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人才培养视角下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探析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xp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过程中,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应该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第一,做好优秀中职生的学历提升工作;第二,做好中职生就业、社会人员培训工作;第三,做好中职生、社会人员创业工作。
  关键词:合格人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城乡发展一体化;学历提升;就业创业
  “在我国目前城乡一体化大力推进的重要阶段,要达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通、城乡协作和城乡融合的城乡一体化目标,职业教育必须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着力培养合格人才,为当前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援。
  一、做好优秀中职生的学历提升工作,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各级各类政策支持优秀中职生学历提升工作。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一项重点工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第三个方面“体系的基本架构”——“职业教育的开放沟通”中明确指出:“拓宽高等职业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通道,打开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空间。在确有需要的职业领域,可以实行中职、专科、本科贯通培养。”由此可以看出,优秀的农村中职生获得学历提升的机会是城乡发展一体化应有之意,理应得到支持。
  (2)从现有的实践层面来看,优秀的中职生学历提升与服务地方经济并不矛盾。有人担心,中职生学历提升也就是搞升学教育,又变成普通教育了。其实不然。一方面,目前而言,中职生升学人数占中职生总人数并不多。就拿笔者所在的江苏省淮安市来说,2013年中等职业学校19所,在校生8.24万人,升学的人数大概有800多人,大约只占当年毕业生1.9%;而且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反而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对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做好中职生就业、社会人员培训工作,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人才支撑
  (1)做好中职生的就业工作。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服务就业特别是农村青年就业,要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办学导向,以提高就业质量作为办学标准。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了提高就业质量,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就要做到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真正提高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提高中职生就业质量,特别是加强涉农专业人才的培养,直接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从而为城乡发展一体化创造更好的条件。
  (2)做好社会人员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在新型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职业教育的前途是远大的,前提是职业教育要跟上形势。”第一,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突破口,就是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化转移。而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必然要依靠职业教育,其中主要依靠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因为它有自己的独特优势。第二,城乡发展一体化,离不开新农村的建设。新农村的建设,更是需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工作的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更离不开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第三,城乡发展一体化,短板在农村,其中农民素质提高起决定性作用。“服务于城乡统筹中文化与乡风建设的农民教育的目标,是在农村营造科学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引导广大农民树立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观念和文明意识。”因此,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会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农民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
  三、做好中职生、社会人员的创业工作,为城乡发展一体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做好中职生的创业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作为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理应为培养中职生的创业能力作出努力,特别是着重于中职生的创业意识培养。一方面,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对就业变被动为主动。让他们尽早树立目标与理想,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帮助他们搭建创业实践平台,激发他们的创业兴趣,提升他们的创业信心和创业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农村中职生的创业意识,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服务。
  (2)做好社会人员的创业工作。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除了要从社会人员的技能需求出发进行教育和培训,传授社会人员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鼓励和帮助社会人员自主创业,促进他们创业带动就业。社会人员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因此应直接着重于创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我们可以直接通过介绍寻找创业项目、评估市场机会、创立企业、经营企业等必备知识,激发他们创业灵感和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在他们的创业上,直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总之,我们要尽一切努力,为他们的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实现促进就业带动就业,以便于更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培训,为城乡发展一体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综上所述,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准确定位其办学方向,并选择适应自己发展的最佳模式,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援。
  参考文献:
  [1]张涛,熊爱玲,彭尚平.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6).
  [2]张国.职业教育应为中国产业工人托起一条底线[N].中国青年
  报,2014-2-10.
  [3]李水山,单正丰.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的农民教育研究[M].北京:中
  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江苏省淮阴中等专业学校)
  本文系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3-2014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苏北农村职业教育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以淮安市为例(课题批准号:2013099)”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动漫人才是动漫产业蓬勃发展进步的“源动力”。动漫人才的素质决定动漫产业发展的质量,直接关乎未来动漫产业的兴衰。必须站在支持国家动漫产业发展,为国家动漫产业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的战略高度,加强动漫人才的培养,避免动漫人才培养的片面性。  关键词:动漫人才;技能;原创性;复合型  动漫人才是动漫产业蓬勃发展进步的“源动力”。动漫人才的素质决定动漫产业发展的质量,直接关乎未来动漫产业的兴衰。必须站
当今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学历即是一个人实力的体现。为了确保以后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家长、教师、社会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愈发重视。他们关注孩子的成绩,追踪孩子的排名。一旦成绩出现了小幅度的下滑,有些家长则忧心忡忡,忙着给孩子请家教,报各种补习班等。他们殊不知,孩子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如果自身学习上存在的主要制约性问题没有解决,就算是给孩子找各种课外辅导,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反
摘 要:《礼记·中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其意是说,一个人无论要干什么,都应当做到事先有所准备,这样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就很容易失败。在学校教育中,课前预习是整个教学流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关口前移,而且属于“原料储存”“活水源头”“台前功夫”的必备工序,对于有效开展课堂自主教学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能力和习惯,为促进其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铺路。
摘 要:“注·提”实验的特点之一,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使儿童在学习汉语拼音和初学识字的同时就开始培养说话、写话的能力。这一特点正对应了坚持走发展语言的路子一说,能促进儿童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协调发展。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的同时,要重视说写方面的训练,并坚持从说到写的原则,也就是把口头语言转化成书面语言。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头;书面;语言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当代学生对于校园里的公益社团参与度还是比较高的,公益社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而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立和各项公益活动的举办,也可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对学校道德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协会;道德教育;服务;人才培养  当代学生对于校园里的公益社团参与度还是比较高的,公益社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 要:骨干教师要做课堂的引领者,要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要做知识的学习者,要做教育的追问者。  关键词:引领;实践;学习;追问  本人有幸参加江苏省扬州市第二期中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可谓经历一次头脑风暴,是心灵的一次洗礼,收获颇多。成向荣所长为我们讲解教学改革的核心、重点与走向,让我们开阔了视野;辜伟节主任手把手教我们如何写论文,搞课题,让我们收益良多;胡惠闽教授的基于学生经验的课堂学习活动
充分开发利用辖区资源,开设具有本土特色的园本课程,既能提高幼儿园教师挖掘总结创新能力,又能让幼儿熟悉传承家乡传统文化,提升幼儿人文素养,从小培养幼儿爱国爱乡爱家的积极情感。通过地方资源有效的融入,拓宽教育渠道,提升素质教育内涵,最大限度地拓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有力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一、融入领域活动,提升人文素养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同时,应当使
摘 要:在学校教育中,地理作为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门综合学科,它融丰富深厚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于一体,可谓是包罗万象而又异彩纷呈。人常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正是地理学科的真实写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从无到有、由浅入深,不仅是学科知识的逐渐丰富,也是学生在思想意识方面的不断成熟和认识水平的逐渐提高。执教者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适应学生的心理发
人才是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如何使其形成最强动力,迸发最大活力,作为“管人才”的组工干部责无旁贷,关键要做到识才有智、选才有魄、用才有术、育才有道,不断提升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  识才先有智。识准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第一步,需要组工干部宽胸襟、强慧眼、正公心。一要宽胸襟。文王渭滨遇太公,商汤有梓访伊尹,刘备隆中拜孔明,终成盖世伟业,皆缘于古贤胸怀天下,求贤若渴。二要强慧眼。慧眼如何炼就?需要加强学
童年,是每一个人“梦中的真”“真中的梦”;童年,饱含我们对世界最初的认识与新奇感、对生活的感情与沉淀。谁没有值得留恋、值得玩味、值得思索的童年?按理说,每个孩子笔下的童年都应该饱满有趣、异彩纷呈,可现实也许不尽如人意。学生平时的练笔中,虚情假意者居多,真情流露者偏少;老生常谈者居多,独特体验者偏少。  如何提炼有关“童年”的素材,写好“回忆童年”类作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现生活,并“真诚”作文。