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大院:川西南最后的清代民居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w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雅安市以北24公里处的上里镇,古时为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著名重镇,也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驿站。上里镇居于两河相交的夹角内,民间传为财源汇聚的宝地。
  在上里古镇,最有名气的是已有上百年历史的韩家大院,为清代道光年间韩氏盐商所建,也是川西南保存最完好的清代民居。
  始建于清道光年间
  明末清初,由于古镇人口不断增加,经济日益繁荣,当时,上里镇内主要以韩、杨、陈、张、许五大家族各自称霸一方,即杨家顶子(官宦世家)、韩家银子(经商钱多)、陈家谷子(粮田众多)、许家女子(靓丽娴淑)、张家碇子(习武设镖)。此地后以五大姓氏更名为“五家口”,至今仍流传着这五大家族各自的千秋伟业,“五家文化”也成为上里的文化名片。
  上里古镇建筑群中,最有名气的是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的韩家大院。
  韩家大院建筑风格不同于川西南一般的建筑风格,由于这家人在朝廷为官者多,因此仿北京官府宅邸风格而建,坐东向西,三院,每院三级,院院相通,由七个四合院组成,古称“七星抱月”。
  从大门进入,三台院落越直越高,意为“步步高升”。整个建筑融入了很多民间思想和官场思想,如台阶石的级数、尺寸大小都严格遵循了当时的习俗文化。
  这座古宅从建设到完成经历了一百余年,耗费整整三代匠人的心血,而这一百多年中,花在雕刻上的时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韩家大院曾是雅安一带名气很大的豪宅。我留心数了一下,大院的内门、窗棂等处共有九百余幅雕刻精品,均为镂空雕、木雕镶嵌等,其人物大到十余厘米,小至几厘米,五官、神态、体态惟妙惟肖,内容涉及耕耘、垂钓、鲤鱼跳龙门、陈州放粮等,刻画精细之致,显得很有亲切感,无不透出艺术灵气。
  曾是富甲一方的豪门
  “敦伦纪、重祖坟、慎葬埋、重祀典、谨嫁娶、谨嗣续……”贴在雕花窗棂上的那副“淡饭清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对联,应该是韩氏家族由兴到衰,历经十六代,费时两百年才悟出来的人生真谛。
  正是韩氏家族遵循“家规十八条”的治家理念,严格要求嫡嗣子孙,才成就了鼎盛数代的韩氏家族。
  这十八条家规,主要是重孝第、端表率、勤学业、戒非为、重勤俭、重赒恤、严祀事、慎配偶、清账目等。比如“清账目”就规定:祖宗祭产,每年收发事宜,由族长派人经理,两年一换。如有侵蚀,勒限追缴加罚。每年祭事由本族挨户轮流值办,不得疏脱误事。
  明末清初,由韩氏四代先祖韩廉带领家人由陕西入川,其间历尽艰辛,吃尽苦头,将陕西的土布输入西南地区销售,由于经营有方,生意兴隆,财力强盛。盐业也是韩家后来发展起来的主业,依靠由布业积攒的财富,韩家在自贡买下了七口盐井,拓展布之外的第二大产业,获得巨大成功。
  清代时,韩家依靠地处雅安的优势,又成功发展起了木材。鼎盛时期,韩家已经垄断了周边市场的布、盐、木,成为富甲一方的豪门。由于财力强人丁旺,原有的老宅已经无法容纳家室成员,便于他处另建大院,于是有了今天两处大院的格局。
  《雅安市地方志》记载,韩家的发展,经历了数代人的奋斗。在经商取得巨大成功后,韩家人逐渐意识到钱盈权弱的社会地位对家族的不利,于是开始谋求在官场上的作为,于是,大院的第四代主人——韩廷藩通过勤学,获清钦点进士,成为韩家历史上第一个做官的后人。
  官职最高当过兵部尚书
  韩家大院的正厅,书有一块“踩草梭标”的金字匾额,让人遥想当年远近闻名的老宅主人韩腾蛟。
  韩腾蛟是清道光初年的武举。《雅安市地方志》说,韩腾蛟武功高超,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尤以轻功了得,能作“草上飞”,可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他人又聪明,极富城府,后权高极重,渐渐接近朝廷的权力中心。他还多次受命带人在四川、贵州等地剿匪平叛,立了不少军功。韩腾蛟鼎盛时期在朝廷当了兵部尚书,一度成为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清代从一品,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韩腾蛟之后,韩家为官人数代代皆有,成了官商相并发展的家族。
  历经满清垮台与民国时期的战乱,根植其间的韩家世胄到底经历了一种怎样的心路历程,人们不得而知。从一般意义上讲,那里固然有危巢覆卵的巨痛和天上人间的失落感,但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群体,这里也该有婚娶的花烛,有温馨的炊烟,有新生儿嘹亮的啼哭,有春种秋收的艰难生计。
  韩家最终还是衰败了。《雅安市地方志》说,韩氏的没落基本与政治无关。清朝光绪后期,先是韩家在自贡的盐井被人讹了去,随后他们在雅安的茶庄、商号又连年亏损,到民国初年,诺大一份家业已是繁华落尽,无声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如今,韩家的后代大都住在这个院子里,十几户人家占据着不同厅房。院子里,经常有外地来的游客打牌下棋,喝茶聊天,谈叙韩家往事;也有许多摄友喜欢穿进穿出拍摄老房子和门窗上的雕饰;也有人晚上下榻在院子里,享受这个古色古香的客栈的典雅氛围。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
其他文献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与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没有血缘关系的朋友之间也有着一些相同的基因。  研究人员邀请了1932名志愿者参与调查,分析数据后,发现这些志愿者的朋友与他们的基因相似程度远远大于陌生人。  研究团队负责人加曼博士说:“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在择友的潜意识中会对与自己属于同样种族的人产生更多好感。”
期刊
最近,美国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合作研究了“社会关系如何影响人的死亡率”课题,研究人员随机抽取了七千人进行了长达九年的跟踪调查,统计研究发现,乐于助人且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其健康状况和预期寿命明显优于常怀恶意、心胸狭隘、损人利己的人,而后者的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5倍到2倍。
期刊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瘦人比胖人更聪明,因为瘦人大脑关键区域中的灰质和白质更多。  研究人员对比了32名成年人复杂的脑部图像,包括16名男性和16名女性。这些人都很健康,没有脑损伤、物质滥用或精神病史。研究显示,脑白质与脑灰质可以对控制认知、动机、自我控制的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也会影响人们选择更好生活方式的能力,从而体现在体型与体重上。
期刊
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不吃饭会使大脑中一种防止粗心和冲动行为的化学物质水平大大降低,从而让人做出糟糕的决定。而没有吃饱饭则会造成人体内的血清素较低,这种物质可以抑制攻击性社交反应,并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决策。
期刊
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科学家们对30名成年人做了一项试验,研究人员为志愿者提供了可以免费使用的体育场馆,并严格记录了他们的锻炼频次。  研究人员发现,经常坚持锻炼的志愿者大脑较大,而不经常或根本不去锻炼的志愿者大脑较小。在随后的认知测试中,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志愿者,其认知能力远远超过不经常或根本不锻炼的志愿者。
期刊
最近,网络上流传果农给水果打甜蜜素使水果变甜,这是真的吗?  甜蜜素的学名是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它在中国内地、欧盟、中国香港等地是允许使用的。  人体无法吸收甜蜜素,即使吸收也无法代谢,最终它会原封不动地排泄出去,因此安全性很高。作为甜味剂,它广泛用于饮料、罐头、糕点等食品,但生鲜水果是不允许使用的。  水果打针增甜的传闻已经在网上流传了好几年,但这其实并不可行。一方面,打针
期刊
科幻文学界的雨果奖和星云奖,就如电影界的金球奖与奥斯卡金像奖,雨果奖需要买得起门票的粉丝捧场,星云奖就得靠专家投票。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雨果奖我们已经不陌生,2015年刘慈欣的《三体》获得了雨果奖的最佳长篇小说奖,2016年9月,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又获得了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中国作家何时才能获得星云奖?也许只有时间知道答案。刘慈欣的《三体》在2015年获得了星云奖的最终提名,但却被美国作家杰
期刊
中国作家每年产出的报告文学不少,但讲究结构,注重品格,富于文采,蕴含人文思考,让人在阅读时产生美感的作品并不多,陈新的长篇报告文学《嫦娥揽月》却是这样一部难得的作品。  《嫦娥揽月》一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稿31.1万字,是我国首部展现“嫦娥”号探月卫星进行月球探测实验的作品,也是首部中国科技版的《星际穿越》,该书以吴伟仁从四川大巴山中一个普通的农民、生产队长,成长为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主持
期刊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打哈欠的时间愈长,可能代表脑容量愈大。  研究人员共分析了29种哺乳动物打哈欠的影片,并计算出每次哈欠的时间长短。研究发现,老鼠打哈欠时间最短,平均仅0.8秒,其次是骆驼,然后是狗,而人类打哈欠时间最长,平均6.5秒。在人类中,打哈欠时间的长短与脑容量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期刊
举报儿子,牵出贩毒大案  2016年3月初的一天,一名中年女性急匆匆来到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禁毒大队,抓住接警的手激动地说:“救救我儿子吧!”  原来,于女士的儿子张壁令她伤透了心。学业不佳的他不顾父母反对,初中肄业后开始闯荡社会,换了十几份工作,最后才在大型超市的保安岗位上安稳下来。  于女士发现儿子最近常购买一种叫“大力”治咳嗽的药液服用,每天至少喝一瓶,不仅上瘾,而且精神萎靡不振。同事得知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