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下的思考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mprinthe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家每年产出的报告文学不少,但讲究结构,注重品格,富于文采,蕴含人文思考,让人在阅读时产生美感的作品并不多,陈新的长篇报告文学《嫦娥揽月》却是这样一部难得的作品。
  《嫦娥揽月》一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稿31.1万字,是我国首部展现“嫦娥”号探月卫星进行月球探测实验的作品,也是首部中国科技版的《星际穿越》,该书以吴伟仁从四川大巴山中一个普通的农民、生产队长,成长为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主持设计“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的付出,及其个人酸甜苦辣的情感故事为主线,揭秘中国探月工程的从无到有,历练风雨,并在明媚阳光中壮大。写出了以吴伟仁为核心的中国探月工程科学家们为了国家强盛,敢于走出地球、探索月球,探索人类未来资源,不计个人得失,呕心沥血的献身过程。
  《嫦娥揽月》不是个人传记,而是集体传记,这是作者陈新在传统报告文学写法基础上的一种全新尝试。因为在整部书中,吴伟仁的成长经历、情感故事、高远的探月梦想都贯穿其中,一张一弛,并不疏离。
  《嫦娥揽月》以三条线的方式推进:一条线是人类千年不老的逐月梦想,探月情结;一条线是吴伟仁从小芽长成参天大树的成长和奋斗经历;一条线是中国探月工程从无到有,筚路蓝缕开创美好的艰辛过程。三条线相互交织,如同一个人的肌肉、骨骼和灵魂,丰满而有活力:灵魂是人类的逐月夙愿,包括吴伟仁从小就在心中根植的探月梦想;骨骼是中国探月工程从无到有且一次次的实验;肌肉和血脉则是吴伟仁这样呕心沥血为实现中国探月梦想而不舍昼夜奋斗的科学家。
  “那金灿的地方实在凄凉/高悬夜空的月亮/并不是当初亚当见到过的情形/人们无数世纪的凝注使它积满了泪水/看吧,它就是你的明镜。”这是《嫦娥揽月》开篇即引用的博尔赫斯题为《月亮》的诗,还用故事及情感诠释他写这首诗的背景,以及与月亮的渊源,让人一下子便有了阅读此书的兴趣。
  书中主人公吴伟仁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讲了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在他心中根植了关于月亮的神秘与美好的情结。
  中国文学涉及月亮的东西很多,也很厚重,这些文化是我们受用不尽的,《嫦娥揽月》的内容充分反映了这一点。所以我觉得《嫦娥揽月》与一般的报告文学不太一样:一般的报告文学结构单一,思路简单,就报告而报告,而《嫦娥揽月》的文化品格比较高,这是本书一个很突出的特点。
  《嫦娥揽月》虽是报告文学,但该书却在品格及境界方面有高追求,能使读者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时时有一种仰望星空的感觉。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帕斯卡尔曾经这样说过。
  抬头望天,眼界高阔。每一次仰望,高度对于人生都可能构成魅惑。低头看地,咫尺天涯,脚踏实地的同时也可能目光短浅。也许,一个人的志趣与胸怀有多大,他人生的舞台便有多大;目光和思想有多远,他的人生、事业便有多远。
  童年望月,无边遐想,大山里的理想萌芽,冥冥之中为吴伟仁铺就了一条幻想与科学有机融合的康庄大道,让他的未来有了康德的星空、罗素的尊严和帕斯卡的芦苇……因而仰望星空,能使我们摆脱一些世俗的东西;仰望星空,能使我们心胸开阔。
  《嫦娥揽月》附着的文化含量丰富,使我阅读的时候有一种快感和欣喜,并有很大的收获,整部书特色突出,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
其他文献
美国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市国家糖尿病与消化和肾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对七万人参与的减肥研究进行分析后认为,尽管低脂饮食很受欢迎,但其在长期减肥中并不比高脂饮食更有效。  研究人员对七万名参与调查的志愿者进行了一年的跟踪后发现,偏好低脂饮食的志愿者与偏好高脂饮食的志愿者在同等运动水平的前提下,体重变化没有明显差异。
期刊
“好妻子”的秘密  2016年8月8日早上,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110指挥中心接到报案,市民杜鹏称妻子曹美丽一夜未归。他说,昨天晚上10点,妻子还给自己打过电话,11点多,他拨打妻子的手机就关机了,直到今天早上,妻子也没回来。  民警从杜鹏口中了解到,曹美丽今年37岁,开办了一家家具销售公司,资产过千万。  面对公安干警对曹美丽家庭和社会关系的询问,杜鹏说,妻子虽然生意做得很大,但对自己一直温柔体贴
期刊
“专属服务”变成“流水作业”  案例:胡先生与赵女士在一家影楼预定了婚纱摄影,并指定由小有名气的摄影师顾某进行一对一的专属服务。可到了拍摄那天,虽然确实是由顾某担纲,但其却同时要为九对新人服务,进行“流水作业”,甚至因为他人出价更高,不仅给胡先生与赵女士的拍摄时间更少,而且明显属于马虎应对。两人抗议无效后,提出停止拍摄、退回款项、赔偿损失。而影楼却明确表示,合同上只是写明“由顾某拍摄”,并没有说是
期刊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与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没有血缘关系的朋友之间也有着一些相同的基因。  研究人员邀请了1932名志愿者参与调查,分析数据后,发现这些志愿者的朋友与他们的基因相似程度远远大于陌生人。  研究团队负责人加曼博士说:“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在择友的潜意识中会对与自己属于同样种族的人产生更多好感。”
期刊
最近,美国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合作研究了“社会关系如何影响人的死亡率”课题,研究人员随机抽取了七千人进行了长达九年的跟踪调查,统计研究发现,乐于助人且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其健康状况和预期寿命明显优于常怀恶意、心胸狭隘、损人利己的人,而后者的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5倍到2倍。
期刊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瘦人比胖人更聪明,因为瘦人大脑关键区域中的灰质和白质更多。  研究人员对比了32名成年人复杂的脑部图像,包括16名男性和16名女性。这些人都很健康,没有脑损伤、物质滥用或精神病史。研究显示,脑白质与脑灰质可以对控制认知、动机、自我控制的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也会影响人们选择更好生活方式的能力,从而体现在体型与体重上。
期刊
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不吃饭会使大脑中一种防止粗心和冲动行为的化学物质水平大大降低,从而让人做出糟糕的决定。而没有吃饱饭则会造成人体内的血清素较低,这种物质可以抑制攻击性社交反应,并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决策。
期刊
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科学家们对30名成年人做了一项试验,研究人员为志愿者提供了可以免费使用的体育场馆,并严格记录了他们的锻炼频次。  研究人员发现,经常坚持锻炼的志愿者大脑较大,而不经常或根本不去锻炼的志愿者大脑较小。在随后的认知测试中,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志愿者,其认知能力远远超过不经常或根本不锻炼的志愿者。
期刊
最近,网络上流传果农给水果打甜蜜素使水果变甜,这是真的吗?  甜蜜素的学名是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它在中国内地、欧盟、中国香港等地是允许使用的。  人体无法吸收甜蜜素,即使吸收也无法代谢,最终它会原封不动地排泄出去,因此安全性很高。作为甜味剂,它广泛用于饮料、罐头、糕点等食品,但生鲜水果是不允许使用的。  水果打针增甜的传闻已经在网上流传了好几年,但这其实并不可行。一方面,打针
期刊
科幻文学界的雨果奖和星云奖,就如电影界的金球奖与奥斯卡金像奖,雨果奖需要买得起门票的粉丝捧场,星云奖就得靠专家投票。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雨果奖我们已经不陌生,2015年刘慈欣的《三体》获得了雨果奖的最佳长篇小说奖,2016年9月,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又获得了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中国作家何时才能获得星云奖?也许只有时间知道答案。刘慈欣的《三体》在2015年获得了星云奖的最终提名,但却被美国作家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