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禀气”说与人的道德先在性

来源 :管子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b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熹强调后天的努力对个体人道德修养提高的重要性,故而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但是不可否认朱熹在探讨个体人的道德水平高低时,认为“其气质有清浊偏正之殊,物欲有浅深厚薄之异”,认为人的道德和出生时的“禀气”有关。具有先在性,具有先天的因素。他从“察五行之气”与“五常”、“禀气”与人的善恶的先在性、用“禀气”论证人道德根性上的差异的先在性三个方面,用“禀气”说明了人的道德先在性。
其他文献
严复以西方的进化论和民主、自由等观念对道家的某些思想作了阐发.他作的这种阐发,实际上是以老庄著作为载体,会通中西思想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以西释中”的解读方式,这种解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办学思想、彰显学校特色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类型。为了开发好校本课程,依据绿色教育要求和学校特点,武汉市积玉桥学校正在努力建设小课程。  一、什么是小课程  小课程是校本课程的形式之一,是课时量低于一个学期,最短可到3课时的校本课程。这是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依据学校实际情况而选择的一种校本课程形式。  小课程是依据
随着课改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语文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努力让学生摆脱束缚。冲破牢笼,呼吸自由鲜活的空气,让语文与社会共
晏婴以极忠尽谏闻名,而其劝谏的主要内容便是要齐君效法古之贤君爱民、重民,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本文以<晏子春秋>为据,描述晏婴的谏诤形象和高超的进谏艺术与技
摘 要:德育是每位教师的责任。要依据高师化学课程教学目标和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辩证观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德育和智育达到统一。  关键词:高师;化学教学;德育  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这种认识无疑是正确的。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师范教育,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师范教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