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课改下技工院校美术专业欣赏课有效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qe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技工教育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注重学生自身修养和审美。美术欣赏课是技工院校为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而开设的一门艺术课程。开展美术欣赏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全面思维,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个性,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强化学生美术素质上,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让学生主动参与,真正达到欣赏课的教学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技工院校 美术欣赏课 美术作品 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213-01
  随新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技工院校里,美术课程的开设对于提高学生的美术专业能力素养、培养能够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美术型职业人才,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意义。结合当前技工院校美术教学现状,在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以及创新欣赏能力培养方面仍然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和状况,美术欣赏课作为学生美术创作灵感激发以及作品欣赏能力培养实现的重要课程,在美术教学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地位和影响。下文将结合当前技工院校美术欣赏课开展的实际情况,对于创作体验在美术欣赏课中的运用作用意义分析基础上,对其具体运用实现以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以推进技工院校美术教育的发展进步。
  一、创设美育情境,实现审美教育
  常规的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基本上都是对作者创作背景、作品的内容、色彩和构图方式进行分析。教师在讲台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单一的说教式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学生还会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对美术不感兴趣,觉得枯燥无味,更难以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为了避免这样的教学弊端,教师要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和现代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图像、文字、影像等这些更直观、更生动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直观感受,充分调动学生的眼睛、耳朵、嘴巴和双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完全参与到课堂中来。甚至还可以利用音乐、故事、影视等方式创设出情境,使学生融入到故事中。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美术带来的美感,也使美术欣赏课教学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象。
  二、拉近学生与艺术教学的距离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每个学生的思维是不一样的,他们都有自己的爱好与兴奋点,每个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也不一样。教师已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课堂的总调度员。所以,教师要充分备课,认真构思,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逐步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同时,营造一个平等、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欣赏的热情。比如,在欣赏中国瓷器时,教师可先让学生用眼睛看、用手摸,让学生亲自体会陶瓷的肌理、质感。并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中国陶瓷的悠久历史和复杂的制作过程,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用陶泥制作罐子,亲身体会制作的乐趣。在欣赏中国画作品时,教师可以充分让学生比较其与西方油画的不同,例如:绘画颜料、绘画用纸以及绘画形式等等,同时,层层的向同学们抛出问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思考、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开阔学生的思维,也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
  三、加强学生美術作品的分析能力
  技工院校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有自己的主观意识,通过自己的感知、分析、研究对美术作品有自己的见解。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注意作品的形式美和技法处理方面的知识,更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挖掘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艺术鉴赏观。例如:在欣赏梵高的作品《麦田上的乌鸦》时,要先让学生了解梵高当时的生活背景和思想,然后通过分析作品的用色来分析作者当时创作该作品时的心理感受,使学生逐步融入作者的内心,感受作者的思想和人格,使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接受思想教育。
  四、营造轻松学习氛围
  美术欣赏课与其他学科不一样,它没有严格的知识界限和过多的条条框框,主要以欣赏为主,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畅所欲言,课堂气氛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教师可以用幽默、轻松的语言,带动课堂氛围,带动学生的情绪。平时多举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把枯燥的美术理论知识故事化、通俗化,这样更能引起学习兴趣。例如:在讲中国油画赏析时,重点介绍著名油画家靳尚谊的作品——彭丽媛肖像《青年女歌手》,还可把他拍卖的价格比较高的作品向同学们展示。同时,美术教师还可以采用PPT、投影仪、班班通、视频等多种手段来播放作品,使学生有更加直观和深刻地感受。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具有标志性的建筑、雕塑,也可以带领学生到博物馆、展览馆参观,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艺术美。
  总的说来,上好美术欣赏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增加他们的艺术修养,给他们亲近自然,融入到大自然中的机会,从而获得发现美的意识和途径,并且能深刻感知到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时,通过美术欣赏课进行平等交流,培养学生的不同审美能力,使不同的学科相互渗透,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审美情趣,促进人格完善和情感的培养。学生们通过对美的认知,养成了一种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培养了一代具备有较高文化修养、较高品位、道德高尚,并且有审美感知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郭欣妮. 创作体验在职校美术欣赏课中的运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
  [2]陈青霞.职校美术欣赏课教学探讨[J].职业教育,2016(08).
其他文献
“全人发展”的理念贯彻在教学中,就是要求教育者在这个阶段对学生的关注,不仅要关注知识的积累,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强弱,关注学生的人生态度和人格养成
非伤寒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病原体,在动物和人类群体中存在多种血清型。在养猪场中,这种微生物的流行与许多危险因素有关,尽管有强有力的兽医公共卫生控制来防止沙门氏菌
本文以厦门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为例,对高校的外语科研平台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从实现外语科研平台信息化,制定外语科研发展规划,建立并完善基于外语科研平台的科研管理制度,开展优
本文利用超声波的分散原理,研究聚丙烯(PP)固相接枝马来酸酐(MAH)的反应,考察反应温度、超声波作用时间,过氧化苯甲酰(BPO)用量,MAH使用量等因素对接杆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接枝产物加以证实。结
本文阐述了元认知策略理论和形成性评估的内涵,论述了二者在外语教学中的指导意义。通过实验对比研究,说明了元认知策略与形成性评估的交互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成绩。
本文利用美国ACT公司开发的C-MOLD软件,对蓄电池盒射出成型进行模拟,用以解决该塑件充模不平衡拨模等缺陷。该塑件属单模穴,多点浇口模具,制件有五个隔板、薄壁、深腔,且壁厚是变化的。利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的各项生活需求指标日益增长,这种需求的增长破坏了我国环境的生态平衡,尤其是森林资源的破坏严重。在“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下,全国人民通
PCV3是母猪繁殖障碍疾病,母猪感染后,可导致猪皮炎肾病综合征样病变,皮肤多处出现丘疹性皮炎,母猪流产、死亡率上升、窝均木乃伊胎增加、受胎率减少。文章通过介绍猪圆环病毒
猪烯酮和粪臭素是引起公猪异味的主要激素,目前控制公猪异味的主要方式是对年轻公猪进行阉割。但是这两种激素并不是完全引起公猪异味的原因,研究表明,激素即使是在低浓度的
采用单丝临界长度法测定玻璃纤维增强聚丙昨合体系的界面剪切强度,研究了湿热及交替变化的温度等环境因素对复合体系界面的损伤。结果表明,湿热及高、低温的冷热循环均能引起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