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历史与社会作业有效性的研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e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作业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要求广大教师在布置、設计、批改作业时必须有所创新,做到轻负高效。本文分析了历史与社会作业有效性不高的原因,阐述了提高历史与社会作业有效性的对策。历史与社会作业 有效性 研究 作业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平台,也是教师教学效果反馈的主要渠道。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更多的在教材和教法上求得突破、创新,而往往忽视了“作业”这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为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历史与社会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谈几点体会。
  一、历史与社会作业有效性不高的原因
  1.作业繁多且重复,缺乏精心设计
  大部分教师布置作业时,在量和质两方面都比较随意,图“量”不求“质”,热衷于搞“题海”战术。对所提供的作业资料基本上采用“拿来主义”策略,什么“质量检测”、“精析巧练”、“课时导航”等等,推荐学生买。这类作业题目量较大,选题粗糙,重复练习,不仅加重了学生负担,还导致兴趣减退,出现不交或者抄袭作业的现象,其有效性大大降低。
  2.历史与社会开卷考试,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
  新课程改革后,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变成了开卷考试。这给学生的第一感觉是该学科的考试可以带书,答案都可以在书上“翻”出来,这样就形成了对书本的过分依赖。实际上,新课程不再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简单识记,而是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由于这种改变,作业在书本中直接照抄的答案变少了,大多作业要求学生通过一定的思考才能作答。而许多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思维上有很强的“惰性”,一旦遇到材料分析题、综合题就想抄答案,最好让老师直接把现成的答案告诉他们,形成了过分依赖答案、过分依赖老师的不良习惯。更严重的是学生认为这两门学科并不重要,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认真,作业的有效性自然降低。
  3.作业没有弹性,缺乏层次
  传统作业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均采取“一刀切”策略。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
  4.教师没有及时批改作业,没有评价学生就没有动力
  作业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通过作业,使学生巩固、内化学到的知识、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欲望。批改不及时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作业态度被动,抄作业现象十分普遍。而且有些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没有评价,只是一个阅字或者一个对号,学生对批阅状况也熟视无睹,达不到反馈作用,长此以往,作业的有效性降低。
  二、提高历史与社会作业有效性的对策
  教学实践证明,有效作业与教师布置作业的内容、作业的形式、作业的题材、作业的过程、作业的批改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笔者认为有效作业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1.作业内容要有层次性
  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求,让他们有创造性的自由发挥,让学得好的学生继续保持学习的劲头,而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信心。第一个层次的作业,是为了巩固课堂知识而设置的,要求人人必做,人人会做。这类作业,是基本知识的简单应用,是巩固知识所必需的。第二个层次的作业,对学生要求较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要求也较高,要求大多数学生能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完成。第三个层次的作业,是专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由于其难度大,部分基础不好的同学可以不做或选做。如何分配三个层次的作业,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处理,在这样的“作业自选商场”中,让学生自主选择,就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得到了不同层次的发展。分层作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厌学、抄袭作业等现象大为减少,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效作业。
  2.作业形式要有多样性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变作业设计理念,打破传统文本形式,设计更多新颖的、形式多样、个性化的作业,让学生克服作业单调乏味现象,提高学生作业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作业有效性。在做作业时让学生充分动用各种器官,如设计口述型作业,让他们动口说;设计开放型作业,让他们动脑想;设计探究型作业,让他们动手做,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避免形式单一。作业形式多样符合了初中学生接受事物的心理特点,激发作业的兴趣,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3.作业题材要有生活性
  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能运用课本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布置作业要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的热点、焦点、重点问题。例如,2011年,我们在设计作业时联系了日本大地震核泄漏事故、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排名全球第二、法英美意等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展开了空袭、传统节日文化等社会热点问题。有聚焦台州经济发展变化,有鞭挞社会丑恶的理性思考,有关注社会民生维护公平的问题,有弘扬美德关注汶川地震等题材。作业题材的生活化,需要我们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观察、收集、设计。作业题材的生活化能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善于思考,激发兴趣,乐于探究,学思结合,自然提高了作业的有效性。
  4.作业过程要有自主性
  为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历史与社会的作业最好要求学生在课内完成。为什么呢?可以避免学生互相抄袭,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让学生在获得答案过程中养成独立思维的习惯。作业过程自主化还体现在布置作业时,要以体现探究性学习为导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充分“动手”和“动脑”,避免学生在思维上形成依赖性。
  5.作业批改要有激励性
  批改作业也是一门艺术。作业是学生们辛苦汗水的结晶,不管他们的作业质量如何,任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渴望得到认可、赞许,适当的鼓励能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因此在批改作业时,我们应采取客观评价和鼓励性评价相结合的批改策略。对质量高的作业,给予鼓励,充分肯定其独到之处并期望坚持;对有问题的作业,给予仔细认真的点拨,并鼓励上进;这无疑给了他们很大的自信,提高完成的积极性,这样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别摘到“桃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有效作业的效果。因此,鼓励性的话语应适时地出现在学生的作业批改中,让他们倍感老师的关爱和关注,并将这种关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总之,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是教学中的细节,需要教师不断地思考和总结,需要师生长期地探索。参考文献: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浙江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资料选编.浙江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2002,12.
  [3]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3.
其他文献
阐述了数学课堂提问的意义和中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种类,分析了我国现代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有效提问,从而提高学术课堂教学的质量。
从怎样才能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再现历史、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怎样才能提高民族的自身素质四个方面,对如何体现历史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珍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而教师的知识储备、与文本的潜心对话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则决定了与学生对话的高度。
如今,传统的、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早已鲜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改变自身角色,激活语文课堂教学也成为众人思考的焦点。文章重点探讨了教师该如何修炼自我才能顺应新课程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词汇教学内容的问题是基础性问题,因为词汇教学究竟包括哪些方面是词汇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词汇教学方法的基本出发
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它在人的一生成长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特别在孩子的思想品德形成方面起着根本性的作用。针对目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主体地位模糊、家庭教育效果欠佳的现状,从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以生活化素材对孩子实施品德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认为父母是孩子成长发展的奠基者,应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科学的指导和针
目的 应用微量泵持经续泵入普通胰岛素以控制危重患者的血糖水平,旨在探索出一种高效、安全、平稳的控制血糖的方法 .方法 采用微量泵入普通胰岛素来控制入住笔者所在科的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