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级目标培训对不同技术职称护理人员心理资本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a_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分层级目标培训对不同技术职称护理人员心理资本的影响作用,旨在为提高护士职业素养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采取实验对照方法。以整群分层抽样,抽取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临床科室400名不同技术职称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护理人员按照技术职称先分层,每层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单双号两组,然后将各层的单双号合并,单号200人为实验组,双号200人为对照组。培训前,对两组均采用护理人员心理资本问卷进行测评。培训时,实验组采用讲授、视听技术、讨论与案例研讨、角色扮演、互动小组、网络培训和自学等多种手段并用的培训方式进行分层级目标培训;对照组则采用以自学为主、自由结对相互学习的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培训1年后,再次采用上述问卷对两组护理人员进行测试。

结果

实验组采用多手段并用的培训方式进行分层级目标培训后,不同技术职称护理人员心理资本测评,其各维度得分与培训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两组护理人员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培训后进行组间比较,实验组不同技术职称护理人员心理资本测评,其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相同技术职称护理人员得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结论

对护理人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分层级目标培训,可以有效影响护理人员的心理资本,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其他文献
1 引言rn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又译实证医学.其定义为:一种要求临床医生了解支持其临床实践的证据以及这些证据的可靠程度的医疗实践模式.用通俗的话来解
随着通识教育理念在大学教育的扩散,为了培养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素养的新型医学人才,医学院校也开始调整通识教育课程,加强通识教育。国内医学院校大都开设了通识课程,但是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效果不太理想。本研究以锦州医科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探讨其临床医学专业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提出通识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目的 了解肠球菌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用MicroScan WalkAway 96SI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分离的409株肠球菌进行
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正确评估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成效的基本途径。本文分析了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现状,阐述了构建教育评价体系的理念和内涵,对高等医学院校如何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
四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2012年教育部将医学影像学专业和医学影像工程专业2个专业合并后新设立的专业,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课程体系,现有课程内容和结构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技能的训练。温州医科大学通过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从设备技术类、临床诊断类和技能训练类3大块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课程整合进行研究,并对课程整合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探索培养应用型高水平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专业课程
失能老人是我国养老机构今后主要的服务对象,该群体人数多、增长快,而且存在着部分生活能力丧失、患病率高、罹患多种疾病等复杂问题,迫切需要专业化护理队伍和社会化的护理服务。目前养老机构以养老护理员为主要护理服务提供者,该队伍技术含量低、专业化程度差,无力为日益增加的失能老人提供高水平护理服务。我国老年护理学科与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起步晚、发展慢、培养规模小、层次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
我科1997年11月至1998年11月对8例上肢的文身图案,采用局部削皮加无色素皮片回植于较深的尚有色素残留的削皮创面上,愈后仅留下疤痕而文身图案消失.rn本组8例均为男性,年龄18
目的了解摄影活动融入辩证法课程教学的实践对于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探索符合夜大学学生特点的医学人文教育的新模式。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北京大学医学部夜大学40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其"医学辩证法"课程——"现代医学目的"的教学中开展"身边的医学人文关怀"摄影活动,就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0.6%的学生不认同医务工作者人文关怀的缺失是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33.9%的学生认为摄影活
对通识教育内涵的深入理解是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对北京某高校医学本科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医学生对通识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通识教育课程学习收获以知识层面为主,未能真正达到通识教育所追求的能力目标。高校应当充分意识到医学生接受通识教育的重要性,科学规划通识教育培养体系,注重通识教育课程质量及理念宣传,将通识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相融合,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目标。
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大学医学部2014级288名医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发现性别、专业、政治面貌对医学新生学习适应情况没有显著影响;而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制力、对专业的认同感、对大学生活的参与度、与周围同学的关系、学习主动性、学习投入、自我效能感和希望特质等对医学新生学习适应情况有显著影响。为了提高医学新生学习适应性,需要加强对来自农村及小城镇和非独生子女的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