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法治相衔接中的立法条件及其类型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pei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与法治相衔接、相统一,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论断.在实现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的对接中,应立足不同立法条件的情形,采取和运用不同立法行为方式.常态立法、授权(国务院)立法、(地方)先行立法、(授权)特区(变通)立法和法典立法分别与改革的不同分布、不同阶段相适应.之所以在我国通过立法法、授权法(决定)等构设阶梯式的立法条件及其对应的立法类型,在改革、发展的社会情势所成就的现实立法条件与法定立法条件相契合之际,科学选择立法类型,发挥法治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在根本上,是改革与法治两轮驱动、紧密结合的必然要求.但是,非常态条件下各个立法类型应强化建构性而并非停留在试验性.试验性立法是一种错误的归纳.现实立法条件与法定立法条件的吻合度,即现实立法条件的成熟度,是检验、评价立法行为是否“适时”“及时”,进而认定未做出立法决策是否构成立法过程中怠于履行职责、乃至立法不作为的要件之一.
其他文献
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利用2008-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并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视角分析金融发展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发展效率的提升和金融发展结构的完善可以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而金融发展规模对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抑制作用;金融发展效率和金融发展结构对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因区域异质性而具有差异,应在不同区域同样存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从我国情出发设计和发展的根本政治制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显现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体现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保障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当前,在人大代表的职责、对人大代表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组织设置方面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必须通过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和对人大代表的监督机制,不断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报告显示,大学生是网络用户的主力军之一,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重要.高校必须针对当前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和研究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举措.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方思想文化大潮的冲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渗透和发展呈现出场方式隐蔽化、内容呈现碎片化、传播策略灵活化等趋势.在全球化、网络化、市场化的背景下,以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眼光对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认清其实质目的,坚持用唯物史观认识和记述历史,这是新形势下有效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必要举措.
旅游业是富民兴边的重要产业、绿色产业和生态产业,是加快县域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昭苏县是贯穿伊犁州与南北疆的交通要塞,旅游资源类别居全国前列,发展昭苏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只有从强化基础投入,实现旅游服务全域配套、实现旅游产业全域联动、产业援疆助力、实现旅游品质全域提升等方面着手,致力于做大做强县域全域旅游,才能使昭苏旅游业成为富民兴边的支柱产业.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是连接广大干部与各族群众的重要纽带,是党和政府优化群众工作路径的创新举措.近年来,新疆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取得明显实效,但在实践层面遇到一些问题,有待探讨与研究.笔者在“访惠聚”驻村工作期间,运用民族学调研方法,以驻村点K村为研究对象,以点带面对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基层实践进行研究,分析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开展的新途径新方法.
富民兴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促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提出的重大方略.本文基于中国新疆和布克赛尔县农业农村发展文献资料以及调研情况,在结合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的基础上,提出初步的对策建议.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实现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各级党员干部依法有权,既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中之重.本文既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党员干部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三个维度剖析了党员干部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现实路径.
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跨越的巨大支撑力量.张謇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是我们国家、民族的精神标杆、文化符号和道德楷模.通过对南通创建张謇全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SWOT分析,提出创建张謇全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当运用系统思维增强顶层设计,运用创新思维深化张謇精神内涵,树立共享共建共治理念实现全域发展,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讲好张謇故事,讲张謇好故事.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伟大精神,按照源与流、共性与个性、整体与局部等关系所构成的精神系统,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以跨越党史各个时期、覆盖全国各地、涵盖众多领域的一系列伟大精神为流,具有延续性;以价值观为内核,以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为基础,具有实践性;以革命文化为本色,以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底色,具有丰富性.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必须多管齐下,科学地概括党的伟大精神、广泛地挖掘党的伟大精神背后的感人故事、艺术地传播党的伟大精神、近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