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发球规则的演变对乒乓球技战术的影响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ta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4-000-01
  摘 要 体育运动的竞赛规则与规程是选手必须要遵守的比赛法则,乒乓球运动在我国体育竞技运动中起到了引导性的作用。自十九世纪后期乒乓球运动的出现,就相应的出现了乒乓球的发球规则。从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上分析,对乒乓球发球规则实施的每一次修改和规定,都成为了乒乓球运动技战术中的一个全新的发展,高超乒乓球的发球技术可以给对手造成很大的威胁性,因此就出现了乒乓球发球战术的不断变换,选手需要充分适应全新的发球规则的变换,这样才可以在乒乓球的对战当中取得优势。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 发球规则 乒乓球技战术
  纵观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史,从乒乓球运动所使用的工具的变换,乒乓球运动规则的变换以及乒乓球运动技术的创新是促进乒乓球运动不断发展的三个重点因素。尤其是在已经实行的全新的发球规则下,是对乒乓球运动比赛实施的最大变动,一方面提升了乒乓球运动的比赛节奏,使得其中的相互对抗有所增加,还有一方面就是促进了乒乓球运动中的技战术的变通,且使得其中出现了全新的发展趋势,对乒乓球运动的观赏性方面也有较大的提升。
  一、对我国各个时期的乒乓球发球规则的演变研究
  (一)乒乓球运动发球技术的形成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伴随乒乓球运动的初步发展,就已经出现了正手和反手等各种各样的旋转式发球。乒乓球的发球质量方面也在不断的提升,这时运动员更加注重的是发球后球的转速,与此同时高抛发球法也应运而生。同一时期,近网式发球技术也在不断的开发和成熟。
  (二)乒乓球发球技术的巅峰时期
  直至上世纪80年代,乒乓球运动主要体现在发球的隐蔽性与发球所具备的威胁性。我国有名的乒乓球运动员何志文、谢塞克、陈龙灿等人,在他们的比赛过程中,凭借他们本身发球的角度较大、发球的速度较快、爆发性较强的优势,在乒乓球运动相关比赛当中不断取得优良的成绩。而曹燕华和戴丽丽等女乒乓球运动员,她们所具备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侧身高抛发球、下旋式发球,其发球的速度较快、球落点变化多端。
  (三)乒乓球运动发球技术限制运用时期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已经处于鼎盛时期,在技战术的运用等方面基本都已经达到了巅峰,在这种状况下,乒乓球运动很难实现较大幅度的技术提升。对于全新的乒乓球比赛规则,发球技术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这对大部分的乒乓球运动员来讲,通常所运用的都是正手的半高拋的形式发球,同时再和反手低抛的侧上、下旋转发球进行配合,发球的种类相对比较单一,在旋转上面加上旋转和不旋转的相互配合,在求落点上通过短球为主来配合长球。
  二、无遮挡式发球技术对乒乓球技战术的影响
  (一)无遮挡式的发球技术的开发对技战术方面产生的影响
  当前,无遮挡发球技术规则降低了发球技术的变化样式,并且提升了选手在比赛过程中难度。对于我国乒乓球运动员来讲,发球后前三板的技术是得分的观点。在实施了无遮挡式发球技术之后,使得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质量受到了限制,降低了侧身发球的概率,在这种状况下,就要求运动员需要再建立起有效的侧身抢发和战术组合体制。
  (二)无遮挡式发球技术的开发对发球强攻战术所产生的影响
  在无遮挡式发球规则实施以来,对一些高水平运用直板技术的运动员在接发球方面形成了较大的难度,和所实施的新规则之前的比赛比较,其中的接发和抢攻变的更加的激烈和凶狠,这也使得在对战过程中的得分与失分的几率都有所提升。
  (三)无遮挡式发球技术的发展对运用反手拉球运动员的技术影响
  全新的无遮挡式发球规则的实行,对正手位侧身发球运动员的身体倾斜角度缠身了一定的限制性,对于乒乓球运动员来讲,要是运用正手位的发球,伴随身体的惯性作用,运动员身体的重心一定会向前产生转动,然后再迅速的做出相应的调整,在这种状况下,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发球抢攻以及侧身的动作移位。
  (四)无遮挡式发球技术体系对反手发球运动员抢攻衔接的影响
  乒乓球运动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凭借着正手拍的隐蔽发球之后的反手抢攻战术和衔接技术在国际的大型比赛当中不断取得佳绩,正是因为无遮挡式发球技术体系的出现,使得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在发球方面处于了比较被动的局面。
  三、乒乓球发球技术的变更运动员需要做出针对性训练
  (一)实施单项技战术训练发球规则的变更,乒乓球运动员需要结合定点发球抢攻的配套练习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发球的质量。
  (二)对发球抢攻技术实施重建,基于高质量的发球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有效的发球抢攻战术。所以,运动员在进行发球的过程中,需要依照对手的实际发球状况,运用不同的发球形式,制造出不同力量、不同旋转程度和落点的发球。
  (三)乒乓球运动员还需要充分适应全新的发球规则,针对全新的发球规则体系,做出针对性的训练,一方面在正手的高抛发球上加大训练强度,同时还要提升反手高抛的发球技术,最大程度上去适应全新的发球体系。
  四、结束语
  通过对乒乓球发球规则的演变对乒乓球技战术的影响的分析和探究,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乒乓球发球的规则实施的每一次修改和规定,都成为了乒乓球运动技战术中的一个全新的发展,高超乒乓球的发球技术可以给对手造成很大的威胁性,因此就出现了乒乓球发球战术的不断变换,选手需要充分适应全新的发球规则的变换,这样才可以在乒乓球的对战当中取得胜利。
  参考文献:
  [1] 胥凡.对乒乓球发球新规则的分析以及对策[J].莆田学院学报.2011(6):53-55.
  [2] 张新.浅析发球新规则对乒乓球技术的影响[J].安徽体育科技.2013(1):37-38.
  [3] 杨奇勇.乒乓球规则的演变对发球抢攻战术发展影响的研究[J].华章.2011(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6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4-000-02  摘 要 目前,核心力量的训练越来越受到高水平运动队的重视,尤其是在不稳定环境中进行的游泳运动,核心力量的训练已经成为各位教练员训练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游泳项目有其自身的特点,要制定出与其项目自身特点相符合的核心力量训练计划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由于瑞士球在练习中的不稳定支撑与游泳运动员在水中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4-000-02  摘 要 本文试图通过研究2013亚錦赛上中国男篮的5场小组比赛,以后场篮板球和抢断球作为发动快攻战术的主要来源,分析中外男篮在比赛中的快攻运用情况,比较在快攻不同形式和阶段的成功与失败,找出中国队同与赛队在快攻战术运用细节上的差距,结合其自身的人员配备情况及其战术打法特点,从个人及全队的内因情况以及外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4-000-02  摘 要 武术的国际化推广是武术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华文化得以发扬光大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多哈、广州、仁川三届亚洲体育运动会武术比赛视频影像进行观看,运用影视资料发、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得出中国武术的发展不全面、呈现阳盛阴衰的局面,散手的发展前景好于套路发展前景,其他国家散手项目发展势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4-000-02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數理统计法对广州市11所高职院校乒乓球训练队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根据调研结果发现广州市高职院校乒乓球训练队存在许多发展方面的问题,可概括为:1.训练设施因素;2.运动员因素;3.教练员因素。为解决广州市高职院校乒乓球训练队发展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应对策略:1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4-000-02  摘 要 文章旨在了解第十六届CUBA西北赛区四强队的攻防能力及其存在的问题。文章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的研究方法对四支球队的攻防实力进行统计与分析,结论显示:西北工业大学进攻效率较高,实力强劲;山西大学篮板球方面优势明显;太原理工大学战术运用合理,进攻流畅;内蒙古师范大学失分过多。对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4-000-02  摘 要 网球属于一项基础的体育竞技项目,运动员要想获取优异便需要掌握丰富的网球技战术。换而言之,就是网球技战术在网球竞技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作用。本课题笔者在对网球技战术相关内容进行概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新形势下网球技战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希望以此为网球运动员在了解网球技战术方面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4-000-01  摘 要 本文从教学训练的一线实践出发,结合农村中小学的特点和具体实际,总结出一套搞好学校运动训练经验做法,从六个方面入手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如何克服不利因素搞好农村中小学运动训练工作,为提高学校的运动竞技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学校体育 选苗训练 思想教育 奉献关爱  一、普及提高  现在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