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艺术:你会“说话”吗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r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工作能力是需要靠“说话”来展现的。“会说话”已成了职场一项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当说话变成一种“技能”,就要求我们“要说话”“少说话”“不说话”,这样才能在职场中游刃有余。
  我们每个人从周岁起学会说话,应该说,说话这项“能力”是有的。但当说话变成一种“技能”,你真的可以游刃有余吗?
  “要说话”
  会说话,首先要求我们“要说话”。
  工作单位对于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是——开口能说。这也就是为什么公务员选拔考试的最后一门考量“动口不动手”的面试的原因了。
  大到一些重要会议、报告、讲话,小到一些主题演讲比赛,甚至是很小型的活动,都要求我们能够在活跃气氛、切合主题、推动活动进程的层面上发挥积极作用。
  在平时的每周例会上,我们需要积极发言——针对现阶段的工作进度和状况进行总结,并且提出相应的可行性方案;在单位组织活动的时候,我们也要踊跃报名,例如准备一场振奋人心的演讲,或者报名争当本次活动的主持人。
  好的工作能力是需要靠“说话”来展现的,好的口才也是获得赞赏和认同的很重要考量。我们“要说话”,不仅是积极争取说话、发言的次数和机会,更是要在一次又一次的锻炼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升个人的综合竞争力。
  “少说话”
  会说话,其次要求我们“少说话”。
  “少说话”的第一个层面是少把自己的隐私拿出来说,切勿交浅言深。日常的同事交往,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除了业务上的交接,也会涉及到很多私人的内容。的确,我们需要沟通交流,也需要培养同事之间互相了解、互相信任的基础,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用自己的秘密去换取别人的秘密。这样的关系看似亲密,实则扭曲畸形,是经不起考验的。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少说话,少说负能量的话。曾有一位领导跟他的下属说过:“不要跟满嘴负能量的人打交道。”在工作岗位上,千万不要把家庭中的负能量带到办公室来宣泄。
  某单位有过一个合同制工,每天上班都要讲述她的“奇葩婆婆”和“妈宝老公”,以及她那不懂事的“熊孩子”,将她糟糕的生活全部倾倒在同事耳朵里。很长一段时间,她的负能量遍布办公室的各个角落,大家碍于情面不忍心打断她喋喋不休的“倒苦水”,但实际上这种被负能量包裹着的压抑氛围严重影响到了大家的办公效率。
  上述两个层面上的“少说话”对于维护同事关系、维持办公氛围都是很重要的。
  “不说话”
  会说话,最后要求我们“不说话”。
  鸡汤文里说:“每个人从出生开始,用一年的时间学会说话,然后用剩下的几十年学会闭嘴。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工作中,我们势必会从各种各样的“非正常”渠道听到一些尚未公布的“秘密”。在这个时候,请保持缄默。
  曾有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老同事,天生敏锐度很高,并且推理能力极强。她能够在例会那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通过微妙的面部表情,配合微信运动的步数排行榜,分析判断出单位某个单身男青年和单身女青年周末出去约会了,并且一整天都呆在一起。同时进行宣扬的是她在公共卫生间意外偷听到的另一个“秘密”——某个女同事托人、找关系借调到另一个清闲的部门去了。
  一时间,这两件极其敏感、应该“被保密”的事情,在整个办公系统几百号人当中像传染病一样肆意传播,最终三人成虎,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境地。
  事情的收尾是这样的:领导约谈、书面检讨、开会批评。那一对私下见面的年轻人顶不过压力一拍而散;原本已经铺好了路准备调走的人也最终没能办完借调手续,不尴不尬地留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
  必要的时候保持緘默,学会“不说话”,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给自己留有余地。
  有时候,会说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开口之前先把要说的话从脑子里面过一遍,确认这话能够提升自己的形象,并且不会对别人构成伤害。
  《鬼谷子》里说道:口者,心之门户,智谋皆从之出。当说出去的话不再是简单机械的“声波传递”,而变成一种人与人沟通交流的“载体”,这在无形中给我们的日常表达提高了要求。
  其实,不仅在单位,即使与三观契合的朋友交往,也需要注意交往的尺度,彼此间也要“会说话”。总之,我们需要在嘴巴上安装一个结结实实的“拉链”,确保所有经由耳朵接收到的敏感信息不会从唇舌之间随意散播出去,要做一个会说话的人。(《半月谈》木小暖/文)
其他文献
为了能和父亲多说话,李静参加了很多心理学讲座,并开始自学心理学知识。通过学习,李静还一次性通过了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考试,“如今,父亲参加了京剧队、太极拳班,我也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  随着城市老龄化程度加剧,当下涌现出了不少“陪老族”。  为对话,考取心理咨询师  67岁的喻弼群家住福建厦门市。2013年,刚办理退休,就有单位出高薪返聘他。当时,喻弼群的岳父刚去世,他觉得很遗憾,“没有多陪陪他”。
期刊
在互联网诊疗平台,患者成了买家,医患关系在表现方式上有了一定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使得医疗服务的意义和价值也发生了变化。不过,医患关系不是一种买卖关系,无论到医院看病还是网上看病,医生和患者都应回到医疗服务的本来价值上。  阿里健康2020年4月1日发布数据显示,过去10天,支付宝平台上医疗健康类服务的交易量增长了16倍。显然,线上问诊的发展正在受疫情影响而提速。根据易观千帆监测数据,今年春节期间,互
期刊
有人因小恶付出生命代价,法院判决时“和稀泥”,在过去并不鲜见。如今,对于这样的案件,法院旗帜鲜明地对家属赔偿请求说不,向社会传递的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法律决不允许守法者为“小恶”埋单。  4月8日,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等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评选结果揭晓,曾广受关注的“冰面遛狗溺亡索赔案”入选。这起案件有何特别之处呢?  冰面遛狗溺亡索赔被驳回  2017年1月,一名男子在北京市丰
期刊
派出所辅警多次窃取财物,为何被分别认定为犯盗窃罪、贪污罪?该起案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涉及到区分此罪与彼罪、一罪与数罪,以及监察机关和公安机关均有管辖权的案件如何处理等实体和程序问题。  基本案情  浦军于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在常州市公安局新北分局龙虎塘派出所从事辅警工作,定岗于该所案管室,负责该所暂扣财物保管事宜。  2018年7月10日,浦军利用担任龙虎塘派出所辅警、能够接触到涉案
期刊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庭养老都面临挑战。目前70%大中城市的老年人家庭属于空巢家庭,农村留守老人有1600万,另外全国还有4000多万失能老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该如何面对老去?又是否能从容、有尊严地离去?  我们该如何面对老去?针对这个问题,清华大学养老研究团队深入中国农村调查,一共走访了38个村,将19个村作为干预村,19个村作为对照村,展开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养老形势面临挑战  目前我国
期刊
葛琦强再次翻开案卷,一个不起眼的地址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住址让他联想到曾办理过的一起贩毒案。通过翻看当时卷宗,他发现一个名为沈某的嫌疑人家住此地,而且其手机号码也多次出现在这次案件里……  打击贩卖毒品犯罪往往可以“拔出萝卜带出泥”。在一起贩卖毒品案中,作为贩毒案的上家和下家,到案后拒不认罪,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从一个手机号码发现贩毒线索  2018年3月,公安机关抓获逃犯陈某。通过前期
期刊
曾经手握重权的副局长,因按捺不住对金钱的欲望,最终落得一败涂地。谈起对其的抓捕过程,令人唏嘘。由于其出逃后年纪已比较大,加上害怕追债人员,不想引人注目,最终落得只能以送外卖为生。  “从俞敏案中可以看出,目前国资管理中还存在一些缺陷和漏洞,要结合这次整改回头看,从机制和制度层面再梳理、再剖析、再落实……”近日,在宁波市奉化区国资管理中心专题警示剖析会上,奉化区纪委监委派驻第六纪检监察组组长王海洪强
期刊
其实,不管是“报复性消费”还是“报复性存钱”,都只是普通人对于疫情之后生活的一种预期。其中既有“任性”,也有“反思”,各人有各人的选择,包含着对实现自己心目中更美好生活的不同路径。  最忆人间烟火气  三五好友、几杯奶茶、一桌火锅,曾经稀疏平常、唾手可得的生活,却成为疫情期间很多人求而不得的美好。微博上“疫情过后的第一件事”话题阅读量高达4.1亿,“吃火锅”的回帖点赞数超过了20.1万,不少快被憋
期刊
入矫人员会戴一个定位腕带,每5分钟更新一次所在位置。腕带有防拆装置,如果暴力拆卸或者是有人未经请假直接离开了济南市区,系统都会立即提示。在没请假的情况下缺席学习、劳动,将会被给予警告,3次警告就会被收监。  30岁的孟凡家住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兴福街道。因为姑父几次欺侮父亲,他一怒之下将姑父打伤,因此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一年。判了缓刑,意味着可以不用到监狱去服刑。孟凡来到兴福司法所,开始接受社
期刊
当影响力变为破坏力,违规干预、捞取好处、请托办事、谋求特权等违纪违法行为就会渐成气候,必然损害一个地方一个系统的政治生态,为害深远。从近年来通报的案例可以看出,靠职务影响力搞寻租,在一些关键领域、关键岗位尤其突出。  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一些典型案例中,“涉嫌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利用职务影响力攫取私利”一度引发群众关注。“影响力”是什么,它究竟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是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必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