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科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而是求知的乐园。
  在目前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没有充分的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知识只能机械模仿,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课后,又陷入大量重复的作业,测试中,学习成了无法解脱的苦役。其结果是学生或者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博闻强记,但思维的创造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发展,或者因不堪重负而厌倦放弃。调查表明,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改革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不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将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后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的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的去干。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能够轻松的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特级教师与漪在谈教材体会时说:“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上高高升起。”我在上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考虑到初一学生对自己童年玩耍的环境有深刻印象,对生活充满美好幻想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以学生兴趣点切入教学。我先引导学生以《我心中的乐园》为题,把自己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心中的乐园有现实的美景,有幻想的世界。然后直接引入鲁迅先生描写的儿时的乐园——百草园这一重点文段。让学生通过分析生动具体的描写,感受其中清新甜美的瓜果、奇妙可爱的动物透出的欢乐天真的稚气。体会描写中准确的形容,生动的修辞和清晰的层次。学生充分感受了作者儿童时代轻松自由,充满情趣的百草园生活,与三味书屋单调陈腐、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活做对比,便很容易的理解了文章“批判封建教育,揭露私塾残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这一深刻主题。进而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丰富积累,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初中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 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距离,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求知的好习惯。
  早在本世纪初,著名教育及陶行知先生在“儿童手脑的六大解放”中就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儿童的口,让他们能说……”的教育思想。为了强化语文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我在上《核舟记》中“船头坐三人”一段时,把课堂变舞台,让全班同学以课本、桌椅为道具,同桌互相协作表演佛印及“苏黄共阅一手卷”的动作神态,学生边朗读、边表演,通过课堂即兴表演,学生在角色转换中理解古文语言,古文背诵这一教学难点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成了。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转换角色,充当导演,让学生充当演员。通过教学活动设置剧情,科学合理的利用演员,调动各种因素,让舞台充满光彩,使演员投入其中,乐在其中。只有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又“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特殊过程。”因此,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学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和强制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说明文在教学中通常被认为内容单调,形式呆板,缺乏情趣。我在上《死海不死》一文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查字典比赛、集体复述传统故事、快速阅读记忆训练等课堂活动,教学形式轻松活泼。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得到了培养。语文教学中要以课文为“例子”,提炼语文知识,发展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知识是教不尽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语文能力,便可以自学知识,再生知识,自觉提高语文素质。这样,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包括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对教学倾注的热情,体验教学内容的确切及教师心情的激动、愉快等。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有智力因素的参与,还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学习的质量,则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晶。
  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就需要渲染课堂的气氛,营造一种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景,形成一定的情感基础,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的内容,甚至不自觉地进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几十年前,陶行知先生就提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他认为“教”是为“学”服务的。这一主张,将学生看作了大写的“人”,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对现今教育仍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陶先生还说:“教员的天职是变化。”可见,教师的“教”不可一成不变,因为我们所教的对象是不同的,教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教学中的生成更是千变万化,因此,我们应思变,求变,以变应变。但万变须不离其宗,那就是更好地为学生的“学”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扎实推进,任务型教学也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本文从任务型教学的概念、基本特点以及它的基本过程和意义简要地谈论了任务型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英语是一种语言,学习一种语言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使用这种语言进行创造性地交际。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阵地,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实现这种目的呢?我认为任务型教学是一种最有效的把语言应
期刊
世界卫生组织给人的健康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健康包括三方面: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无疑表明,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要珍视心理健康。而在现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就业竞争压力日趋增大的大社会背景下,现实中很多人都不同程度的有心理健康上的不健全。如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心理疾患已成为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的普及,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已经融入课堂,发挥着其他媒体无法代替的作用。多媒体课件具有信息量大、图文并茂、形象直观、表现内容丰富、感染力强和交互灵活等诸多优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必需成为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是每一个教师值得关注的课题。作为英语老师,多媒体运用于英语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优化教育资
期刊
经典名著能影响读者,教育读者,调节人的情绪,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来激发读者追求和创造美好的事物。作为中学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的青年,学校和老师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推荐经典名著并引导他们阅读。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品质、审美能力的培养,认知视野的拓宽和心灵的净化。关键在于老师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阅读名著的指导,应该怎样指导才能让学生克服困难,有兴趣、有信心地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并且收到实效。我在实际教
期刊
音乐教学评价是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技术,对音乐教学所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于价值上的判断,它是音乐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文章中我进行了阐述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走出不足的途径以改变音乐教学中学生评价的现状,发挥学生评价的真正作用。  一、评价内容应注重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并重  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是指《音乐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经过学习应达到的演唱、演奏、识谱视唱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在教材内容少的情况下,音乐知识和
期刊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一部分教师弱化语法教学,他们不再进行详细讲解,只让学生反复重复重点句型。教材中众多的语法项目无法一一重现,使学生学过的句型很快遗忘,更谈不上运用自如。这已成为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的一大因素。  一、目前学生的现状  由于学生对基础语法知识掌握不牢,致使学生不仅不会用英语准确地进行口头表达,更写不出几句没有语法错误的句子
期刊
摘要:根据当今作文教学的现状,为了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作文教学的模式亟待改变。变被动的习作者为积极地参与者,这也是新课标在新时期的要求。  关键词:自改互改 单元组 作文能力  研究目的、意义: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难点。作文教学长此以来都是老师写作前指导,学生写作,老师批改,学生或多或少的反馈,这样的步骤收效甚微,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也让老师身心俱疲。怎样改
期刊
由于城乡结合部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其语文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学生语文素养普遍不高。而承载着新课程理念的情境教学若能在城乡结合部初中语文课堂中实施,无疑可改变其教学现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今很多城乡结合部学校也尝试采用了情境教学法,但大多老师都只学其表,不懂其质,情境创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未能突出或强化语文学习主题,常常在看似热闹的场面背后,淡
期刊
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已有八年的时间,深深的感受到高中学子们对于学习数学的不容易,尤其是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其实这个时候,是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