我会收获一个圆满的月夜。  丰盛的晚饭后,我们都在屋檐下坐着闲聊,静待月亮惊艳登场。空气中沁着丝丝凉意,看暮云合璧,倦鸟归林,看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听秋虫在草野呢喃,鸡鸭在籠间低语,牛脖子上的铃铛轻荡,还有风儿吹过竹林的飒飒声响。没有乐音,没有霓虹,乡村的秋夜,满心满眼的静。抬头望月
期刊
小时候,听妈妈说,天上的星星都有自己的主人。于是,我时常想,那主人兴许就是这世间的凡人吧。也由此,我时刻幻想遇到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  最近,镇上来了个奇怪的人。他两只眼都瞎了,却会在夜幕降临时,准时穿过熙攘的人群,走进那条偏僻的小巷。听镇上的人说,他来这里是为收集黑暗。对此,我将信将疑,覺得他就是一个疯子。要知道,那条黑咕隆咚的小巷,可是小镇最污秽的地方,聚集着小偷、乞讨者、无业游民等社会最底层
期刊
“思念的滋味,就像这杯苦咖啡,虽然可以加点糖,依然叫人心憔悴……”我无意间听到了这首歌,不觉一阵鼻酸。  凄凉的歌声撩动了我的思绪,一幅幅画面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麦田·烈日  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一位爷爷和一个小女孩正在地里割麦子。汗水打湿了他们的衣服,他们也毫不介意。炎热的天气使老人直发喘,小女孩的脸被蒸得像苹果一样红。老人大把大把地割,小女孩也不甘示弱。老人尽可能多割些,只给小女孩留下窄
期刊
汉人民俗中有“地忌”“地误”之说,语音联想是形成此俗的重要原因。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记载,汉高祖八年时,刘邦经过赵王地界,到“柏人”时,赵国国相贯高等人在夹壁墙中埋伏武士,打算劫持刘邦,但是“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而去。”“心动”即古人常说的“心血来潮”,今人称“第六感觉”“潜意识”“下意识”等。刘邦在警惕之余,从地名的谐音判断吉凶,纯属
期刊
第1頁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